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学的海上依稀大同梦——上海大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叫什么大学_大同_大学_学社

大同大学于1928年开始创办附中,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学,《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请参阅东中国技术大学的官方网站大同大学的历史沿革1911年6月,大同大学的创建人、两度出任校长长达20余年的胡敦复已过花甲之年,大同大学的海上依稀大同梦——上海大同大学大同大学是民国时期上海十分有名的私立大学之一,立达学社——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团体——创办与维持大同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1949年10月 校长胡刚复北上。

大同大学的海上依稀大同梦——上海大同大学

大同大学是民国时期上海十分有名的私立大学之一,尤以理工著称,有“北南开,南大同”之美誉。另一方面,立达学社——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团体——创办与维持大同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同可谓“爱国办学的范例”。 1911年1月,清政府批准成立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该学堂专门培训在全国选拔的留美学生,胡敦复被任命为清华学堂第一任教务长。胡敦复(1886—1978)数学家、教育家。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其父胡壹修及仲叔胡雨人都是清末民初在当地兴办新学有影响的教育家和水利事业家。1907年,胡敦复与大妹胡彬夏皆通过考试,成为我国首次公派的留美学生。9月,胡敦复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1909年毕业后,适逢清廷成立游美学务处,即被招回国参加留美学生选派工作。从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他在游美学务处主持考选了仅有的三批直接留美学生,共180人。他们中后来很多人都成为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如梅贻琦、竺可桢、胡刚复、胡明复、胡适、赵元任、姜立夫等,说明胡敦复选才有方。当时,清华学校里美国教员与中国教员待遇悬殊,不仅工资有近十倍之差,居住条件更有天壤之别。而且,由于游美学务处和清华学堂的许多工作都受制于美国公使馆,在教学上稍有不合美国人心意的,公使馆便横加干涉。美方一定要在清华开设美国史地、政治、公民等课程,并要学生将美国历届总统、历史上的名人,以及所有的州、州府,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川都一一背诵出来。这一切,引起了中国教职员的强烈不满,也让身为教务长的胡敦复十分愤懑。为维护自身权益,胡敦复与同在清华任教的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于当年6月组织立达学社。学社以“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为宗旨,胡敦复任社长。据创办初期颁布的《立达学社简章》,其主要社务分三部分:教育事业,“或建设,或补助,或刊行着撰,但不妨碍政界,力之所至,节次进行”;常务每年暑期举行大会议事,每月召开常会讲习;杂务“裁答书函,收支款项”。简章并没有专门创办高等学校从事教育的意向,主要是通过包括入社费、捐助等社费来补助或资助教育事业等,但其后的遭遇促成了他们最终结缘与创办私立高等教育。暑期开学后,胡敦复即主张清华学生应多读理工科课程,这与美籍教员瓦尔德主张多念英文和美国文学、美国史地的意见发生分歧,于是,美国公使出面干涉。他遂以“不能遵办”愤然辞职,随即离开清华回到上海。吴宓评价胡敦复“为人才学极富,且就任以来办事亦极有条理,但诸种举动皆嫌过于专制,自拿主意,不与众商量,所以同那些美国教员很不和睦,而且性气高傲。”如此看来,辞职也是在情理之中了。10月,辛亥革命爆发,立达学社十余名社员也集体辞职,南下申城,与胡会和。 1912年3月19日,由立达学社创办的大同学院在上海南市区肇周路南阳里挂出了牌子,这天正是其首任校长胡敦复先生26岁生日。当时的上海,新学虽比较发达,但除了南洋公学等少数官办的带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外,绝大多数都是教会学校,而少数官办学校请的也是洋教员,用的也是洋教材。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立达社员们颇能看清时弊,办学者敷衍了事,不重学生德育之培养,学生在校专攻洋文为留学作准备,并不注意科学与传统学问之吸取。对此,《大同创办记》有这样记载:  在慨社会不良,官立学校办事者皆以外粉饰而内敷衍为事,偏重智育而置德育于不问,才乃为济恶之端。教授成绩,以学生之能否全行升级为标准。课程中体操、图画、手工、唱歌等项,无九十以下分数。学生于重要课目,或成绩虽劣,乃无降级留级之患。所重专在外国语文,而科学、国文退居附庸之列.教育都类机械,而学者天赋之能力无自发展,以为无人出而改良,种族将日就退化。因此,创办一所不附庸于洋人,在学术上独立,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学,不但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要培养学生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成为早已萦绕在胡敦复等立达人心头的志向。“大同”,系取义《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是为大同”之意,以“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为校铭,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大同学院是中国知识分子执着追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道路的产物;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所高等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叫什么大学

