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农村的综合治理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现在所倡导的自治)_网格_农村_治理

本文目录

  • 农村的综合治理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现在所倡导的自治
  • 最近想报名事业编,看到乡镇上有个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部门,有一个社会治理岗位,请问是做什么的呀

农村的综合治理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现在所倡导的自治

农村的综合治理,要想做到真正的自治,需要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逐步通过治理,来达到目的。

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成熟

“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目前来说,农村的政策法规不缺少,只是一些条例、规定等,由于制定时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依”。以前我们讲“法无禁止即可为”,现在应该是“法无授权即禁止”。

“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好多人遇到事情,都是“托关系、找熟人”。造成“有法不依”,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既有法律的弹性问题,也与执法人员的选择性执法有关,大家为了“面子”,千方百计寻找法律漏洞,钻法律空子,来为当事人开脱罪责。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看,并没有违规,也符合要求,还显得“有温情”。但一旦弱势群体,或者没有资源的人,法律法规就是硬性规定,成了“寒冰一块”。也就纵容了一些人不把一些地方性规定放在眼内,一些老实人容易吃亏。需要执法者,要讲正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敬畏法律。

二、群众法律意识的提升

群众是法律的遵守者和践行者,他们能不能接受和遵守,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形成的“小农”意识。自私,喜欢占小便宜,凡是集体的,千方百计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前几年,乱开乱挖集体土地,私自占用集体道路,起房建屋,随意堆放沙料。邻里之间,只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的不可开交,不依不饶。这几年,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的“新农人”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不能排除一部分人仍有“小法不断,大法不犯”的侥幸心里。

三、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地方,民风的好坏,与干部的作为有很大关系。基层干部处事公道的,群众意见就少,综合治理的难度就不大。而一些基层干部带头作用发挥不好的,治理难度就大,矛盾也多。村级组织实际就是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作用发挥好坏,至关重要。

四、道德约束机制的建立

“法律的底线就是道德”,之所以,出现法律的约束,实际上就是人在挑战了道德,突破了道德的上线,不得已才采取法律制裁。道德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物质的富有,也难形成道德约束。而现在,很多农村,已经富裕起来,但道德退化,已成不争的事实,“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不但在城市有,农村也有,张口闭口都离不开钱。攀比炫富,大有市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忘却了一家有难,大家支援的作风。“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比比皆是。凡此种种,都需要教育,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教育,更是身边事例的教育,不仅要从小的教育,而是要从大人开始,让他们来影响小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这几年,为了“形式而形式”,总是到农村小学开展宣传教育,不是不好,而是弄反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固然重要,但面对现实的差距,更会失落,极容易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如果通过大人来影响,言传身教,在加上学校的教育,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结束语:总之,在大部分农村,要想真正做到“村民自治”,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远兮”,既要有大环境的改变,也离不开辖区内的工作者,干部,群众的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必删!

最近想报名事业编,看到乡镇上有个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部门,有一个社会治理岗位,请问是做什么的呀

乡镇下辖事业单位统称“三中心两平台” ,其中就包括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的新型社会基层治理部门,属事业编制。

其功能是将乡镇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设置网格员,专职发现、处置自己所负责网格内的各种事务,类似联产责任承包制。

而网格员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由乡镇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民警、城管、消防、工商、食药监、村居等共同组成团队,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协同配合。

网格化管理最大的好处是:过去遇到复杂矛盾、复杂问题,动不动就需要领导召集各方部门负责人出面协调,费时费力。而现在遇到问题,则只要在网格员之间互相协调即可,极大节省了协调时间,提高了问题处置的效率。

但由于网格化管理至今仍在探索中,没有国家标准,因此全国各地虽大多设置了类似部门,但从部门名称到工作职责、内部分工都各有不同,很难一一说明。

其中上海走在最前列,已经跨过了“网格化管理”的初期阶段,进入了“城市智能化运行”、“数字城市”的新高度。所有网格已经由高科技节点连成一片,各种感知传感器、信息传输点位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发现分析问题几乎不用靠人力完成,即“物联网”已实际开始应用。

打个比方,某大楼禁止吸烟,某人躲在某层吸烟后,烟雾传感器、热源传感器等均会即时报警至城市运行中心。网格员随身智能终端接到运行中心发送的警告后,可立即在智能终端上调取监控录像,如本人来不及立即前往,甚至可派出该楼层值守无人机查看,第一时间制止上述行为,整个过程十分科幻。据说以后大部分工作还将由人工智能直接完成,甚至根本不需要网格员这一岗位。

本人也是直到此时,才真正理解了我国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的深层次原因,不禁概慨万千。

而您所说的“社会治理岗位”在不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均有不同工作职责。如在上海,您可能要做的就是大数据分析或风险监控工作,也可能是风险发现处置、问题派单、甚至无人机操作等。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要做的是网格巡查上报、问题分析汇总工作,具体还是要咨询您所报考的单位。

但无论如何,“网格化管理”及其进化形态“数字化城市运行”均是大势所趋,只要做的好,不断加深探索创新的脚步,无论任何岗位都有出彩的机会,愿您能好好把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