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朱桂坏事做了一堆,却得以高龄善终,不过后代遭殃_大同_王府_皇帝

代王朱桂 网络图片

代王朱桂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十三弟,出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藩山西大同。朱桂生性顽劣,一开始就不满意父皇朱元璋将他封在大同,觉得受到歧视,心里一直不平衡。他来到大同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欺男霸女、寻衅滋事。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被建文帝朱允炆废为庶人,就地关押在大同。

朱棣当上皇帝后,恢复其王位,并让继续在大同当代王。但朱桂马上原形毕露,该打人打人,该发癫发癫。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写信给他,提醒他不要忘了建文年间的囚徒生活,应该好好过日子。但朱桂不听劝告,不久又因为干坏事被举报。朱棣气不过,下令收回了代王的三个护卫,只给代王府留30个工作人,但没有废除他。

代王府的九龙壁原件图

其实,朱桂有一点比较清楚,就是不触碰朝廷底线,他不羞辱朝廷大员,更不拉帮结派、阴谋造反,他欺负的要么是大同当地的普通军民,要么是代王府的人,代王府之内,上至王妃、亲儿子,下到普通官员、奴仆,他看不顺眼的,都随意欺负。代王妃是朱棣徐皇后的亲妹妹,也是徐达的女儿,代世子朱逊煓是朱棣封亲侄子、亲外甥,但朱桂不管这些,他不喜欢这两个人,将他们赶出了王府。代世子朱逊煓实在受不了,他亲自跑到北京向四伯兼大姨夫朱棣告状,朱棣除了写信劝告代王对老婆孩子还有一点外,没有其他办法。

大同是前线,蒙古人就在眼皮底线,他们的骑兵瞬间能杀到大同城下,凶险程度远超北京。没有护卫,代王一家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朱棣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四月底恢复了代王的护卫。

大同市一景

朱桂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着短衣小帽,吆三喝四,拿着大杖、带上小斧头和小锤子上街随意打人、砍人,这个爱好从到大同开始,持续到正统三年(1438年),这年七月,十二岁的正统皇帝朱祁镇接到举报,说代王朱桂在大同带上宣宁王、怀仁王两个活宝儿子,又上街重操旧业,随意伤人。

朱祁镇下旨批评了这位六十四岁的曾叔祖,并威胁他,若是再敢乱来,定当不饶。奇怪的是,这位老代王从此戒掉了这个爱好,没有再犯。不知道是年事已高有所醒悟,还是已经懂得对天命有所敬畏,反正从此变老实了。

“短衣小帽,执大杖、袖斧锤”,光是看文字,就很有画面感。明武宗朱厚照(1492年-1521年)应是得到了代王朱桂的真传,他们俩要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城市,定是绝配。

大同代王府复原图

朱桂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去世,享年73岁。这时候,他的四哥永乐皇帝朱棣已去世22年。55年的代王生涯大多时间都在大同城内度过,年少时的洪武年间外出过,永乐年间就很不自由了,除了去南京和北京见过几次皇帝哥哥,其他哪都没去过。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朱桂的寿命在当时是高寿了。正统皇帝给他这位曾叔祖的谥号是“简”,这是一个还不错的字。代王府摇摇坠坠一直传到明朝末年,但是结局很不好,《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入大同,阖门遇害。不过,我觉得,漏网之鱼还是有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