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实验小学开展下册数学教材线上培训活动_教材_老师_单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透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准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下学期的教学活动提前做好准备。近日,濮阳市实验小学数学老师进行了下册教材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老师参加了“中国教师教育网、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举办的新课标如何在2023年春季学期落地实施线上培训会”。

一年级

1月6日上午,一年级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专题培训,学习充电,蓄能启航。

本次培训由张丽霞老师主持,观看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明雨老师的《立足课标 促核心素养落实》的专题视频。明老师的这次培训分为两场,第一场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对本册内容进行了归类,使我们对本册的教材结构有了整体的认识。接着,明老师阐述了新课标的五项基本原则: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其中一项是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进行分析新课标落实素养的具体路径。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素养的落实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培养和不断地发展。明老师具体分析了《认识人民币》、《认识图形(二)》、《分类与整理》这三个单元怎样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单元的视角下,先确定单元具体概念。其次确定这一单元的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前测,最后确定本单元的任务序列,要通过活动沟通儿童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意思的,内容是有数学味的,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以及终身发展的需求。

明老师第二场具体分析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三个单元,首先整体分析了整个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编排体系,然后明老师又着重剖析了这三个单元核心要点和教学建议,这三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计数单位,100以内数的认识(十进位值制);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相同数位相加减),这三个单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感和运算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本质,沟通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之间的联系,这三个单元都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借助直观模型,有一些直观感受,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领悟的过程。最后明老师结合新课标介绍了怎样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老师结合学期末设计的“我要去旅行”主题活动,具体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展开全文

课标领航,把握新方向,我们在脚踏实地行走的时候,要时常仰望星空,研读新课标,它会让我们的脚步更宽广,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新课标的全面实施为契机,带领学生探寻最美的教育风景。

二年级

本次培训活动是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由董丽梅老师主持。主要内容是孙佳威老师针对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主讲的关于基于结构化理念指导下的对教材的思考与理解。孙佳威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孙佳威老师对“结构化”理念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在结构化的理念下来把握教材呢?有两个缘由一个是新课标,一个是马芯兰数学教育思想。在这里孙亚威老师针对新课标的内容设置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几个方面对内容结构化的整合。我们需要抓住核心概念使有联系的内容形成结构。孙亚威老师随后详细介绍了马芯兰教育思想。让我们对于结构化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二是什么是结构化?就是结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建立核心概念——运用、灵活运用核心概念认识其他与之有联系的相关知识过程中,形成以核心概念为核心的,联系合理且紧密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三是,围绕“核心概念”整体把握、理解教学内容。在这里孙亚威老师首先从领域出发围绕“核心”概念梳理教学内容。把二年级下册教材的9个单元和1个实践活动1个总复习分为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并点出了每一个领域在二年级下册需要学习的主题和核心要素,及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让老师们对于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紧接着,孙亚威根据划分的领域,将每一个领域的例题给老师们从教材编写的目的、重难点、采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逐步进行了指导。参会老师认真倾听,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这次教材培训使每位老师对于结构化教学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下学期的教材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三年级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领会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有效地促进新学期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1月6日下午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集中进行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线上培训。

本次培训围绕“紧贴课程标准,关注学生认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题展开,从如何创造有价值活动,整体思考数学知识,把握学科本质这几个方面详细分析教材,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让老师们对数学学科的本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郭学锐老师先从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的角度和步骤给老师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得教学目标,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综合和实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这五个角度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从而更好的分析和把握教材。接着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和整体知识梳理与具体单元分析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细致的教材研读,分析非常到位。先从教材总览开始,然后从“每一个例题的呈现与本质理解”、“练习的处理”“单元的核心内容”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以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和数与代数的对应章节课例为重点进行解读,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从了解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等角度去理解教材并结合大量的教材实例,给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教师认真聆听并记录培训内容,老师们既收获成果,又明晰了努力方向,更加专心学习,潜心问道,牢记育人初心,提升自我,行稳致远。

四年级

为更好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用好教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1月6日,四年级数学组进行了下册教材培训活动。

北京东城区教研员王彦伟老师为大家进行了培训,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精细解读。王老师首先对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开始解读,然后讲了读懂教材包含的八个方面,最后对四下教材的每个领域、每个单元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一一解析,并对一些重点例题的处理方法、练习设计意图进行了分析和提醒。王老师介绍了读懂教材可以从读懂教材的情景图、内容结构、目标要求及习题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分析了教学重难点,同时介绍了本册教学内容所需要的主要基础知识,从整体上对本单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单元教学建议,使大家对之后的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此次活动让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整体的认识,对各个单元的结构知识有了新建构,明白了知识间的关系,也学会了如何去读懂教材、读懂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的编排体系以及背后掩藏的数学思想,使大家对下学期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新学期的精准教学做好了铺垫!

五年级

1月8日上午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线上培训。

五年级组数学老师共同学习了以《单元视角下的学习任务设计》为题的教材解读。明雨老师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和统计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模块先对整体知识进行了梳理。本册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下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其中教师提升教学设计占主位,从关注单一知识点转变到大单元设计,学习任务是构成单元数学学习活动的主线,实现了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

接着,明雨老师又对具体单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关注单元脉络,梳理知识框架,把握重、难点。如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数学推理伴随单元始终,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要让学生经历数学推理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支持,助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概念理解,培养推理能力,激发数学探索的热情。再如“图形的运动”一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对儿童最有影响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出具体的任务进行观察猜想,模拟操作,然后进行多维表达,知识内化,最后对比分析,总结发现规律。

此次培训,明雨老师运用鲜活的数学知识、不断创新的教学教法、专业的理论阐述、以及很多建设性的教学建议,让年级组的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障”本次教材解读培训为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有效的提升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拓宽了教学思路,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为学生而创造,让学生爱上数学。

六年级

1月5日,濮阳市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利用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施,参加了“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会议。

本次培训由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董春艳老师作为主讲老师,进行了《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的专题培训。首先董老师对全册教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董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生活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本册内容的知识体系;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重点及难点;本册内容所需的主要基础知识”这五个方面带领老师对教材进行初步的理解。然后分单元进行教材培训,在这里董老师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培训教材内容。1.教学内容;2.在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3.具体编排;4.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如“负数”编排在六年级下册,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考虑到中小学数学的衔接;5.教材剖析:如课本第2页,从观测温度的场景出发,引出认识负数的需求,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6.教学的重难点;7.分课时的教学建议: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中,就要关注从有限到无限,由曲到直的变化过程。而在进行圆柱体体积推导的过程中,教材中提供的教具将底面与侧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学生的观察很直观,但颜色出示的时机是很重要的,教师可利用课件的演示适时的加上颜色。在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中,董老师强调要“精讲”“精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体性。更是提出了“跳出题海,聚焦目标谋求发展”的新理念。

董老师的教材培训,提升了我们的数学理念,转变了大家的教学观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结语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对下册教材有了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更加认识到应该做一名脚下有根,心中有尺,眼中有光的老师。这次的线上培训为老师提供了一次充电的机会,也鞭策着老师们不断前进。在培训活动中大家成长进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了业务技能。老师们将在实践的路上不断前行,永不停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取他山石,践行感悟。在融慧教育的邀约下,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组稿:马培玉 周珂 刘社峰 纪威 王学康 郭松达 胡长川 王晨 韩培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