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经常向有功的文臣、武将颁发一种表彰凭证,因为上面内容是用丹砂写在铁券上的,所以也被称为“丹书铁券”,在民间也被老百姓称为“免死金牌”。
据史料记载,丹书铁券最早出现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其最开始只是表彰凭证,并没有免死的权力,一直到了隋唐时期,才增加了免罪和免死的权力。历史上最著名的丹书铁券,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颁发给周世宗柴荣后人的,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周世宗柴荣的江山,为了安抚天下,特意给柴氏后人颁发了丹书铁券,《水浒传》中柴进就是柴氏后人。
按道理说,丹书铁券是皇帝颁发给臣子的最高荣誉,不仅象征着加官进爵,还可以免死,哪个文臣、武将得到了它,都应该高高供起,日日跪拜,当作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可在唐朝时期,一位军中大将军,在得知皇帝赏赐他丹书铁券之后大怒,立刻宣布起兵造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人名叫李怀光,祖先并非汉人,而是生活在北方渤海的靺鞨人。唐朝中期,李怀光的父亲依附唐朝,并在朔方镇加入了军队,因为骁勇善战,多次立功,被朝廷赐唐朝国姓“李”。
李怀光出生之后,一直生长在朔方的军营中,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从小练就了一身骑射的好本领。朔方在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作为大唐帝国的北部边疆,是抵挡北方少数民族第一道防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李怀光,理所应当加入了军队,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展开全文
从军之后,李怀光表现出了超高的战斗力,每次出战他都冲在最前面,杀敌无数,被军中称为“战神”。史载:“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礼之益厚。”出色的表现,让李怀光得到了时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器重,在郭子仪的悉心栽培下,李怀光逐渐成长为一员高级将领。后因郭子仪年老心善,便将军中执法权都交给李怀光,使他成了朔方军中的头号大将。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病逝,儿子唐德宗李适即位,随后他就下旨诏郭子仪回京,加封太尉,上尊号“尚父”。郭子仪走后,为了继续稳定西北边疆,朝廷将朔方地区的部队全部交由他的部下统领,其中尤以李怀光职位最重,出任六州节度使,成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德宗罢子仪副元帅,以所部兵分诸将……怀光为宁、庆、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新唐书》
李怀光统领西北后,治军严明,作战有方,多次打败入侵的吐蕃人,巩固了唐朝的西北边疆。史载:“吐蕃自是不敢南侵,为西边要防矣。”之后几年,李怀光的官越做越大,完全接替了老上级郭子仪的职位,出任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各地经常有叛乱发生,而李怀光作为唐德宗手下仅有的能征善战的大将,经常充当“救火队员”,带兵前往各地平叛。公元781年,李怀光奉命正在河东地区平叛,突然接到朝廷的消息,驻扎在泾原(今宁夏泾源)的守军发生叛乱,在前太尉朱泚的带领下,攻占了都城长安,唐德宗慌乱之间出逃,经咸阳逃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
朱泚占领长安后,自立为帝,并派兵进攻奉天,企图绞杀唐德宗。身处险境的唐德宗为了保命,立刻下旨诏各路武将前来勤王。可大部分藩镇的武将或视而不见,或龟缩不前,只有李怀光率领朔方军驰援奉天。
当李怀光率兵抵达奉天城下时,唐德宗正身陷重围,危在旦夕,听了李怀光赶到后大喜。“时帝被围急,闻之喜。”随后唐德宗派人登上城墙,将李怀光率大军赶到的消息大声宣读给所有人,守城兵士听了后声威大震,逐渐抵挡住了叛军的进攻。而在城外,李怀光率军大败朱泚叛军,解了奉天之围。
为了表彰李怀光的救驾之功,唐德宗加封他为副元帅,中书令,位极人臣。当时李怀光率兵驻扎在咸阳,而叛军朱泚仍然占据着长安。唐德宗不愿意总待在奉天这个小县城,就多次下旨催促李怀光发兵,早日打败朱泚,光复长安。
但李怀光心中清楚,朱泚手下的泾原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各个能征善战,再加上长安坚固的城防,要想破城绝非易事。因此对于唐德宗的催促,李怀光总是找借口搪塞过去。公元784年,为了让李怀光出兵,唐德宗决定继续给他加官进爵,不仅加封他为太尉,还赐给他丹书铁券。
没想到李怀光见到圣旨和丹书铁券后,不喜反怒,当着宣旨太监的面将丹书铁券扔到地上,并大骂说:“当皇帝怀疑臣子叛乱时,才赐给其丹书铁券,现在皇帝赐给我丹书铁券,是逼着我造反啊!”
"凡疑人臣反,则赐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
在那之后,李怀光果然宣布起兵造反,并派人联络长安的朱泚,一起出兵赶跑了在奉天指手画脚的唐德宗。之后,他率兵在长安北部的泾阳、三原、富平等地劫掠。但让李怀光没想到的是,他之前率兵勤王,手下兵将都拥护他,可造反之后,这些兵将很多人临阵倒戈,投靠了朝廷,最终,走投无路的李怀光被手下部将所杀,并将其首级砍下献给了朝廷。
对于救命恩人李怀光,唐德宗还是心存感激的,在得知其死讯后,痛惜道:“怀光三军夙驾,千里勤王,上假雷霆之威,下逐虎狼之众……而言念尔劳,何嗟及矣!”念及李怀光的功劳,唐德宗不仅将其尸体和首级送回家中安葬,还将李怀光的外孙燕八八赐姓李,作为他的继承人,以传香火。
参考文献:《新唐书》、《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