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名言名句?佛家禅语经典语录_金刚经_佛家_佛法

本文目录

  • 佛家名言名句
  •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
  • 佛家经典语录(佛家经典名言50句)

佛家名言名句

佛家名言名句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

  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

  禅宗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禅语的非逻辑又使人们难以理解。我整理了一些佛家禅语经典语录,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摘抄
  1. 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

  2.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

  3. 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4.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5.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的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

  6. 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7.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8.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9. 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10.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11.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2. 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3.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4. 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

  15.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6.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17.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8.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9.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20.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21.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22.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23.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24. 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

  25.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分享
  1. 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3. 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4.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5. 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6.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7.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8.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9.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0.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1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14.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5.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集锦
  1.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4.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5.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6. 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

  7.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8. 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9.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0.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看了佛家禅语经典语录的人还看:

1.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100句

2.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

3. 佛教经典静心禅语语录

4.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精选

5. 佛家的经典禅语贺词

6. 佛家禅语经典语录大全

佛家经典语录(佛家经典名言50句)

佛家经典名言50句(出世境界)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金刚经》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解析: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3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

解析:禅家的真谛便是——自性本清净,只待明心见性。

4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解析:其实说的是:不着相,不动心。

4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解析:不修证,非佛法。

4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坛经》

解析:迷悟、凡圣,只在一念之间。

4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坛经》

解析: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坛经》

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

4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解析:禅定正义。

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坛经》

解析:意在言外,得意忘言。

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南怀瑾: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

4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0、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南怀瑾: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