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向俄罗斯宣战(日俄战争有怎样的过程)_俄国_日本_战争

本文目录

  • 日俄战争有怎样的过程
  • 日本为什么发动日俄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 日俄战争初期沙俄远东海军惨败,日本偷袭战术大见成效吗
  • 什么是日俄战争
  • 日俄战争在哪一年爆发
  • 日俄战争是哪一年

日俄战争有怎样的过程

日俄战争指俄国和日本之间为控制远东的重要战略经济区和重新瓜分远东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就战争本身的性质而言,双方均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当时,侵占中国部分领土的日本在远东的竞争特别活跃,从而使俄日关系中的矛盾加剧。1898年起,俄国向中国租借了关东半岛,并在该半岛的旅顺口建造了海军基地,而1900年,又占领了满洲。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盟后,便开始准备对俄国的战争。英国以及美国认为,在世界这一地区俄国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积极支持日本的侵略计划。俄国统治阶级则指望打胜远东的战争,以巩固自己在那里的地位,同时,克服日益迫近的革命危机。1904年2月6日,日本断绝了同俄国的外交关系,2月8日发动了战争,到2月10日正式宣战。
战争前夕,日本拥有一支虽然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装备有最新式武器的基干军队。经动员后,日军增至37.5万多人、火炮1140门、机枪147挺。日本海军计有战斗舰艇80艘,其中包括舰队装甲舰6艘、装甲巡洋舰8艘、轻型巡洋舰12艘、驱逐舰27艘、小型雷击舰19艘,而且拥有一些第一流的军港。
俄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基干军队,在远东共2个军,总兵力约9.8万人,警卫部队2.4万人,火炮148门、机枪8挺。这些兵力分散在满洲、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广大地区。俄国在远东的舰队辖有各种舰艇63艘:舰队装甲舰7艘、装甲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舰7艘、驱逐舰27艘、小型雷击舰10艘、布雷舰2艘及其他舰艇。战争爆发前夕,远东日军人数是俄军的3倍多、火炮几乎8倍、机枪18倍、舰艇1.3倍。
俄军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1891式弹仓式步枪和最好的1902式76毫米速射野战炮。然而,在远东的海岸炮兵和要塞炮兵基本上是一些老式火炮,很少有山地炮和机枪。俄国舰艇的火炮射程、装甲、航速均不如敌舰,旅顺口的海军主要基地尚未建成,基地的陆地设防薄弱。远东战区的遥远和构筑简单,以及一条唯一的,还未敷设完工的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行能力又不足,这些就严重地削弱了俄国军事力量。整个说来,俄国没有做好对日本战争的准备。
争取时间在辽阳、海城地区集中和展开兵力的意图是制订俄国战争计划的基础。为此,打算以部分军队阻止日军进攻,逐渐向北方撤退,同时扼守旅顺口要塞。尔后计划转入总攻,消灭日军,在日本诸岛登陆。海军担任夺取制海权和阻止日军登陆的任务。日本的战争计划规定:以陡然突击消灭俄国舰队,夺取制海权以确保己方的海上交通线,迅速将全部陆军调往大陆,夺取旅顺口,粉碎辽阳地区之俄军。同时计划夺取萨哈林岛,尔后攻占满洲、乌苏里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舰队突然攻击停泊在旅顺口外停泊场的俄国分舰队,2月9日昼间,又突然攻击了停泊在济物浦港的俄国巡洋舰“瓦良格”号和炮舰“朝鲜人”号。尽管遭受损失的俄国舰队仍有战斗力,但是,日本人封锁了旅顺口因而能将军队畅通无阻地从海上调往陆地。在敌海上交通线积极行动的仅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巡洋舰艇队。
到1904年4月中旬,陆上战斗行动开始时,满洲军共计12.3万多人、野战炮332门。其军队的3个主要集团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和阿穆尔河沿岸地区;辽阳、奉天地区关东半岛。此外,从满洲抽调了2个独立支队:南满独立支队调往辽东湾沿岸,东满独立支队调往同朝鲜接壤的边境,战争一开始日军就占领了朝鲜。
日军指挥部1904年2月命黑木为桢将军的第1军团在朝鲜登陆。到4月中旬,该军团推进到同满洲接壤的边境,在鸭绿江战斗中击溃了俄东满支队。日军掌握战略主动权后,第2军团于5月5日开始在辽东半岛登陆。5月26日攻占了金州并切断了旅顺口与满洲军的联系。6月14~15日,前往支援旅顺口的西伯利亚第1军与日第2军团在瓦房沟的战斗结局失利,被迫向北撤退。日第2军团主力跟踪追击,沿铁路向辽阳展开进攻。为包围旅顺口,组建了新编第3军团。第1军团从东南进攻辽阳。7月23~24日,配置在第2军团道路上的满洲军南满支队于大石桥战斗中胜利地击退了日军的所有冲击。但是,他们却按照库罗帕特金的命令撤至辽阳。7月,新组建的第4军团同第1、2军团从南面一起进攻辽阳。8月24日至9月3日实施了辽阳交战,双方主力均参加了这次交战。尽管俄军连战皆胜,但库罗帕特金错估形势,再次下达了退却命令。9月6日日终前,俄军退至沙河。
