送王昌龄李颀(中字的诗句)_长安_诗人_潼关

本文目录

  • 中字的诗句
  • 《送王昌龄》讲解
  • 把王昌龄的《从军行》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
  •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诗+赏析
  • 《送王昌龄》原文及翻译赏析
  • 但爱微波清的爱是什么意思

中字的诗句

1.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2.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3.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4.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5.
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6.
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7.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8.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
9.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10.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送王昌龄》讲解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送王昌龄》;

送王昌龄

【作者】唐·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意思是说,漕水向东流去,送别朋友,在这黄昏时分,顿时愁情满怀,不忍分别久久逗留在这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发现夕阳已经照着孤山,向前望,数千里之中,没有蒲草和稗草,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举酒道别,树林之上月亮已经升起,解衣入睡,沙滩上水鸟鸣叫,今夜我在洛阳,梦中和你在金陵城相见,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其中【漕水】指的是运粮的水道,【沙鸟】是栖息于沙洲的水鸟,【莲花界】的意思是寺庙,【金陵】指的是今江苏南京;
《送王昌龄》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李颀是唐朝诗人,东川人(今四川雅安人),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任新乡县尉,由于久未迁升,就辞官归隐,李颀的诗内容和体裁都很广泛,尤其以边塞诗著称,风格秀丽雄浑,也不乏慷慨激昂之音;

把王昌龄的《从军行》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诗+赏析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诗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赏析

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作中,离别酬唱之作占有很大比重,但能够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相对比较就不是很多了。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以诚挚的感情,凝炼的诗句,响亮的音节,受到了后人的赞赏,并为明七子所师法,流传至今。

李颀(约690~约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因久未升调,遂弃官归隐。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气势奔放、跌宕多姿。其诗内容丰富,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有《李颀集》,《全唐诗》存诗三卷。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后一辈的诗人。魏万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仅录有一首,他不但同李颀情谊甚厚,还同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就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此时李颀已弃官归隐,经后人考证,大概作于颍阳。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首联倒戟入笔,渲染离情。游子,一般泛指出外远游的人,这里指魏万。;“离歌”,一作骊歌,离别时唱的歌;“河”,指黄河,魏万家住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过黄河。友人冒着秋霜的寒意连夜赶来,天刚亮却又要告别离开。聚短离长的无奈自在其中矣。诗人先写友人的走而后写其来,倒装而出,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哀婉的离歌、凄寒的秋霜、夜来晨去短暂的相聚,将离愁别绪渲染得更加凄伤、愁苦,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见出他们之间友情的深厚。这两句,先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后点出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会时间之短,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既是写景,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首联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十四个字就将事情的原由经过以及时间地点交待得清清楚楚,因此倍受后人赞赏。

颔联设想友人在途中的苦况,对仗极工,诗意也向前发展了一步。作者设想魏万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和心中的感触。“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秋去冬来,鸿雁南飞,间或有一两只失群的孤雁,发出一声声嘹唳的哀鸣,响彻长空。在他乡游子听来,不禁触景生情,倍感凄凉,乡思之愁更加深切。仿佛那失散的鸿雁就是自己,到处漂泊游荡。前途迷茫。作者用“不堪”来加重“愁里听”,使读者愈加感受到征人愁满心胸、愁上加愁的心情。“云山”,云雾缭绕的群山,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葱葱郁郁,生机勃勃,富有大自然的魅力。哀婉的雁鸣本就让人心生孤单飘零之意,在心怀愁苦的远行人听来,自然更显凄苦忧伤;云雾缭绕的群山本就使人感到路途杳渺、心中惆怅,对客路远行的人来说,自然更显孤独迷惘。而此刻,在作者的心目中,云山是那样的凄冷,百草凋零,疾风落叶,这对一个失意的征人来说,怎能不倍感怅惘迷茫呢?更何况还将要一步步跋涉而过。这一联,是泛指旅途中的景物,有天上的鸿雁,地上的云山等等。

第三联,由一般泛指变为具体带有特色的景物。推想友人接近和到达长安后的凄情:“关城”,指潼关;“曙色”,黎明前的天色,一作“树色”;“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长安;“砧声”,捣衣声,一作“钟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诗人继续沿着友人的行程进一步推想——捱过漫长的孤旅,到了接近长安的潼关,在晨光熹微中继续前行,走一步便觉更冷一层,好像是黎明的天色在催促着寒气越来越重;所以,别高兴得太早,即使到了向往已久的京城长安,别人都换上了厚厚的寒衣,他们的妻女在傍晚时分浣洗换下的单衫,那此起彼伏的捣衣声,怎能不让人想念自己的故乡、亲人……诗人将心比心,替友人描绘出前路上的景象,意在提醒他此番远行的艰难。一个“催”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寒一日的天气变化;“砧声多”,既反衬出身处繁华都市的寂寞,又暗示独居异乡的凄凉(若作“钟声”,思乡之意就难以体现了)。言外之意是:年轻人,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千万不要异想天开地认为,到了理想之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露痕迹的担忧、提醒,为后文直言劝诫作铺垫。

