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评论】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_贵州_农业_土特产

山川造就风物,水土涵养人文。从高山丘陵的片片茶青到刺梨金果的随风摇曳,千年农耕文明中,土特产的定义,既是一方山水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靓丽多姿的文化符号。

立春当天,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吹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的铮铮号角,要求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紧紧围绕“土特产”做文章,聚焦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深耕农业现代化,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是贵州农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跃进,掌握产业话语权、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

过去,在贵州山区有句老话:“面朝黄土背朝天,养家糊口无闲田,胆战心惊难过年”,21字道尽一滴汗水摔成八瓣的苦累心酸。在脱贫攻坚伟大决战中,贵州儿女不认穷命,在一亩三分地上用双手种出“养人庄稼”,铸就“黔货出山”自信新表达。

一斤豌豆尖,搭乘飞机行销粤港澳,物美价高的关键就在冷链运输之鲜;一杯干净贵州茶,经由中欧班列运抵俄罗斯,俏销八方的要义在于品质之优……脱贫攻坚奠定因地制宜的产业基石,“黄金十年”铺展“黔货出山”广陌通衢,贵州农业已从粗放量小转向集约规模,从“提篮小卖”转向现代商贸物流。

从看山难、望水愁到喜山清、爱水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就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出山,全省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1%,那一张张黝黑面庞因丰产丰收所焕发的荣光,那一份份浸透艰辛和喜悦的入股分红,是贵州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厚重的收获。

梦想与现实转承,奋斗与拼搏接续。在农业强国的壮志雄心里校准坐标,在多彩贵州现代化设计图纸中锚定方位,品种水土不服、品质良莠不齐、品牌认知模糊等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的既有短板引人深思,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何以破局?

体察世情、揆诸省情、观照农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理当正视:激发“土特产”生命力的贵州路径,注定与全国其他区域截然不同,源起于实践的探索深刻昭示,关键在立足“土”、突出“特”的基础上形成“产”,做精产业链条,高扬品牌自信。

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中国茶叶第一县湄潭县,一片绿叶成就一个茶业:从茶海民宿到茶工业博物馆,从论斤卖到论亩卖的“定制茶园”,从卖茶青到开发茶衍生品……因茶而兴,因茶而美,“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湄潭农文旅融合画卷传神多彩。

展开全文

杯盏里泡出浮沉,茶山中酝酿新机,观察湄潭,启迪贵州:现代农业的竞争,既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产业链的竞争。从耕种收、产加销,到延长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惟有全心全意写好“土特产”大文章,乡土物产才能真正富乡土、富农家。

做一颗幸福的果子,壮大一个富民的产业,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眼光向外,走出贵州大山,远赴宝岛海南,参展2022全球食品饮料论坛,倾情推介贵州刺梨,与20余家企业和代理商进行了合作洽谈,2023年,初好农业正式进军海南市场。

市场版图在开拓中拓展,品牌认知在推介中形成,客商伙伴在交流中牵手。初好农业的实践意味格外深长:农业产业壮大,既要面向黄土,也要面向市场;既要注重质量,更要突出品牌效应。用心打造传播品牌,产业发展才能赢得满堂喝彩。

经历“黄金十年”如火淬炼,遵义辣椒、“凉都三宝”、都匀毛尖、安顺蜂糖李、黔西南薏仁米……优势产业拔节生长、优势产区声名远扬,鼓舞我们立足农业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从因地制宜处蹬出新路,于错位竞争中协同发展,在产业延链上提质增效。

时值早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章部署,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

从春天启程,融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宏图,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如脚下的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去丈量;又如碗中的米,要靠淌下的汗水一滴一滴去浇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谌晗

编辑  黄丽媛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