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生(白居易一生跌宕起伏,该如何评价他的一生)_白居易_游览_刺史

白居易一生跌宕起伏,该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4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著诗词文章3800多篇,数量居唐代诗人之首。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的诗歌充分反映了民间疾苦,妇孺能诵,被誉为“人民诗人。”

白居易不仅诗文盖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官场命运跌宕起伏,屡遭打击,但他不畏权势,敢于谏言献策,在任期内建树颇丰。他任杭州刺史时,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他任苏州刺史时,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在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公元844年,73岁赋闲的白居易自己出钱开挖洛阳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


白居易为什么在生前比李白杜甫幸运得多

才华不相上下,不等于官职也差不多。

命运也差不多。从古到今,人与人之

间千差万别。命运之好坏,官位之高

低,说到底都是前世修来的。冥冥之

中都有定数。

白居易曾经游览过哪里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現实主义诗人。先为朝廷京官,后外放江洲,杭洲,苏洲,他游览的地方主要在京都和江南一带。

公元818年,白居易贬放江洲(今江西九江),赴任途中与弟白行简、元稹游览黄牛峽。后来,三人所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并命名此地为东坡。江洲在任其间,白居易游览了庐山大林寺,留下了传世名诗《大林寺桃花》

公元819年,白居易自江洲赴忠洲剌史途中经过岳阳楼,游览了岳阳楼,留下了七言律诗《题岳阳楼》。

公元822年七月,白居易任杭洲刺史,后任苏洲刺史。赴杭洲刺史沿途,饱览江南景色,留下了写景佳篇《暮江吟》。在苏杭任职其间,白居易遍游了苏杭的山水寺庙;君亭上观看钱塘大潮;游览吴王宫殿,畅饮吴酒,欣赏美若芙蓉的吳娃双舞,念念不忘重游,再相逢。留下了美篇《忆江南三首》,《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时常游览于郊外,看到收麦的场面,有感于人民劳动艰苦,愧于自已饱食禄米,写下了《观刈麦》。

白居易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也常常游览洛阳城。一日游于池边,見小娃撑船,而写下《池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