东中国技术大学被称为东中国化学技术研究所;

东中国技术大学最初被称为东中国化学工程研究所。1952年,它由上海jiootong大学,上海Zhendan大学,上海大都大学,苏州索托大学,江南大学和其他大学组成。学校。

1993年,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下,它更名为东中国技术大学。1996年,他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项目的关键建设行列。2000年,他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以建立一所研究生院。科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和技术的三个学科被选为第一级纪律施工清单。

扩展信息

1952年10月25日,东中国化学工程研究所的成立和第一学期的开幕典礼在江旺校园举行。确定10月25日是学校的庆祝活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东中国化学工程研究所的学校印章已正式开放。

在这一点上,新中国是第一个以其化学特征而闻名的中国。1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室任命了物理化学家,教育学家张江教授是东中国化学工程研究所的第一任院长。1953年,该学校创立了中国的第一名化学药品工程专业。

请参阅东中国技术大学的官方网站

大同大学的历史沿革

1911年6月,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组织立达学社。旨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社长胡敦复。同年11月,因不满清华学堂外国主事者的办学方式,相继来沪筹办学校。1912年3月19日,立达学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阳里租屋,创办大同学院作为同仁讲学励志之所,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院长胡敦复,招收学生91人,立达学社同仁一年之内,将薪金全部捐纳作为办学之用。 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自建校舍上课,有学生126人。1922年9月,大同学院立案,改称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增设大学别科。1928年2月12日,立达学社会议决定:立达学社社长不得并任校长;校长不得并任立达学社社长。通过校董会组织大纲。拟聘校董:马相伯、吴稚晖、蔡孑民、胡孟喜、杨荫杭、张澹如、杨杏佛、陆伯鸿、赵晋卿、徐新六、张菊生。票选社员为校董:叶上之、平海澜、朱香晚、华绾言、吴在渊、胡刚复、胡宪生、曹惠群。推选曹惠群为校长。 1928年8月5日,立达学社票举朱香晚为社长。大同在国内首倡男女同校同班,首先采用学分制,它还拥有现代中国最早的近代物理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第一个留美的数学博士,先后培养出39名两院院士,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有1人为双院士)。1930年,大同大学南车站路校址扩至110余亩,先后落成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实验室、学生宿舍等17座建筑,拥有运动场、绿地等,建筑颇具规模,图书仪器充实完备,学生人数近千人,教育事业大有发展。大同大学于1928年开始创办附中。1932年2月6日,上海市教育局准予中学部立案,改称附属中学,除教室、宿舍分开外,行政和经费仍与大学统一办理,大学预科停办。1935年,《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处处经济,绝不浪费。教员刻苦耐劳,精神贯注,学生朴素好学,教师辅导学生自动研究,尤为可贵。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高昌庙江边码头一带,又炸毁南火车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1937年10月,华界沦陷,大同被迫从南市迁至租界,借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大同师生没有经济实力转移到后方,胡敦复只好率领部分师生留守孤岛上海,再次依靠立达学社社友员、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董事会的支持下,开始了第二次艰苦的创业历程,使“大同”获得了新生。1938年9月,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中学部979人,大学部850人。后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1939年9月,新闸路新校舍建成,并附设附中二院(高中部),律师公会校址称附中一院(初中部)。1942年,胡敦复继曹惠群任附中校长。1946年11月,原上海南市大同校舍修复部分竣工,附中一院移回南车站路,即今上海市大同中学,大学部和附中二院(今上海市五四中学)仍留新闸路。 1945年11月,校长胡敦复辞职,校董会推胡刚复为校长。胡刚复于1945年11月3日由渝飞沪到校视事。1949年10月 校长胡刚复北上,由平海澜担任代理校长。1951年2月 中共蓬莱区委调闻人馨来校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师。1952年10月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取消大同大学建制。1949年,大同大学的创建人、两度出任校长长达20余年的胡敦复已过花甲之年,在上海解放前夕应儿子之邀去台湾休养,后接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之聘出任客座教授,1962年在该校退休。晚年的胡校长,力图在台湾和美国恢复大同大学,但始终未果。1978年12月1日,他带着“淡淡的遗憾”,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终年92岁,安葬在西雅图华兴利长青公墓。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曾有人看见,他独自坐在正午的窗前,拿着一张大同创办初期教工合影的黑白照片,用手指摩挲了一遍又一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