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悲剧(诗经中的爱情悲剧诗)_诗经_小商_男孩

本文目录

  • 诗经中的爱情悲剧诗
  • 【诗评】《诗经》中《静女》与《氓》: 爱恋与痴恋
  • 出自诗经的爱情名句
  • 如何理解诗经·卫风·氓中所描写的爱情悲剧
  • 《诗经·卫风·氓》如何看待女主的悲惨结局

诗经中的爱情悲剧诗

1、《诗经·王风·黍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简评:这首诗衍生出一个典故“黍黎”,成为后人感慨亡国、触景生情时常用的典故。又衍生出一个学术词“黍离之悲”,何谓也?大悲。

【诗评】《诗经》中《静女》与《氓》: 爱恋与痴恋

                            

       赵子媚高一八班34号

  学习了《诗经》两首,对于《静女》和《氓》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不同的感情经历感到好奇,因此我做了以下的联想。

静女:文雅的姑娘。可是她真的是文雅的吗?我认为不是的,她会是一个活泼又机灵的姑娘。且暂时以男孩女孩为称。男孩与女孩相互爱恋着,但女孩害怕男孩并不是对他真心实意的,所以主动地约下见面的地点,想试探男孩的真心。于是测试第一招:暗中观察。女孩早早地到达了城隅,等到约定的时间,躲起来看看男孩的反应。我想如果男孩表现出的是不耐烦而不是抓耳挠腮的慌乱,女孩对他的印象一定会大大减分。测试第二招:赠送情物。女孩对男孩的表现颇为满意,自然也止不住自己快溢出心里的爱意。于是,她再一次的主动赠送男孩定情信物“彤管”,希望让男孩也看清楚自己对他的心意。而男孩“爱屋及乌”的表现,想必又再一次触动了女孩。可以说,男孩的行为举止是完美地通过了女孩的测试。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女孩是一位很具有主动意识的人,并且她在爱情面前也不会失了理智,懂得通过一些小测试去揣摩人心,体现了她机灵的特点。而我想她之所以会文文静静地与男孩相处,主要是希望自己可以给男孩留下号印象。

相比于《静女》美好的爱情生活,《氓》的情感生活则显得极为悲剧。据文章所述,男主人公是以为以卖布为生的商人,商者,奸也。他会是一个心眼多、手段多的男性。且称男主人公为小商,女主为小痴。文章之初,小痴对于小商的情感确实很深,但是从“将子无怒”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小商心中隐含的不耐烦。此外,从“子无良媒”的句子可以看出,小商对小痴与他的婚姻并不是很重视。而后文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也可以看出当时小商留给兄弟的印象不好,应该他们也对小痴的决定做出反对。但小痴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小商的手段高超,自己又深陷于爱情的沼泽,自然无法辨识出小商对自己的心意,于是盲目地就将自己嫁了出去。而后来,这感情并不深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身为女性的小痴在面对“夙兴夜寐”“至于暴矣”,只是“躬自悼矣”。从诗中看出,小商定是一个典型的“戏精”,他通过自己成功的演戏,将小痴“骗”到了家中,但他为什么要娶一个自己并不很喜欢的女孩呢?有人分析是因为小商本就是一个贪图美色之人,而恰巧年轻时的小痴便长得如花似玉。再看小痴,则是一个“缺心眼”的姑娘,单纯而又痴情。她不懂得判断别人对自己的心意,也不会像“静女”去测试别人。盲目相信爱情的小痴,走向了黑暗的婚姻生活。

爱恋与痴恋,是男女感情的两种境界。我们要学习“静女”的爱恋,学会面对感情时,要理智、正确看待,不要因一时的迷恋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出自诗经的爱情名句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小雅——《隰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写男子思念女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男子思念女子)

如何理解诗经·卫风·氓中所描写的爱情悲剧

表达女子的贤良淑德,对其被抛弃命运的同情,对薄情男子的批评,表达了对广大妇女的赞美和同情。

《诗经·卫风·氓》如何看待女主的悲惨结局

女主结局是挺惨的,被人渣弃,兄弟不认。。。但她挺坚强的,没像其他女人一样哭闹,毅然断了与氓的来往,这很值得鼓励,别人不爱你就离开,为什么要受罪呢?这也对她好。免得之后又怎么样。
个人觉得:氓女主很纯真,善解人意,够坚强。一方面面对氓的好意,她选择接受,“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感觉她就很单纯。面对氓的子“无良媒“无礼时选择“秋以为期”觉得她很善解人意。至于后来氓的无赖,她选择决断,够坚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