“关城树色催寒近”,魏万此去,途经函谷关和潼关。潼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过了潼关,表明已走出很远。作者这里使用拟人化手法。说“树色催寒近”,似乎是说,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其实,诗人是利用了通常情况下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们感官所引起的错觉。天气冷了,树叶黄了,树叶的枯黄反衬出季节的变化。一般的说,天气凉不易观察,而树叶黄却是一目了然。树叶的颜色成了天气的测量表,它让人们觉得,寒冬的到来,好像是由于枯黄的树色不断地催促所致。这句诗,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御苑砧声向晚多”,李白曾有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见借月色洗涤衣物是长安的习俗。同时,月夜里那咚咚的砧声,又能引人产生一种幽怨惆怅的感觉,令他乡游子的心中生出思乡的淡淡哀愁。这两句诗,于写景中抒情,确实十分感人。

最后一联:“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尾联谆谆告诫作结:“莫是”,不要以为,一作“莫见”;“行乐”,享乐;“蹉跎”,虚度年华。长安虽然是“行乐”的好地方,但你不要以此为是(若作“莫见”,则表明友人是个随波逐流、容易被诱惑的人,仿佛他一定会在行动上及时行乐、沉溺其中似的;作“莫是”,则有劝友人不要在思想上有所动摇、不要以行乐的方式为对的意味,更显出对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不要忘了自己一路而来的艰辛苦痛,如果沉溺享乐,只会白白消磨大好的光阴而理想无成。语气近乎严厉,完全是长者口气。一个“莫”字,不容友人置疑;一个“易”字,足教友人深思。语谆情切,劝勉之意如警钟长鸣,令人不敢忘怀。这既是长辈对晚辈关心爱护的谆谆叮嘱,又是过来人对后来者的劝勉。是啊,繁华热闹的长安,曾使一些意志脆弱者沉湎于行乐,一事无成。前车之鉴,后者当戒。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两句诗,其中却寄寓了多么深刻的道理和感情啊!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层次分明;虚实结合,手法高妙;语言质朴恳切,情感委婉细腻。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对知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对晚辈言辞谆谆的劝诫,诗中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不仅启人联想,更能催人奋进。明代七子将李颀的这首诗“奉为圭臬”,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也说:“盛唐七言律,老杜(杜甫)外,王维、李颀、岑参耳”,信矣!

李颀本身是个不满仕途而归隐山林的“失意人”【《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璠不无感慨地说:“惜其伟才,只到黄绶(指很低级的官职)”】,但对曾经学道求仙而隐居的年轻朋友追寻理想的行为,却给予了深切的关询和勉励,丝毫没有人生迟暮、消极颓废之象,这正是诗人胸怀开朗、思想积极的具体体现,也是雄健开朗、积极进取的“盛唐精神”的生动写照。“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如果我们也有像李颀这样的“忘年交”,分别的时候,还会黯然销魂吗?……

后人评价这首诗,多是从作诗之法的角度。称赞其语句凝炼、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将全诗细细体味,便不难发现,此诗更令人不忘的,是作者那溢满全诗的真挚感情,以及对晚辈诗友殷切的希望和发自肺腑的嘱托。李颀的其它送别诗。也多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所以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宦游人鲜为人知的孤苦景遇和悲凉心情。如“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等,成为人们传颂的千古佳句。

《送王昌龄》原文及翻译赏析

翻译:

洞庭衔山远远近近。枫叶如丹先报寒秋。

岘首山赢得羊公爱,长沙城曾使贾谊愁。

岭南风俗衣无丝麻,家乡特产鱼多查头。

我已患重病难以医治,又增添你遭魑魅的担忧。

几年间同笔共舰在一起。今晚起却要各渡长夜天各一份。

情投意合的景况将何在?解相思只有向南望斗牛。

扩展资料

《送王昌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颀,精彩诗句: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在西北城楼(即“芙 蓉楼”  )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

但爱微波清的爱是什么意思

喜欢的意思。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但爱微波清中的爱作动词,翻译为喜欢喜爱。:但爱微波清出处出自唐代李颀的《送王昌龄》一诗,是一首五言排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