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谁知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全诗
- 山高人为峰出自谁的哪一首诗
- 古贤诗文之山寺楼阁对联一:地到无边天作界
- 书法家胡俊峰
谁知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全诗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一副对联,不是诗,对联出自于清代林则徐的《出老》。
对联的内容: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白话释义: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则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有过多长时间,有位同学最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
此联不仅对仗工整, 更妙在构思新奇, 气魄雄浑。 “天作岸”、“我为峰” 等语乃非同寻常的佳句。 父亲听了高兴极了, 拍手称赞林则徐视野广阔、 思想开通、 志向远大, 鼓励他积极上进, 最终攀上人生的高峰。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
这句话突出了林则徐从小就立志报国的精神,做人就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面对天下也不会轻易认输。对待国家一定要正气长存,也体现了林则徐从小就对国家的热爱,也体现出了他高尚的品格。
山高人为峰出自谁的哪一首诗
出自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友人所赠送的对联“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
意思是:海的尽头是天便是其岸,山的最高处人便是其峰。其中山高人为峰是指意境高广开阔,它的内在含义是告诉人们永远不要满足,永远要努力奋进,永不停歇地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
扩展资料:
同意思的诗句还有:
1、诗人汪国真也有这样的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2、杜甫《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同时,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古贤诗文之山寺楼阁对联一:地到无边天作界
古贤诗文之山寺楼阁对联一: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泰山联:
1、登此山一半,巳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2、观瀑亭联:
且依石槛观飞瀑,再渡云桥访舞松;
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
3、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4、泰山玉皇顶联:
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5、清“亁隆御笔”联:
统驭群灵端紫极;
絪缊真宰肇无功。
衡山联:
6、祝融殿联: 寅宾出日(《尚书·尧典》)
峻极于天(《诗经》)
7、南天门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8、半山亭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上联出自《论语·中庸》:“君子遵道而行。”
下联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9、玄都观大罗宝殿联:
半仙半俗溷凡尘,须精炼九转心丹,方许灵通上界;
山后山前皆福地,能耐守十年面壁,不难道迈玄宗。
【江苏镇江焦山联】
10、定慧寺联: 长江此天堑;
中国有圣人。(清代廖伦撰)
别峰庵联:
11、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12、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13、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14、此地从来有修竹;为师真可立梅花。
15、赠焦山长老联: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以上为淸代郑板桥撰联)
16、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代林则徐撰联)
【焦山牌坊联】
17、云影山光天接地;风平浪静月沉江。
18、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江音,尽是广长舌;
天色、月光色、塔色、云树色、山色,无非清净身。
(以上为定慧寺住持茗山法师撰联)
【江苏徐州云龙山联】
【兴化禅寺联】
19、护法安僧,亲受如来咐嘱;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20、大肚能容,兜率宫中常说法;
开颜含笑,龙华会上愿相逢。
以上为茗山法师撰联)
21、放鹤亭联: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此联为苏轼《留题石径院三首》)
22、【醉石亭联】
醉石卧清风,苏守遗踪开画境;
新亭迎丽日,山冈秀色映诗碑。
(醉石即云龙山“东坡石床”。)
【苏州虎丘联】
23、虎阜禅寺山门联:水绕山塘,笑旧日莺苍笙歌何处;
塔浮海涌,看新开图画风月无边。
24、月驾轩联: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清人陆润庠撰)
(注:上联出自杜甫《佳人》诗)
25、五贤祠联:
朝烟夕霭,诸岚收万象之奇,公等文章俱在;
雅调元衿,异代结千秋之契,谁堪俎豆其间。
此祠为纪念白居易,苏轼等五位先贤,明代诸生陈元素撰联。
26、翠竹苍松全寿相;清泉白石养天和。
27、松声竹韵清琴榻;云气岚光润笔床。
28、雁塔影标霄汉表;鲸钟声度石泉间。
注:“雁塔”指虎丘塔;“鲸钟”指寺里的大钟。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
29、四壁荷花,香风入座;
三间水榭,明月满湖。
30、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嬴州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31、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硝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阳,饮山水渌,坐忘人世,万方同概更何之。
(清代康有为撰联)
【济南大明湖联】
32、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铁保书联,清代诗人刘凤诰咏湖名句。)
33、大明湖历下亭联: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
(此联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集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句联。)
34、名士轩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
芙蕖秋月,一片大明。(郭沬若撰联)
35、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36、风雨送新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涴花诗。
【河南辉县百泉联】
37、万顷田畴,四时画景;
