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举办土特产发展大会 布局新发展赛道_平谷区_平谷_土特产

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 (尹星云)4月13日,土特产发展大会在北京平谷区举行,据悉,在土特产发展中平谷区将趁势而上,率先开辟土特产发展新赛道。

头茬成熟的第一口鲜桃亮相现场

在土特产发展大会的展览区,来自平谷区的土特产进行了展销。在万亩桃花盛开的时节,头茬成熟的第一口鲜桃也如期而至。

在桃花开时候也能吃上新鲜桃,平谷区利用温室种植大桃已经有多年历史。来自夏各庄镇的北京益达丰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农户种植的头茬温室大桃已经红透,新品种黄金蟠也陆续成熟。合作社负责人见双久介绍,平谷区有五六个乡镇都在种植温室大桃,夏各庄镇是其中之一,不少乡镇已经种植新品种,目前早露蟠桃、黄金蟠等新品种已经陆续成熟,最早3月底就可以成熟上市,采摘期可持续到7月。

除了大桃,来自“博士农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质农产品同步亮相,草莓、蜂蜜等鲜食农产品,桃罐头、欧李汁、果脯、五香鸡等深加工农产品,桃木工艺品、文玩核桃等特色文创产品,种类丰富的平谷“土特产”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

平谷发展土特产底气足

作为首都农业大区,平谷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大桃为主,红杏、梨等为辅的“一主多优”特色果品产业格局,“平谷大桃”“北寨红杏”“佛见喜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纳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了以蛋鸡、奶牛种业为主导,辐射带动油鸡、生猪种业全面发展的畜禽种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鸡、牛等4大品类13个种质布局。同时,平谷区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畜禽品种培育体系,成功培育出5个蛋鸡品种和3个肉鸡品种,其中蛋鸡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50%以上。这些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平谷引领“土特产”发展注入了底气、信心。

挖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 在土特产上做文章

平谷区发展土特产优势明显。平谷区引进院士工作站5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3个,聚集国家级种业研发平台9个。此外,平谷区探索“博士农场”,汇聚12位院士和301名博士到平谷当“农场主”,助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打造“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更好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平谷区深耕产业融合,构建“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发展布局,“爱尚金海湖”“大美黄松峪”等交相辉映,一镇一特色加速形成,并且打造了村庄里的桃花坞、夜游梨树沟等一批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建成“伴着河流骑回家”慢行系统,累计发展乡村民宿240户。此前,平谷区还推出了“春赏花、夏观景、秋采摘、冬玩雪”等精品旅游路线25条,“桃醉平谷”的品牌越擦越亮。

此次,大会同期举办了“2023年桃树认养活动”,通过果树认养,让市民了解桃树生长全过程,体验从生长到收获的喜悦。

未来,平谷区将继续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结合高大尚平谷建设实际,聚焦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发展主线,深耕“土特产”发展赛道,聚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盘活乡土优势资源,擦亮特色金字招牌,延伸富民产业链条,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贡献平谷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