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学习中医,背下《伤寒论》有多大用处)_伤寒论_桂枝_伤寒

学习中医,背下《伤寒论》有多大用处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奠基之作,其中的辨证论治水平之高,无书能望其项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学习书中的精髓。《伤寒论》这样的书,不是说读一遍或读几遍就可以见到效果的。

如果你知道桂枝汤证,那么发热、汗出、恶风、头痛一定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可以如果说呕吐用桂枝汤,你一定摸不着头脑。但是通过背诵《伤寒论》条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原来有时候桂枝汤用于治疗呕吐,而且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桂枝汤条文下有“鼻鸣干呕”的记载,结合患者脉弱,舌白有津,桂枝汤就是一个止呕的良方。《金匮要略》病人三篇中,第一方就是桂枝汤,用于治疗妊娠反应,可见什么调和营卫有时候是靠不住的,而治疗效果才是实打实的。

背诵《伤寒论》临证就有辨证的源泉,比如小柴胡汤怎么用,仲景说“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这个应用范围就非常广泛,而不限于所谓的“伤寒少阳证”,又有谁能以桂枝汤治疗“高热,谵语,不大便”,这都是背诵《伤寒论》给我们的强大辨证能力。

《伤寒论演义》是什么样的书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被称为医圣),至今也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基础课之一。创造性的确立了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是一部临床实践教材。

演义至今日还会流传到未来,造福于华夏。

全国中医院校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有哪些人

《伤寒》、《金匮》学术带头人有哪些?这个问题不重要。很多年前,我见证了中医治小孩感冒的疗效,学的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视频。当时国家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组织中医药类学术带头人,录了一套视频,有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王雪华老师的《金匮》、邓中甲老师的《方剂学》、王洪图老师的《内经》,还有《中药学》、《温病学》、《中医诊断学》等,这些我都学过。在2000年前后,郝万山与王雪华老师应该是权威公认的《伤寒》、《金匮》的学术带头人。后来,我学了黄元御、唐容川、陈修园、徐灵胎、倪海厦、《医宗金鉴》等的伤寒、金匮。很多年了,有时只是看看条文。有一年冬天,70岁老翁咳嗽有痰,我问怎么样?他说都还好,只是整天想睡觉。当时我全身一激灵如触电,少阴病“但欲寐“。这么多医家、著作评注伤寒、金匮,虽说各有不同,但伤寒、金匮依旧如此,其致一也。所以问谁是当今的学术带头人,根本没必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