到1904年秋,满洲军增至21.4万人,火炮758门。日军为17万人,火炮648门。兵力上的优势使俄军指挥部能够转入进攻。然而,10月5~17日在沙河展开的遭遇交战却不分胜负。双方损失惨重,因丧失进攻能力而转入防御。在沙河首次建立了绵亘正面,战斗也具有了阵地战的性质。
随着兵力对比的变化及日军转入防御,日军在满洲的态势更为复杂。因此,大山决定在最短时间内攻占旅顺口,以便将围困旅顺口的10万军队腾出来在主要方向上作战、虽然日军发动的各次强攻都被击退,但是斯特塞尔将军和福克将军不顾军事会议的意见,于1905年1月2日将旅顺口让给日本人。
1905年1月,俄第l、2、3集团军占领沙河几乎100公里的绵亘防御正面。1月25~28日,俄军指挥部企图在敌第3军团从旅顺口附近抵达之前,在沈旦堡交战中将其击败。但进攻兵力有限,未获胜利。日军指挥部将第3军团调来并新组建了第5军团后,于2月19日发起了进攻。在奉天交战中,俄军大败,退至预有准备的四平街阵地。1905年3月中旬起,陆地战场的频繁的战斗活动实际上已经停止。失败使俄军的战斗士气一蹶不振。
然而俄国1905年开始的革命却给了军队以巨大影响。奉天交战后,日军也表现消极。战争使双方民穷财尽。但到战争结束前,俄军和日军在战区的人数分别增加到78.8万人和75万人。沙皇政府在战争中孤注一掷,重建了太平洋第2区舰队和太平洋第3区舰队第1中队,它们分别于1904年10月和1905年2月,从波罗的海开往远东。1905年5月27日,它们在对马海峡同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日本舰队遭遇,并在对马海战中被歼。9月5日在朴次茅斯市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萨哈林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把旅顺口、大连及毗连的领土和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沙皇制度在远东的政策彻底破产了。列宁指出:“不是俄国人民,而是专制制度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俄国在战争中损失约27万人,其中阵亡5万多人。日本损失27万人,其中死8.6万多人。日本在英美的广泛支援下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英美借给日本贷款共4.1亿美元,约占日本军费的40%。沙皇政府的远东冒险遭到惨重失败,带来巨大牺牲,因而引起了俄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加速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
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反动和腐朽,人民厌恶战争,经济与军事组织落后以及军队指挥方法不当和最高统帅部的消极防御战略。战区距国内中部地区遥远也起了消极作用。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第一个大战,它表明,一个国家的军事经济潜力和精神因素对夺取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在1905年写道:“一个国家的军事组织和它的整个经济文化制度之间的联系,从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日俄战争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战争期间,俄国和日本各动员了120万人加入自己的军队。在日俄战争过程中,首次广泛使用机枪和速射炮。出现了迫击炮、轻机枪和手榴弹,获得了将无线电、观测气球、探照灯和高压电流铁丝网等等运用于军事目的的初步经验。军事行动有了广大规模,超出了战斗和交战的范围。
在战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集团军和方面军战役的特点,在客观上为军事学术的新领域——战役学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构筑有掩体、掩蔽部、铁丝网的长达数十公里的防御阵地代替了过去的筑城工事。防御开始有了纵深。由于新兵器的使用和火力的增强,密集的步兵行动和白刃突击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争取获得对敌火力优势和在战斗中各军种的密切协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军队开始较好地利用地形和进行迫近作业。夜间战斗行动得到广泛推广。日俄战争中,俄军炮兵首次在战斗条件下从遮蔽发射阵地进行射击。后勤保障的作用不断增长,因为战斗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战斗命令代替军令而用于军队指挥的实践中。
日俄战争对发展海军学术也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出必须进一步提高战斗舰艇的速度,加强其火力和装甲防护,提高其触雷后的生命力。战争经验证明大口径远程火炮是舰队的主要武器。在日俄战争进程中,取得了巡洋舰在敌海上交通线行动的经验以及海上夜间战斗行动的经验。首次使用了潜艇和水雷。战争表明,陆海军协同动作的意义正在不断增长。

