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有个炎帝故里,湖北同河南争诸葛亮,再去和陕西争炎帝?_炎帝_故里_随州

二月,寒冷的北方不是旅游的季节,我一路南下,只因馋了那冬日暖阳。

日渐黄昏的时候,我们到了随州,选一家价格并不贵的舒适型酒店,厅很大,装潢相当不错,心里暗暗得意这一晚的价格,真是占到了便宜。

早晨起来,早餐真的很丰盛,吃得心暖,收拾好行李推开店门,我被眼前的情景惊艳了,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便宜的代价。

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大雾,浓到什么程度?浓到街道上的车龟速匍匐,我十分艰难地把车开到高速路口,不出所料,路口封闭了,我把车靠边用百度搜了一下周围的景点,这里竟然是炎帝神农故里,好吧,既然赶不成路,不妨到炎帝的故里看看,于是调转车头,缓慢地向景区移动。

炎帝的故里不是在宝鸡吗?怎么随州又出了一个炎帝故里?莫非如南阳和襄阳的诸葛亮之争?湖北和河南争了诸葛亮,再去和陕西争炎帝?

湖北是文化大省好不好,哪能像文化贫瘠的思密达,李子柒做白菜,非说人家侵犯了泡菜的知识产权!我还想说思密达的泡菜在我们这里真的算不上文化瑰宝,不过是百姓餐桌上远远放在一边的一碟咸菜,配菜而已!

为什么随州也有个炎帝故里?我想替随州说句话,炎帝是我们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据说姜姓部落的首任首领是因为懂得用火而取得的王位,所以叫炎帝,代代相传,这个部落的首领就都叫炎帝。所以随州是炎帝的故里没错,是第几任炎帝就无从考证了,也许是让位于黄帝的那位炎帝?如果是这样,传承了禅让精神的随州,怎么可能去同宝鸡搞故里之争呢?

传说中炎帝的模样是牛首人身,显然这个传说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我就瞎琢磨,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牛强壮而勤劳,助农且敦厚,把牛的品质如象形文字一般移植到炎帝头上,也未尝不可,谁不知炎帝助农耕尝百草的故事?这么伟大的先祖,把他神话一下也不为过。

非常遗憾的是,浓雾中看不清炎帝的容貌,问看守故里的管理人员,他告诉我炎帝左手捧着小麦,右手举着灵芝,象征着炎帝发明了刀耕火种,教会了他的子民垦荒种粮,成为华夏农耕文明的奠基人,他尝尽百草,用草药治病,帮助他的子民摆脱病魔。他与黄帝结盟,不争伯仲,最终归顺黄帝,我们进入了华夏时代。

论职位,炎帝归顺黄帝,黄帝应该排在炎帝之前,而我们人却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这就叫千古功名,后人自有评说,炎帝教民众垦荒种粮,尝百草为大家治病,老百姓最要紧的就是温饱和医疗,谁为人民办了多少实事,谁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和崇敬!

展开全文

浓雾中的炎帝

浓雾里,我看不清炎帝的面容,但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知道他一定是黄皮肤,黑眼睛,和我们血脉相通。

带着没有看到炎帝真容的遗憾,我离开了炎帝的故里。

两年以后,我忆起这份遗憾,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又迢迢千里再访随州。

秋日里的炎帝故里,秋高气爽,处处有故事,步步皆风景。

炎帝故里的花坛

谒祖广场,每年吸引了海外华人,在这里举行谒祖活动

神农大殿里的炎帝像

终于看到了完整的炎帝雕像,弥补了上次雾中看不清炎帝面容的遗憾。

炎帝故里更值得一看的,是炎帝当年栖身的神农洞,我们顺着路标指引的方向,走过一条风景宜人的小路。

小路蜿蜒,前面就是神农洞

走过神农庙,穿过万法寺,拾级而下,来到了神农洞。

炎帝故里,当年炎帝栖身的洞穴

游览了炎帝故里,离景区不远,有一个我们石油的加油站,加油站的一名员工看见我的车挂着外省的牌子,就主动地告诉我,如果关注公众号,就可以节省十元钱。我看着她充满善意的笑容,突然联想到炎帝,就想到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以诚相待,乐于助人,这正是中华民族沿袭几千年的品德。

回望炎帝故里,还有那个热情的加油站,湖北人真不错,我们人真不错,所以我们的民族才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崛起,所以我们的发展才造福了全人类,给世界带来了财富和繁荣。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炎帝的基因,助农耕,尝百草,虽然苦了自己,但却幸福他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