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网络文艺评论场域的正能量底色_评论_文艺_网络

□杨军旗

以抖音、快手、豆瓣、哔哩哔哩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群雄并起。这些平台凭借高度的包容性和便捷性、较低的入门成本和庞大的受众基数,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弹幕、斗图、打分、点赞、转发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

公交上,地铁中,一个用户打开抖音,刷个影视类短视频后点开评论区,翻两页评论,看到中意的点个赞,回复一下,关闭评论,往上一划拉,继续刷下一个。这套流程如今是大多数人刷短视频的常规操作。一个有趣现象是,刷评论已经成了网络平台用户一个重要环节,用户对平台推送的短视频不感兴趣可以不看,但评论区要进去看看,这略显“魔怔”的举动,实则折射出网络文艺评论场域,在用户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和别样价值。

在数字时代风口下,以抖音、快手、豆瓣、哔哩哔哩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群雄并起。这些平台凭借高度的包容性和便捷性、较低的入门成本和庞大的受众基数,吸引了诸多文艺门类进驻,聚合了优质文艺资源,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弹幕、斗图、打分、点赞、转发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

多重诉求使得网络文艺评论场域成为用户情绪调节的“中转站”和信息获取的“数据库”。网络文艺评论场域,不仅是用户表达观后感的“作业本”,更是一个能够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作工场。没有写不出,只有想不到。洋洋百千万条评论,总有一些会戳中用户的笑点,从中获得快乐,情绪得到放松。

作为社会化动物,我们需要得到同伴的认同和现行舆论评价体系的接纳,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比如微信视频号,当用户观看文艺视频时会产生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社会化的本能驱动着用户去寻找周围群体的认可和接纳,平台能提供的最快捷有效的反馈就是点赞、评论、热度和转发,这其中点赞、热度和转发是一种单向度的价值评判,而评论则是双向互动的,俗话讲“见字如面”,在数字化时代的意义加持下,可以代入理解为在网络文艺评论场域里,评论互动宛如和别人对话,一定数量的正向评论集则能代表数字时代下的群体认同和情感接纳,给用户带来无法取代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网络文艺作品往往会激起用户复杂的情绪应激反应,可以是愤怒、喜悦、难过,也可以是沉默、狂热、悲戚等,不一而足。评论场域的文字、点赞等则具备成为用户情绪宣泄途径的最有利条件,通过有力的文字等方式,可以鲜明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输出自己的情绪感受。

随着网络平台用户数量的水涨船高,再辅以评论场域的诸多优点加持,数字时代下的网络文艺评论场域,愈来愈成为人们表达对文艺作品意见观点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每天随着新文艺作品的发布,会涌入数以万计的评论,看似波澜不惊的评论表象背后,实则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晴空万里,也可能是暗流汹涌。对于网络文艺评论场域而言,把控好表达尺度、引导好发展方向、治理好存在问题,让网络文艺评论场域成为正能量的集聚地,对于构建清朗的网络文艺生态圈,具有越发重要的意义。

多措并举助力网络文艺评论场域成为正能量集聚地。头雁,指的是在雁阵中飞在最前列、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的大雁。网络文艺评论场域中,汇集了大量随机观众,陌生环境中大家彼此之间都有戒备心和不信任感,但是对于社会公众人物、明星等会产生基于社会公信力的衍生信任感,这些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观众中引起模仿和效法。所以当在评论场域中出现一些假恶丑言论时,公众人物等“头雁”们应当奋力担起社会责任,勇于发声、善于发声、敏于发声,对目标言论进行简短有力的批判引导,树立正向评论典范,引导网络文艺评论健康发展。

注重跟评实效性。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首因效应”,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会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网络文艺评论场域中,当用户点开评论后首先看到的评论是什么样的,会鲜明地影响他对文艺作品内容的评价认知。所以谁先及时发出声音,对于引导评论正向健康发展很重要。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有效、有理有据发出正确声音,把事实和真相暴露在用户视野内,铲除不良言论滋长的土壤,使之无处遁形,从而力促正确的话语占领网络文艺评论场域高地。

网络平台用户多是年轻人,其中80后、90后、00后的人居多。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其中30岁以下的用户数量约为3.668亿,40岁以下的用户数量约为5.8亿。年轻人的认知和想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要对这样一个群体做好引导,要注意弹性管理,年轻人有朝气,有活力,有干劲,同时又血气方刚、易激动,相较于实体社会较完善的法律道德约束,在线上平台这样的网络空间中,他们的被约束感知相对较弱。所以管理这样的群体,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等柔性管理方式更符合年龄发展特点。要从话语体系上向年轻人靠拢。网络文化的无限创造空间和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数字时代下充分糅合浸润,诞生了诸多网络新词汇,新词汇的出现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网络文化发展程度,展现了网络人群的共同心声。研究明、认识透、利用好这些词汇,对于了解年轻群体心声、认清心理发展特点、凝聚年轻网民正能量,将会产生有效的正向引导价值。网络文艺评论场域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网络新词汇,巧妙地把正能量的表达嫁接在新词汇上,用年轻网民感兴趣、看得懂的语言去表达、去影响、去阐述,少用一些严肃板正的词汇,借力借势网络新词汇,消减心理隔阂,拉近心灵距离,用年轻人的方式,去让年轻人接受。⸈꼈㤈5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