千家砧杵,午夜泉声。
(清代李培基为百泉湖放鱼亭撰联)千家砧杵,出自唐代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千家砧杵共秋声”诗句。
38、清晖阁联: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尽心焉耳,以为邦家。
(上联出自《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9、运际昌期,应不容先生长啸;
闻犹兴起,却常留终古高台。(袁世凯撰联)
啸台,为晋人孙登隐居长啸处。孙登,志高才广,至死不仕。唐代贾岛《啸台》:“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袁世凯妄想做皇帝,最终命也亡了。
【河南登封市少林寺联】
40、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少林寺所在地联:
少室山下禅林静;
五乳峰前钟声悠。
41、达摩只屐西归,只屐遗中州,不知谁人拾得;
佛祖拈花示众,拈花授妙法,惟有迦叶破颜。
(少林寺延王和尚撰联)
注:“迦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破颜”意为改愁颜为笑颜。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当时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为笑,悟得妙谛。
【少林寺石坊联】
42、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
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
43、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注:神光为姬神光,即慧可。“子晋”指周灵王太子,善吹笙,后成仙。
【西安大慈恩寺联】
44、胜地自西来,竹杖回春特开千载梵境;
妙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广被万劫众生。
(大慈恩寺住持增勤撰联)
【苏州寒山寺联】
45、寒山寺内寒拾殿联:
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
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
46、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清代陆润庠撰联)
47、江风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
(清代樊恭煦撰联)
注:国清寺是浙江天台山中名寺,为天台宗发祥地。寒山、拾得从这里往寒山寺任住持,故称“并起宗风”。“木屐桦冠”指寒山,相传他以桦皮为冠,布襦木屐。《寒山集》为寒山的诗集名。
48、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清代邹福保撰联)
注:下联“二十八字”指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七绝诗句。
【河南洛阳白马寺联】
49、五湖十岛,谈经白马古寺;
四海九州,问道河洛梵宫。
50、白马寺钟楼联: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
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
注:108下钟声 ,每逢除夕,全国各大寺院都要敲响108下钟声,以示辞旧迎新。佛教认为“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51、白马寺鼓楼联:雷鸣一声,惊醒世间名利客;
音闪万里,指点苦海梦迷人。
52、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证禅心。(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于丁丑年春撰联)
书法家胡俊峰
胡俊锋,原名胡初茂, 祖籍湖北荆州。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笔耕不辍,对中国古老的文字艺术进行揣摩、研习、求索;曾14次到各大名城采风。拜名师、取精华、寻亮点、为了突出个性魅力。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一位书法名家热忱书赠胡俊峰的这幅颇具气势的楹联,是对其左书艺术水准的中肯赞佩。
胡俊锋何君也?--当代中国左手书法名列前茅者。二十多年来,但凡观赏过其作品的名师大家,无不对其左书造诣发出“前无古人“的惊叹,而其题的数百幅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过目不忘的招牌、楹联和数多次获金奖,便是其首领当代左书艺术风骚的例证。
练就楷、行、草和篆、魏、隶的坚实功底。胡俊锋自七岁上学正开始,就在注重书法教师的严格训导下练习楷书,小学毕业时即可给各家户写对联。后又迅日精进,楷书每一笔划的间架结构,均毫厘无差地铭印在心灵的脑海中,只要一落笔,字的形态便如仪队般威仪堂堂。不几年又拜学名师过度到行、草阶段并进而苦练篆、魏、隶等多种书体,为后来筑成左书艺术宏伟的“金字塔“奠定了阔大的底座。由于右书艺术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技巧,当无意中转换至左手挥毫时,几乎是一蹴而就地创造出怪异而又美观、笨拙而又俊秀、另类而得体、多变而又舒坦、新奇而不造、前卫而不哗众的“胡俊锋体“。这种书体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它来源并成熟于自己的右书艺术,但在风格和特色上又超越和区别于右书,因此更具创新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性,蕴含着回味无尽的美学价值。
创造笨、拙、傻藏巧、雅、美的艺术风格。20多年前,当人们啧啧称赞胡俊锋题写“龙井茶园“招牌的字体古朴沧桑、清新秀丽、榜书是他的最强项时,一位书法高人当时建议,如能融进艺术性的“笨、拙、傻“成份就更佳了。胡俊锋突发奇想,首次提出试用左手书写来体现。
第一次屏息静气泼墨,“龙井茶园“ 一挥而就被一致认可,在一片叫绝声中通过。当他仔细揣摩这件左书作品时,内心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片别有洞天的全新景象,想不到自己的左书竟有如此幻化的魔力,右手不可为之外,左手却一挥即成--鬼斧神工的笨、拙、傻。自此后,他便专注于左手书艺的发展、提高与创新,对每一个汉字的长短粗细、着墨的浓淡焦湿、挥毫的抑扬顿挫、结构的疏松致密等均反复精习细研,做到每个汉字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并达到了手未执笔而字先成于心、墨未着纸而神韵先至的境界,成为超凡脱俗、挥洒恣肆的左书大师。人们叹为观止的另一方面是,胡俊锋的左书的追求天然趣成的“神来之笔“时,不管如何诡异莫测,却依然保持着巧、雅、美的艺术风骨,即笨中寓巧慧,拙中蕴高雅,傻中藏俊美,两种艺术美和技巧的水乳交融、互为依托、灵魂共附、相得益彰的特色,避免了与任何右手书法家的雷同。更让他得益非浅的是,曾十四次在书法协会的统一组织下,身背相机和行囊,到除新疆、西藏外的各省市、自治区进行采风活动,遍访名师大家,寻觅名碑、佳匾和妙联,并拍摄了无数照片进行比较研习,有更多的机会凌空俯视自“仓颉造字“ 以来历代书法艺术的演化与特点,将多种精华熔铸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纵观胡俊锋的左书,是名副其实的’闻其声,理其意,出形体“的炉火纯青,且千仪万态,变化无穷,赏心悦目, 臻至镌永。“人要平平常常,字要奇奇特特“是他为人和书法的座右铭,愿他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大园圃中, 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更加馨香瑰丽的花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