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一开年新设《发言人之声》栏目_新闻发言人_新闻发布_生态环境

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3年新闻发言人名录今天(2月1日)公布,生态环境部的新闻发言人是宣教司司长刘友宾。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推进全系统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今年一开年,生态环境部新媒体就开设了《发言人之声》栏目,往年只公布他们的名字和电话,今年他们也在视频中亮相,和公众作更多沟通。”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图/生态环境部官网

■ 谈任新闻发言人体会:

这是需要责任心的工作,要不断学习

新京报:你多年来从事新闻发布工作,作为新闻发言人,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刘友宾:首先,我认为要有敬畏感。作为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所在的单位。新闻发言人要有责任心,要及时研究舆情,向所在的机构提出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的建议。

新闻发布要服务中心工作,作为生态环境部的新闻发言人,要让大家了解环保中心工作的进展、政府对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持什么态度等。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好沟通的作用,形成融洽的关系,动员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环保。同时也要了解公众对我们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经常收集舆情,反馈给领导同志和业务司局,供他们决策参考。

我所在的宣教司和新闻发布团队人员不算多,但要把生态环境系统的资源调动起来,我们建立了全国环保系统的新闻发言人队伍,鼓励地方对属地的工作进行及时发布,主动回应公众关切,落实新闻发布的属地责任。

新闻发言人要经常学习。环境保护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领域,以前讲得多的是污染防治,现在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发言人要适应这些变化,否则就会落伍。

■ 谈和记者关系:

“很多记者是我的朋友,我们是有温度的工作关系”

展开全文

新京报:你经常和媒体记者打交道,和跑口记者都非常熟悉,如何看待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

刘友宾:很多记者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是有温度的工作关系。有的跑环保口的记者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改跑别的领域,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是很好的朋友。

我认为,发言人和媒体应该加强理解和沟通。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和特点,努力及时为新闻媒体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对媒体的批评建议性的报道,我们要有包容心。

■ 谈COP15-2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也要有国际视野

新京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去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此次新闻发布工作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你和团队是如何准备和应对的?

刘友宾:中国是COP15的主席国,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召开,国际社会广泛关注。COP15-2的筹备过程中,部里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把新闻宣传和其他工作统筹考虑,一并部署。

会议期间,我们每天密切了解谈判进展和舆情动态,同时和外方新闻官保持密切的沟通。在中国代表团每天的例会中,新闻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我们的新闻发布也要有国际视野,要下功夫研究对外传播的规律,善于化解矛盾,不断争取和扩大共识,有效进行舆论引导。

■ 谈今年工作重点

推进全系统新闻发言人建设,加大对外新闻发布力度

新京报: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最新版省级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机构联系人名单。生态环境部新媒体开设了新栏目《发言人之声》,邀请各位省级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与公众见面。今年,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工作还有哪些重点计划?

刘友宾: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年,我们首先要围绕生态环境系统怎么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做好信息公开,加强和公众的沟通。

我们将继续改进完善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推进全系统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同时,要努力给记者提供更多到生态环境保护基层一线采访的机会。中国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视野,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不断提高对外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的能力和水平。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薛京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