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廖姓发源地_后裔_出自_唐河县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廖姓 后裔 出自 唐河县

本文目录

  • 廖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 廖姓发源地
  • 廖氏的起源和来历是怎么样的
  • 廖姓起源和来历 得姓始祖为廖叔安百家姓排342位
  • 廖姓的介绍
  •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
  •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 廖姓是不是皇族啊
  • 廖姓现在中国总人口有多少
  • 廖姓是怎么来的

廖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廖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

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原居帝丘,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为氏。

廖姓的迁徙分布:

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辈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迁徙情况,《兴廖氏族谱》所述较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播迁于江南各地。

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乱,迁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地区。”

明代,山西大槐树廖姓分迁于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地。清代,闽粤廖姓有迁入台湾进而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地者。

如今,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

廖姓发源地

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廖(liào)姓,中华姓氏,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得姓始祖为古廖(liào)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原居帝丘,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为氏。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廖姓总人口约42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3%。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四川等四省,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广西、台湾、福建、河南等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为廖姓第一大省。
得姓始祖
廖姓始祖——廖叔安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夏朝宗室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叔安,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在蓼国为王,称”蓼王”,后人以国为姓为“蓼”亦作“风”字边“飂氏”。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36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

廖氏的起源和来历是怎么样的

廖氏的起源和来历有四种说法,如下:

1、得姓始祖:廖叔安

据史书记载,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他在夏王朝时被封在飂(飂与廖音同)国为侯,所以被人称为飂叔安。西周初,飂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被周吞并,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2、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

另外,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他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所以廖姓起源和来历之一还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

3、出自改姓

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在商末时期,因为殷纣王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据《廖氏大宗谱》所载,在明代,有个叫张元的福建人,他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

廖姓起源和来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出自赐姓或其他小数民族有廖姓。首先是改姓,清乾隆二十三年,皇帝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为廖。其次,壮族、苗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廖姓。

相关内容

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大姓,廖姓为台湾省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

廖姓名人主要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

廖姓起源和来历 得姓始祖为廖叔安百家姓排342位

廖姓是一个古老的中文姓氏,它在生活中很常见,目前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廖姓起源和来历主要有四:一是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三是出自改姓,四是出自赐姓和少数民族,接下来就随我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廖姓起源和来历

1、得姓始祖:廖叔安

据史书记载,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他在夏王朝时被封在飂(飂与廖音同)国为侯,所以被人称为飂叔安。西周初,飂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被周吞并,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2、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

另外,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他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所以廖姓起源和来历之一还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

3、出自改姓

①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在商末时期,因为殷纣王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②据《廖氏大宗谱》所载,在明代,有个叫张元的福建人,他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

廖姓起源和来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出自赐姓或其他小数民族有廖姓。首先是改姓,清乾隆二十三年,皇帝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为廖;其次,壮族、苗族、毛南族、高山族、瑶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廖姓。

二、廖姓在百家姓排第几位

廖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起源和来历主要有以上四处,得姓始祖为颛顼后裔廖叔安,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43位,居戈姓之后,庚姓之前。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戈姓起源和来历,以及庚姓起源和来历。

三、廖姓全国有多少人口

虽然在百家姓中排名不高,但廖姓人口很多。在宋朝时期,宋朝时期,廖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73位;在现代(不久前的人口普查),廖姓人口近487万,排在全国第66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四川四省。

廖姓的介绍

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大姓,廖姓为台湾省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五是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六是出自赐姓。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廖姓人口较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廖氏家谱主要记载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

姓氏源流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今河南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春秋时英、立等小国,即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灭英、立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商末,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
5、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据《廖氏大宗谱》所载,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6、出自赐姓或其他小数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为廖;仫佬、瑶、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廖姓的起源和历史如下:

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廖国,故称廖叔安,其后代以国为氏,称廖氏。

先秦时期,廖氏族人活动、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氏族人居住。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氏族人分布的主要地区。

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元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氏族人迁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廖姓的历史名人

1、廖燕

清代文学家,其文恣肆犀利。工草书,状如古木寒石。又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2、廖冲

南北朝梁国湘籍儒士。

3、廖抉

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

廖姓是不是皇族啊

廖姓是皇族。

廖姓属于中国皇室姓氏之一,是贵族姓,姓氏源自于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夏朝时被封于古廖国,故称“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便以国为氏,廖姓最早发源于河南省境。

姓氏的起源

廖姓是一个古老的中文姓氏,它在生活中很常见,目前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廖姓起源和来历主要有四:一是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三是出自改姓,四是出自赐姓和少数民族。

据史书记载,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他在夏王朝时被封在飂(飂与廖音同)国为侯,所以被人称为飂叔安。西周初,飂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被周吞并,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姓现在中国总人口有多少

约有487万左右。

廖姓,中华姓氏,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原居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市),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为氏。

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廖姓总人口约42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3%。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四川等四省,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

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后裔召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

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在召伯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成为廖氏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分布有廖氏族人。到了汉朝时期,召伯廖的后裔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


廖姓是怎么来的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廖国,故称廖叔安,其后代以国为氏,称廖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其后裔也有以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而得姓。楚穆王四年灭英、六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为缪颜二姓所改: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