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的李云龙,多次请求“抗美援朝”,被上级拒绝原因有三!_抗美援朝_后手_朝鲜

说起李云龙,大家都不陌生。

李幼斌版的李云龙真是把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同时他也通过《亮剑》这部影视剧,更加家喻户晓,并赢得了很多殊荣。

从随机应变游击战打胜仗,到为魏和尚报仇快意恩仇,到和上级领导抢媳妇(医院里调情田雨),再到后来被评为少将,以及后来的饮弹自尽(影视剧里没有拍摄)…

每一个场景,都拍的很到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部片子里,李云龙作为主角,可谓是大放异彩,我行我素,包括他的司令长官有时候都由着他的性子。

但是唯独抗美援朝上战场,他多次请求,都被领导拒绝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以说,在军事学院进修之后的李云龙,更是文武双全,观众们都期盼着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能再一睹李云龙风采,然而却并么有给他机会。

文史君之见,不让李云龙“抗美援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李云龙不一定能打胜仗

李云龙确实有军事能力,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他的性格缺陷也是致命的。

以他的“我行我素,不听指挥”,也许偶尔的打几场小仗还是可以的,对于抗美援朝这种国际级的大战役。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打败美军,这一点不容许有半点差错。

要取得这样的胜利,凭一个人的意气行事断然是不行的,必须多位参谋共同议事。

像李云龙这样的性格,要是在异国他乡,再由着自己的性格行事,不听指挥部指挥,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全文

2、李云龙被看做是“后手”

抗美援朝,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讲真,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心里是没有底的。

单单是武器装备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美军飞机大炮,我军小米加步枪,外加少量高射炮。

李云龙作为《亮剑》里的精神支柱,他的作用不单单是打仗,更有昭示力在里边。不派他上去,很有可能是留作“后手”,要是孔捷败阵,必定派李云龙出战。

3、作者为了剧情需要

大家都知道,我们不断取得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胜利的法宝是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像李云龙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群众意识的,根本不符合当时我党的文化导向和价值导向。所以,作者不写李云龙去朝鲜参战,文史君以为是作者实在编不下去了。

正所谓,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那么,关于影视剧中没让李云龙上朝鲜战场的原因,你会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读者们,关于“亮剑中的李云龙”,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