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死对于法律的发展是什么_苏格拉底_自己的_雅典

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中华智慧学与西方哲学的内核沟通与应用》

中华有(智)慧学,西方有哲学。这两种方法他都需要关注我们人本身,关注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关系。我们选择一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下中国的智慧学与西方哲学他们的同异。

我们选择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一对关系来进行讨论一下。

现在人很喜欢说创造力,中国人对于创造力的有自己的奥妙方法。

创造力,一个是保持人的本来先天状态,另一个就是后天知识的学习。保持先天的状态,这叫圆照法界,这样会让你突破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

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他能突破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他也能够连通法界,具有这种智慧的人,西方人是无法了解的。

当我们的心能够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真心,有回光返照的作用,这种作用它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我们普通的人,也有这种现象,但是,老百姓天天用,但不知道这个奥妙,比如我们的回忆、记忆,这会让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在我们心里能够时光倒流,这是我们本性的一种妙明作用。没有经过智慧的训练,无法把握这种妙德妙智现象。

佛法中的理性思维更是不可思议,他直接就叫理法界,能够做到理与事无碍。佛法中的直觉,能够对身心世界能够现量了解,所以又叫如实知,不但如实了解自己的身心,而且能够了解无量无边的世界,有形世界,无形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够了解。

对于创造力的这种了解,西方人他会归于感性的认知,但是西方人对于感性的认识没法真正把握。西方人他们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是不是对立的。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对立吗?

就人的感性思维来说,具有现量境,这种现量境有限度吗?现量不加思维的了别,在中华文化中又叫圆照,这种现量境无有限制的。

他可以现前的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国度,也可以是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大千世界。大部分人不了解这种真空立体的感性妙明作用,只能在朦朦胧胧中感觉到这种存在。

对于这个感性之真空性体,把握了这个体,与没有觉悟这个体,他们的用法有相当的差别。西方人不了解这种奥妙。不错,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看起来相对,但它们不是对立的。在中华的智慧中,才能解决这种相对性,能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建立智慧的观照。

如何来显现扩大感性认识无限性?

西方的文化中没有这种理法与技术。西方的哲学中也无法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事实上,理性是基于感性的表象进行抽象思维的结果,我们在观察心灵的内容的时候,能够既让感性增上而更加灵敏,又让理性即肯定又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吗?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佛法叫:即空即假即中。每一次空(否定),都会让感性显现一次,感性的显现,就是真性的显现,同时,也会对感知的对象知性,进行否定。处在这种空灵的状态,对事物就能重新照了,就能产性再肯定。如此来观察观照训练自己的思维,这里面就有奥妙。

有什么奥妙呢?西方的哲学中无法对这种奥妙进行究竟的认知。因为这种空灵状态的真性能无限显现,到了一个临界点,他就会产生质变,古人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说:圆湛虚凝道体也,这就是说,对于这种空灵的心体,能够产生正确的整体的把握。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有很多层次。用自己的心体来照了事物,否定肯定,再肯定再否定,所认识的事物就会真性熏习 ,具有不生灭性,思维就会产生质变,对于这种过程,在哲学中无法认识到这种真性存在的妙用,顶多叫辩证法,所以到他们的这种思维方法,不能认识人的本质。也无法广大的引用感性来圆照法界。

能观察的灵知感性之体,与辨证理性,两者放在一起表达,可以吗?哲学无法做到。

中国的智慧可以做到,叫自性般若。自性般若具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具备这三德,就能了解世出世间法,所以又叫三德秘藏。

进行这种东西方哲学与智慧的沟通,有什么作用?反过来观察,西方哲学中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用中华的智慧可以来进行训练,可以让让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达到完美圆满之境。

完美到什么程度?既能认识自己的身心本质,又能了解天地宇宙万物有形与无形。这就是说,运用中华的智慧来训练自己的哲学思维,就能认识意识的本质,人的本心真空,宇宙真空,总持一切法。

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哲学系统。也可以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互为观照,但是我们更应该保持中国智慧学的独立。不要把西方的哲学与中国的智慧混为一谈。把中国的智慧学与西方的哲学等同起来,这其实是短化我们自身,这样就无法发现中华智慧的奥妙。为什么我们没有自信呢?甚至以为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没有逻辑思维,中国没有宗教,中国没有科学,甚至说我们应该打倒自己的文化,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切。这都是曾经存在的现象。为什么我们还不觉醒呢?

