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厚植绿色家底 铺染生态底色_乌审旗_治沙_沙地

初冬的乌审旗乌审召镇达瓦淖尔湖婀娜多姿,水清滩净、牛羊成群、候鸟翔集的壮美生态画卷在毛乌素沙地徐徐展开。

乌审旗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这场硬仗,生态环境保护迎来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乌审旗全境处于毛乌素沙地腹部,占沙地总面积28%。过去,乌审旗“缺林少绿”,荒漠化、沙化土地一度达90%以上,其中强度沙化面积占到该旗国土总面积的40%,森林覆盖率仅为2.6%。

长期以来,乌审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立旗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要,坚持不懈推进毛乌素沙地治理,历经防沙治沙、管沙用沙、富绿兴绿“三个治沙阶段”,探索出封沙育林禁牧休牧、飞播造林、小流域治理等“七种治沙模式”,走出了乌审旗首位全国治沙劳模谷起祥、牧区“大寨”带头人宝日勒岱、个人承包治沙第一人盛万忠、被誉为“中国骄傲、地球公民”的殷玉珍,还有新时代“治沙愚公”吉日嘎拉图、治沙小组乌云斯庆十三姐妹、在沙里“淘”出幸福生活的乌云达赖等治沙英雄。

乌审旗持之以恒治沙、造林、种草,给流动沙丘“穿靴戴帽”,对连片沙地“锁边蚕食”,鼓励企业和个人“沙里淘金”,引导各族群众“造林造福”,累计在生态建设领域投资超25亿元,完成林草生态建设241万亩,全旗农牧林草产业年产值达到31亿元,平均年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9%以上,“绿色乌审”治沙群体荣获“北疆楷模”称号,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得到广泛肯定,乌审旗先后获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截至2022年6月底,全旗森林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32.92%,植被覆盖度达80%,基本草原面积达1060万亩,境内有植物物种390种、动物物种195种;累计培育自治区级农牧林沙企业1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7家,全旗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31亿元,林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3845元,其中来自林草和生态种养殖的收入达70%以上。过去,随处可见的“荒沙滩”变成了牛羊成群的“绿草地”,既为一域增了绿,又为全局添了彩。

“塞外江南”无定河,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上,乌审旗正在推进无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同步实施全旗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工程,大力建设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路径,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20万亩、草原生态建设100万亩,让“红色土地”焕发出“绿色生机”。

达瓦淖尔湖畔飞鸟与落日。乌格莎摄

同时,乌审旗全力筑好制度防火墙,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确保全旗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森林、每一块草地都有专属健康守护人,让绿水青山成为乌审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从划定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红线,到“湿地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清理整顿”“保护过境候鸟”等多项专项行动,乌审旗下大力气还秀美山川海晏河清。如今,随着乌审旗加大河流两岸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优化河湖生态环境,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都会来绿色乌审“打卡”“安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向绿而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乌审旗值得期待。(杨潇、苏雅拉)

来源:乌审旗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