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而励志的班级学科口号、精彩而生动的课前故事分享、新颖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盂县第二实验小学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及在“田玉敏优质高效教学体系”模式的指导下,通过研讨、实践、归纳等形成“导学自悟、三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在课前给予学生预习时间,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讨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发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问题驱动 情感共鸣
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质量的晴雨表。在六年级语文老师姜福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导学自悟、三步四环”的教学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课伊始,姜福瑞老师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充满遐想的疑问,把学生带入情境,让时光易逝的感怀浸润着一颗颗懵懂的心灵。
展开全文
入情入境的那一刻,孩子们仿佛明白了朱自清二十四岁时便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自己却无所作为,决心从那以后要珍惜时间的感受。
合作探究 润物无声
课堂上,姜福瑞老师利用“辽阔的大海一望无垠,海水一浪赶着一浪奔涌向前。这时,针尖上的一滴水滴进了这浩瀚的大海里。同学们,你看得到那一滴水吗?你听得到那一滴水的声音吗?(是的,看不见,听不到。)作者的八千多日子就好像这一滴水,滴进了时间的汪洋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去不复返,难怪作者会感觉‘头涔涔而泪潸潸’呢?”“燕子来,杨柳青,桃花开,此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这与作者心中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等娓娓道来的过渡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使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般,舒服惬意。
强化记忆 育人无痕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朱自清在时光匆匆中的苦闷和不平,这对于快乐成长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体会的,也是课文的难点。
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姜福瑞老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只有徘徊罢了?为什么说白白走这一遭啊?”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很多像朱自清这样的知识青年,他们满腔热血,一心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然而却报国无门,找不到振兴祖国的道路,所以他们彷徨,他们苦闷,他们不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环节中,她没有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作者的苦闷和不平,而是着重激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有意义,更加充实。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学生安晨宁感受最深的是,师生互动环节更加频繁,知识讲解更加形象、生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也变得动态化、多元化起来,自身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都得到了强化。
“‘导学自悟、三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目标、方法的引导,通过分层次、有梯度的练习,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实践活动中,自学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我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总体目标。”谈到新的教学改革,副校长杨宇峰信心满满。
同时,副校长高素兰介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自形成以来,已从本校的个体实践、部分运用、全员实施发展为向盂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推广。通过实践证明,该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优化了教学环节,完善提升了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合作学习,打造了更高效的课堂。
据了解,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践中,盂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依托“导学自悟、三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在2022年阳泉市“基础教育精品公开课”、2022年度“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及盂县第二届名师评选暨课堂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收获殊荣。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盂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向文表示,学校将以“青蓝工程”坚守“下限”,以“名师工作室”拓展“上限”,促使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钻研课标、教材……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让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不断绽放光彩!
来源:黄河新闻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