按照中国的智慧学,可以看出能够启开人内在的无限妙德。这种妙德西方人叫神性。西方的一些大哲,早就认识到西方的宗教是人内在神性的外化,但是他们无法更加深入的解释、揭示人内在的神性如何打开来了知自己的身心世界宇宙万物。无法把宗教与哲学科学打成一片,但是中华的智慧却早就能做到这样了。

把宗教哲学科学打成一片,这种意义非凡。









苏格拉底的死对于法律的发展是什么

答:苏格拉底之死于法律发展

公元前399年,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由500雅典公民组成的法庭陪审团的多数投票同意处以死刑,最后他不愿逃跑而在狱中服下毒汁而死。当然,苏格拉底的死,是有各方面原因的,包括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个人的性格及处事作风、民主法律制度的设计漏洞等。他死后的2000多年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相关系民主法律制度的反思。

苏格拉底,何罪之有?

三个雅典公民起诉苏格拉底,提出三个指控:一是不信仰供奉的神,而信奉新的神;二是荼毒青年的思想;三是颠覆人们传统的认识。事实上,这些指控都不是雅典法律所规定的罪行。而这些指控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苏格拉底的性格、处事方式有关。

在伯罗奔尼撤战争(431–404 BC)中雅典败于斯巴达,接着斯巴达亲近派组成的新政府统治雅典的约一年间,杀害与驱逐了大量的异见人士,试图废除雅典民主建立寡头政治。这个政权被推翻后,雅典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修理因战争与“劣等文化统治”留下的创伤。而曾亲斯巴达派的苏格拉底本来就不遭人们待见。

而苏格拉底的行事风格更是树敌不少。苏格拉底经常走到街上与人讨论哲学。他用独特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提问,步步使对方答案破绽百出。他认为:“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对一切皆无所知。”他用这种方式揭露人们认识上的无知。但大多人讨厌这种被骚扰、最后逼迫承认自己无知的方式。以下是“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例子: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

路人:归于非正义的一行。

苏格拉底: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路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

苏格拉底: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

路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哦,真是的,我真的很无知,很崩溃……)

对民主法律的反思

其实当时雅典的陪审团制度设计还是比较高级的:首先,陪审团成员是根据严格的公平的程序选择出来的;其次,陪审团两次投票。第一次投票表决有罪还是无罪。即使第一次投票裁定有罪,陪审团并不能自己决定刑罚,它需在起诉方与辩护方建议的刑罚间做第二次投票二选一,而非折中。本来苏格拉底可以建议交纳罚金的,但他故意激怒陪审团,说我不但没罪,你们反而要奖励我。于是他被彻底挂掉。

苏格拉底被判处了死刑,而且是由当时作为民主典范的雅典城邦的法庭作出的,这留下此后2000多年让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促进相应的法律制度设计、完善:

  • 以莫需有的罪名定的罪,应不应该服从,也即“恶法亦法”吗?
  • 多数人做出的决定,看似是民主的体现,但其具有的无限权威和对少数施加的强迫,却无异于多数人的暴政。那么这种多数人的民主是不是应该有相应的自我制约程序?

  •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不是所有人民可以参与和理解的,应该由知之者统治,不知者只需听命。那么,人人都可以参与政治、法律吗?这种广泛参与就可以保障公平吗?是有效率的参与吗?

  • 死刑这种剥夺生命的极刑,是不是应该更加慎重?例如,除非陪审团一致通过,否则不可以定夺死刑?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哲学家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

(因涉及内容太多,以下只介绍人物姓名)

1、苏格拉底。

2、柏拉图。

3、亚里士多德。

4、伊壁鸠鲁。

5、大卫·休谟。

6、乔治·贝克莱。

7、伊曼努尔·康德。

8、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9、亚瑟·叔本华。

10、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1、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12、勒内·笛卡儿。

13、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

14、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

15、老子。

16、孔子。

17、庄子。

18、伏尔泰 。

19、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20、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

21、卡尔·波普。

22、雅克·德里达。

23、米歇尔·福柯 。

24、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25、大卫·休谟。

26、约翰·洛克。

27、圣·奥勒留·奥古斯丁。

28、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29、托马斯·阿奎纳。

30、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