日本为什么发动日俄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原因:

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

日本自从19世纪后半叶“明治维新”以来,打破了封建的闭关锁国的状态,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较快地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建成了当时亚洲仅有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然而,日本在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大量封建因素,特别是军国主义。这种情况决定了明治维新以后的政权具有特殊的侵略性。

这个政权对内残酷剥削和镇压劳动人民,对外积极扩张掠夺,走上了类似俄罗斯帝国那样的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道路。

甲午战后,日本通过一项陆海军军备计划和铁路建设计划,所需款项总额达5.16亿日元,这项计划到1900-1901年时基本完成。这标志着已经作好对俄战争的准备。

日本武士集团和大资本家的联盟确信,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建成之前尽快发动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争,对日本最为有利。日本国内的进步人士也曾开展过反对日本统治集团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但是他们的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战争的爆发。于是,日俄战争已不可避免。

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暴露了帝国的弊端,导致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日本经过战争跨入列强的行列。

2、对中国的影响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

日、俄都强拉中国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扩展资料:

这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对全世界战争史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中国,在中国的国土上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厮杀,衰败无能的清政府非但不抗议,反而自称“中立”,划出一块地方来让人家折腾。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海军俘获的中国军舰也被编入日本舰队,帮着日本人向俄军开战。

日俄战争的结果正式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

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新闻的角度,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奇耻大辱。日俄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它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两个帝国主义列强在这场战争中肆意蹂躏中国人民,毁坏城镇、村庄,屠杀无辜百姓。战争结束后,朝鲜成了日本的“保护国”,中国的辽东半岛则被日本控制。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更为嚣张,向中国东北的大规模移民也由此开始。

日军乘机增派军队,为日后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作好了准备。由于这段历史与二战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许多西方和俄罗斯的学者都十分重视有关史料的研究,并有不少论著。

日俄战争初期沙俄远东海军惨败,日本偷袭战术大见成效吗

在20世纪初期的1904年2月,利用晚清败落时期侵占我国辽东地区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为了争夺辽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抢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继续奴役和残酷盘剥中国人民,在大连旅顺口周边、黄海海域海域,以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地面上,大打出手,双方海军和陆军,进行了血腥的厮杀,疯狂蹂躏着我国和朝鲜的领土和领海。

本文主要介绍日俄战争初期,狡猾的日本海、陆军,不断采取骗术和偷袭战术,迅速击败貌似强大却管理混乱、指挥无能的沙俄远东海军舰队的故事。

一、日本海军先偷袭、后宣战

1904年2月10日,日本海军和沙皇俄国远东海军舰队在中国海域、旅顺口军港外交战。这是日俄战争正式开始的日子,也是日本正式向沙皇俄国宣战的日子。

不过,狡猾、卑鄙的日本人,完全是按照大和民族历来的“光荣传统”行事,不是在正式宣战之后,才对对方发动攻击的,而是在当天晚上,趁着夜间大雾的掩护,突然出动大批军舰,在沙皇俄国远东海军占据的军港、我国的旅顺口军港外,用重型鱼雷和军舰上的大炮,偷袭了俄国舰队停泊在军港里面和军港附近的俄国军舰,在快速获得胜利、取得初步战果之后的十几分钟之内,日本政府才正式向沙俄宣战。

这种做法,简直是世界战史上最卑鄙的行为。不过,对日本人来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卑鄙”二字是怎么写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沙俄海军损失惨重

本次宣战之前和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日本人所进行的偷袭行动,确实重创了沙俄远东海军的舰队主力,俄国的两艘战列舰“雷特维桑”号和“采萨列维奇”号,以及一艘巡洋舰“智神”号,被前来偷袭的日军重型鱼雷击中,损伤严重,很快就沉入了旅顺港的航道出口处,一下子就把军港的大门口给堵死了,使停泊在军港内的俄国军舰无法驶出内港,去追击日本军舰,无法与日本舰队厮杀。

什么是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指俄国和日本之间为控制远东的重要战略经济区和重新瓜分远东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就战争本身的性质而言,双方均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当时,侵占中国部分领土的日本在远东的竞争特别活跃,从而使俄日关系中的矛盾加剧。1898年起,俄国向中国租借了关东半岛,并在该半岛的旅顺口建造了海军基地,而1900年,又占领了满洲。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盟后,便开始准备对俄国的战争。英国以及美国认为,在世界这一地区俄国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积极支持日本的侵略计划。俄国统治阶级则指望打胜远东的战争,以巩固自己在那里的地位,同时,克服日益迫近的革命危机。1904年2月6日,日本断绝了同俄国的外交关系,2月8日发动了战争,到2月10日正式宣战。

日俄战争在哪一年爆发

日俄战争是1904年
2月8日日本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国军舰。日俄两国遂于2月10日同时宣战。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能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多少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日俄战争是哪一年

1904年到1905年间日俄两国间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俄战争(英语:Russo-Japanese War;日语:日露戦争;俄语: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война),是1904年-1905年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争。

1900年7月,俄罗斯利用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派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但当年10月俄罗斯第一次撤兵之后,便不肯继续履行条约,招致日、英、美等列强的反对。1903年8月12日,日本正式向俄罗斯提出交涉,要求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利益”,日本只承认俄罗斯“于满洲铁路有特殊利益”。两国几经谈判均未获结果。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