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是谁?蚩尤到底是谁为何黄帝非杀他不可_蚩尤_黄帝_炎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蚩尤是谁 蚩尤 黄帝 炎帝

蚩尤是谁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蚩尤到底是谁为何黄帝非杀他不可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

涿鹿之战是距今五千年前黄帝一统中原的最后一场大战,在这场大战当中,炎帝、黄帝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奠定华夏共主成的地位,从此我们就开始自称炎黄子孙。



虽然涿鹿之战是上古传说之一,他们的故事也是慢慢编撰而成,但是研究历史的考古学专家,并不简简单单地认为这只是传说。

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文字,只能通过一些图画来记载当时的情况,这些图画在口口相传下慢慢形成了一个个神话故事。

涿鹿之战时,黄帝九战九不胜,于是请九天玄女、应龙相助。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皇帝请来应龙蓄水,断绝蚩尤部落的水源供给,蚩尤也请来的风伯、雨师降下大雨,天女女妭(旱魃)也协助皇帝,她踏上地面上“赤地千里”,蚩尤大败,他也被黄帝斩杀,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究,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有海退留下了痕迹,海退之后就是一场大干旱期,这跟应龙蓄水、女妭下凡引发洪水,干旱的情况基本吻合,可以想见,当时炎帝、黄帝、蚩尤确实发生了一场大战,只是慢慢的被神化了。

相传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有八只脚、铜头铁额、刀枪不入,面如牛首,背身双翅,这样的形象难免有些吓人,在儒家典籍当中,蚩尤并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比如蚩尤二字,蚩是一个贬义词,《说文解字》将它解释为“虫”也,尤通“尤”意为农,是一个部落名,《韩诗外传》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

古时候,人们都没有名字,常常用部落的名字来用,这个“蚩尤”既为部落名,也可以是九黎部落的每个人。

蚩尤作乱时,刚好是神农氏衰微期,这也让专家更加好奇蚩尤、黄帝、炎帝三者是关系。



《易·系辞》中在: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处在游牧时期,靠着打猎维持生活,然而神农氏在被火烧过的土地上开始种植五谷,那些草木灰都成了肥料,五谷茁壮成长,神农氏又发明了耒、耜两种农具,原始人类也步入农耕文明。

为了纪念神农氏的功德,人们尊称他为“地皇”、“炎帝”,神农氏带领各大部落走向了农耕文明,专家认为蚩尤部落也曾隶属于炎帝麾下。

在儒家编写的史书中说: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

这个说的是神农氏开创农耕基业,但是周边的大小部落却越来越不受控制,特别是蚩尤部落最为残暴,四处虐杀百姓,神农氏已经无法阻止蚩尤,于是跟黄帝结盟,大败蚩尤。



不过对于这场战役,专家也是各执一词,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涿鹿之战只是一场复仇战争。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神农氏衰微时期,黄帝轩辕也在练兵: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在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往往是最珍贵的,神农氏“衰微”就意味着能够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炎帝带着部落前往了土地更加肥沃的中原地区,结果遇到了黄帝,两大部落在阪泉发生了一场大战,炎帝大败。

隶属于炎帝的部落也开始归顺黄帝,形成了“炎黄”结盟,而蚩尤为了复仇,也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对黄帝再一次发动进攻,没想到又是大败而归。

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也是被斩首示众,它的部落要么归顺了黄帝,要么就选择了迁移。



黄帝赢得了两场战争,吞并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西周姬姓后裔都自称为黄帝(轩辕姬)子孙,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并没有“炎黄子孙”的称呼,这个称呼是清末才衍生出来的。

在儒家典籍、中原文明中黄帝族才是正统,春秋战国年间,诸子百家兴起,无不以黄帝作为始祖,《史记·三代世表》称: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10余万成大军北巡朔方,归途中“祭黄冢桥山”开创了黄帝祭陵,黄帝的历史地位也慢慢被确立了下来。

宋、辽、金对峙时期中原文明衰微,辽朝皇室自称为炎帝后裔,这时候炎、黄二帝才共同成为华夏共主。

至于蚩尤就更惨了,作为败军,他被打上了各种恶评,《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中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

古代都以封建王朝作为文明核心,蚩尤作为一个游牧部落,自然很难得到认可,黄帝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所有的荣誉。



时至今日,人们愈发重视剖析古代文化,也重新审视了蚩尤、黄帝、炎帝三者的关系,在五千年,原始部落时期,人们发动了一场一场战争,只是为了确保自己的部落能够存活下去。

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两场战役,并没有正邪之分,蚩尤死后,黄帝还将他的画像当作军旗威慑天下: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黄帝斩杀蚩尤,又将他画在军旗上,这么做,多多少少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若换作是你,恐怕也会这么做。

西周年间,周天子分封天下,编写史书的人,将蚩尤当作了一方诸侯编写进了史料,汉代之后,蚩尤形象逐渐妖魔化,以至于近千年的历史都未见蚩尤。他成了《山海经》的一个兵主战神。

