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生命所需,必竭尽全力——他们让这里的老人有“医”靠_患者_科室_医生

随着疫情政策的不断优化,自去年底以来,高龄、超高龄、合并多重基础病老年患者的健康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

益阳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这支“年轻”的医护团队,与其他兄弟科室一样,日夜坚守在老年患者的救治战场,用忘我的工作践行着医者初心,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用自己的行动为守护老年患者生命健康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守护:健康与生命

老年医学科收治的患者非常特殊,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往往又合并多种基础病,属于易进展至重症甚至危重症的高危人群。自去年12月以来,科室共收治患者200余人次,其中80岁以上患者90人,90岁以上患者15人,重症比例达40%,危重症比例达15%。

92岁张爷爷、93岁游爷爷、93岁彭爷爷等高龄患者,均合并有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感染新冠后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入院,并导致基础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科室医疗团队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予以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同时加强对基础病的诊治。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努力下,老人们均康复出院。

患者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部分)

展开全文

76岁杨爷爷因感染新冠后两周到科室住院,入院时病情非常严重,肺部病变严重,在当时医疗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科主任赵亮联系各兄弟科室协调相关药物,及时规范使用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抗感染治疗,虽然自主症状稍好转,但氧饱和度在吸入高流量(浓度70%)情况下才达88%,复查肺部CT,肺部病变仍在进展,在此情况下,科室果断决定将杨爷爷转送至重症医学科,予以插管改善通气功能,在经过抢救治疗后,转危为安的杨嗲回到老年医学科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至康复出院。

杨爷爷家属送的感谢信

初心:坚守与奉献

特殊时期,益阳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在赵亮主任、宁爱丽副主任、郭卫芳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体现出了益医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任劳任怨、连续作战的精神与勇气,他们承受了超乎常人的压力,付出了无比的艰辛。

副主任宁爱丽在全家都感染的情况下,仍日夜坚守在岗位上,“我满脑子都是病人,对孩子和父母是心怀愧疚的,但我想他们会理解我的。”

怀孕8个月的谭哲医生高热五天持续带病坚守,出现了羊水减少,差点导致胎儿的窒息的危急状况。

胡喆医生主动取消假期,顾不上强烈的早孕反应,一边呕吐,一边处理患者病情。肖业医生额头贴着退热贴,坚持值班,认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周将医生足指骨折后瘸着腿穿梭在病房。

赵姝姗医生把两个孩子分别送到婆婆家及娘家,平均每天15小时坚守岗位。

蔡娟医生在自己感染的情况下,上班在科室诊治患者,回家照顾1岁半的高热孩子,连续几天几夜不曾休息。

支援重庆的赵亮主任

救治病人的宁爱丽副主任

身怀六甲与病人家属沟通的胡喆医生

贴着退热贴仍坚持工作的肖业医生

为病人检查的蔡娟医生

护士长郭卫芳在自己高热、全身疼痛的情况下,仍每天在科室值守,保证所有患者治疗与护理及时有效进行。

质控员高艳辉主动承担了科室给危重患者吸痰、指导俯卧位通气、患者出院后病区进行终末消毒等护理工作。“我是天选打工人”是她骄傲的宣言。

高年资护士钟跃军、刘桂兰新冠感染后基本天天在岗,喘不上气了,靠墙缓缓,继续工作;责任护士胡巧娥、尹燕妮、陈晓花每天自觉提前到岗,虽然病区工作量大,但她们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陈俏兰、郭霞、黄诗瑶、莫阳、刘微等护士小姐姐常常叮嘱患者,感染后要注意营养和休息,可他们自己发热39C°,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任务没有完成,都主动自觉加班,用最短时间吃饭、最快速度喝水,生怕浪费一分一秒耽误了救治。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职业精神。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舍弃了“小家”,守护着患者的健康,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传递温暖。

(编辑ZS。)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宁爱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