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者吗,你怎么看?《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与真实的苏格拉底有多大的差距苏、柏论辩方法上有何差异_苏格拉底_柏拉图_雅典

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者吗,你怎么看

苏格拉底强调真理的客观存在,他认为真理是永恒的,但永恒的真理不存在于千般变化的宇宙自然中,而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

所以,他不主张像自然哲学家泰勒斯等人苦苦地探究自然的作法,他强调人应该探索内心世界,认识自己,只有有知识有美德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从而不仅超越了自然哲学,也超越了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过分强调人的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因而,苏格拉底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在苏格拉底的政治和法律思想上,他认可雅典民主政治,但又反对雅典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的不合理程序,比如陶片放逐法和抽签选举制。他觉得法律是公正的,呼吁公民都要遵守法律、服从法律,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被一群没有知识的人判了死刑后,本有逃跑机会的苏格拉底为了遵守着不公平的法律拒绝逃亡,坚守自己的法律思想,最后喝毒酒身亡。在这方面,苏格拉底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坚守心中最永恒的真理, 所以说,苏格拉底是个伟大的人。

他是一个普通平民,生活俭朴,没有贵族恶习;从个人修养上看,他是一个肯为大义献身的人;从个人成就来看,政治、哲学、包括教育方面,苏格拉底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取得伟大的成果。 他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他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教育更是成就辉煌,就地位而言,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等同于孔子在我国的地位。

约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于非命,溘然长逝。这使人们不禁要问,号称民主的雅典,是真的民主吗?

有时候,民主恰恰是多数人的专制和暴政。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与真实的苏格拉底有多大的差距苏、柏论辩方法上有何差异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相差较大,这里面有好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雅典人审判苏格拉底的事件是真实的,此事也见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这里面出现众多当时身处这一事件现场的人物,所以柏拉图虚构的成分较为有限,但《理想国》就不同了。《理想国》中出现的人物不乏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但从篇首开始,其人物形象就皆与真实形象有所不同,其人物言行也显然是柏拉图本人精心编排的。

其次,根据已故著名学者Gregory Vlastos的观点来看,柏拉图早期对话与中期对话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有诸多差异,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就是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的对话方式是辩驳式的,其中又带有讥讽对方的方法,而后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是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是致力于教导对方的哲学家。

最后,回到《理想国》作品的第一卷,忒拉叙马霍斯对苏格拉底发出了两个质疑。一是苏格拉底从来都只是问问题,但从不正面作答,对别人没有指导意义,二是他认为苏格拉底是在讥讽对方。这符合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形象。但从第二卷开始,柏拉图就通过格劳孔之言来对第一卷的苏格拉底提出质疑,格劳孔重新提问,并要求苏格拉底按照其要求来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于是,柏拉图虚构的苏格拉底出现了。

至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辩驳方法的差异,能从上面看出端倪,柏拉图扬弃了讥讽方法,明确提出辩驳是为了实现道德改良,促使辩驳的另一方的求知欲望,而且应在友好气氛下进行,把辩驳的内容和主题扩展到广泛的知识部门。



苏格拉底的死真的是悲剧吗

苏格拉底的死在那个时代算不上是悲剧,如果放在我们这个时代才是悲剧。因为他是思想太超前了,当时的人根本接受不了,有人评价说,苏格拉底是西方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伟大实践者。

  苏格拉底当时被指控犯有亵渎神灵、败坏青年两大罪行而为雅典的陪审法庭判处死刑的。亵渎神灵的指控,是说苏格拉底不相信神或只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当陪审法庭以微弱的多数判决苏格拉底的死刑之后,苏格拉底却坦然接受,并且对克里托这些学生所安排的越狱计划断然加以拒绝。

他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继承他的学说,对希腊也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