蚩尤是谁啊

蚩尤是带有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神。他是由动物水神牛神人物化并融合远古部落首领人物史迹而形成的人物水神。 这位英雄神,还保留了水神,尤其是水神中牛神的突出特征。《归藏.启筮篇》说:“蚩尤出自羊水。”说明蚩尤为水族。《述异记》说:“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上述神话片段所描绘的蚩尤神的牛蹄牛角的形象特征,表明他是以牛原型的人物水神。其牛角的形体特征突出,蚩尤由此而被赋予了以牛角抵敌搏斗的功能。这种角抵的功能充分表明了蚩尤是附寓于牛神的人物水神。所以后世人们扮演蚩尤神演戏要头戴牛角。当然,蚩尤在其它神话典籍的记载中还表现出了另外一些动物的特征,如蛇、龟的特征。《汉书》:“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博古图》:蚩尤“其状如兽,附以两翼。”这些动物都曾是原始先民信仰中的动物水神,它们出现在牛神蚩尤的变化着的形体中并不矛盾,因为在原始信仰中,同类意义的不同信仰对像是可以互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鱼龙互变。但,蚩尤的原型形象却始终是以牛角为其主要特征的。另外,典籍还说到蚩尤有“铜头铁额”,这实际上也是由坚硬的牛头引起的幻想,也可说明蚩尤的原型为牛神。 蚩尤神是战败神,因此他没有像黄帝那样被奉为至尊之神,更不可能成为人间帝王’》帝王,但他却是一个曾十分强大而后战败的部落的代表或首领。这就是说,他跟氏族部落社会的历史有几分联系。据说,蚩尤所代表的氏族部落为九黎三苗。《国语.楚语下》:“及少嗥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注:“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又:“三苗,九黎之后也。”《尚书.吕刑》:“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据此,九黎与三苗应为同一部落的不同称谓,这个部落奉蚩尤为始祖神,可称蚩尤部落。蚩尤部落战败后,其后裔曾一次又一次积聚力量,发动过多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依次与黄帝后裔颛顼、尧、舜、禹等有过激烈的战斗,典籍多有记载。这里引《正义》的说法:“郑玄以为苗民即九黎之后,颛顼诛九黎,至其子孙为三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窜之,后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蚩尤部落及后裔前赴后继,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令人感叹。大约是在与禹的战斗中,蚩尤后裔三苗遭灭顶之灾。《墨子.非攻下》说:“昔者三苗大乱,天帝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刀大振,高阳乃命禹于玄宫(原脱“命禹”二字,据王念生说补),禹亲把天之两瑞令,以征有苗。……禹既克有三苗……天下乃静。”即使是虚写三苗将亡的异兆,也透露出了这场战争血流成河、悲壮惨烈的消息,即使是贬损战败者的文字也隐饰不住对战败者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斗争精神的惊叹。时至今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仍不能不为之震撼。 当然,这血腥的战争,是在氏族部落形成国家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蚩尤后裔战败后,再也无力进攻中原,其残存的部落成员开始了漫长的迁徙。然而蚩尤神的影响却一直延绵不绝,蚩尤神的遗迹留在了中华大地之上。《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其械,化而为树也。”此说枫木为蚩尤遗迹。《皇览.冢墓记》说:“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首异处,故别葬之。”黄帝分解蚩尤尸体一说,又见于宋.罗泌《路史.后记四》:“黄帝传战蚩尤于中冀而诛之,爰谓之解。”解,即分解尸体之意。由于黄帝将蚩尤身体分解,所以蚩尤冢有两处。两处蚩尤冢也为蚩尤遗迹。宋.沉括《梦溪笔谈》卷三说:“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蚩尤被尸解之处得名解,解州盐泽是又一蚩尤遗迹。上述遗迹,或虚或实,却都表达了人们对蚩尤永恒的纪念。 蚩尤虽然为战败神,被正史斥为“贪虐”、“暴”,然而他的神威常驻不散。黄帝出师,也要画蚩尤像以威振天下。《龙鱼河图》说:“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齐国统治者祀八神,其中也有蚩尤。《封禅书》:“三日兵主,祀蚩尤。”汉高祖刘邦起兵,也要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汉武帝时,还传闻蚩尤神白日显灵。《汉书》:“武帝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对蚩尤的祭祀也代代不绝。《述异记》卷上说:“太原村落间祭祀蚩尤神,不用牛头。”这种不用牛头的祭祀可见其时的人们仍从古俗奉蚩尤为牛神。“蚩尤戏”是以戏剧再现蚩尤神迹来纪念蚩尤的形式,已如前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蚩尤的后裔大部分构成苗族的主体,其余部分分别与其它部落后裔融合形成瑶、黎、畲、汉等民族。苗族仍奉蚩尤神为始祖神,并举行祭祀活动。湘西、黔东北的苗族在祭祀时,须杀猪供奉蚩尤神。湖南城步的苗族祭祀的蚩尤为枫神,是源于蚩尤神话的”桎梏化枫”故事。甘肃《永登县志》说:“县城西南十里许,有村落,居民全系苗族……即世俗所呼蛮婆子。相信舜帝窜三苗于三危……所遗者。” “他们(薛家湾人)所供奉的秘密之神,正是和黄帝作过战的蚩尤,这种说法以当地的学者为最多。”瑶族也奉蚩尤为祖先神。每年旧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的还愿节,瑶族都要以舞蹈祭祀蚩尤神。蚩尤神的深远影响,说明他是一位包含着史实因素的英雄神。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