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写了本自传_ 完成后请上级请示_ 上级批示 内容不符_故宫_溥仪_光绪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经历自然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但在他的初稿完成后,上级领导却也表示,他在自传中过于夸大自己的错误,大家都知道,溥仪继位时不过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几乎什么也不懂,何错之有?他真正的错是在满洲国当日本人的傀儡皇帝的时候。

经领导指出后,溥仪也认真思考了自己自传中的问题,的确领导确实说得不错,于是进行修改,为了回忆起更多的细节,便于写入书中,溥仪约上同事一起回到故宫,加深记忆。

展开全文

溥仪他们去的时候,正是春天,这时候百花盛开,一派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溥仪看着这一切,心中自然感慨万千,想起昔日的情景,不由觉得人世变化之快和生活的无奈,于是,一路上他不停地给同事解说故宫的一切。作为故宫曾经的主人,溥仪对这里是最熟悉不过的。

对于一个见多识广的文人以及曾经的主人,溥仪对故宫的解说自然是十分详尽有趣的,很快便有许多人跟在他们后面,听他详细说着故宫的故事,甚至连故宫的工作人员也听入迷了,想要从他嘴里获得更多详尽的知识,以便自己工作的时候用上。在一行人走到光绪的初始宫时,溥仪发现了一个错误,他几乎是看一眼就立刻指出,说光绪宫里的宝剑摆放的位置不对,这把剑是镇邪用的,还开过光,应该对着门放才对呀。他一说,众人都觉得十分有道理,纷纷点头。

溥仪见自己如今又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大家都这么喜欢听自己说话,不禁有点得意起来,然后他观察得更加仔细了,很快他又发现了另一个错误,光绪帝的照片居然给摆错了!这张照片根本不是光绪,而是醇亲王载沣!

但是,溥仪却坚持这是错的,然后说明了原委,他自己就是载沣的儿子,对于自己的父亲,没有人比他更熟悉的了,他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