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学奥数吗
- 你觉得孩子学奥数有用吗,为什么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怎样提高奥数题的解题思维能力
- 小学奥数有哪几种类型
- 小学要不要学奥数
- 有哪些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学奥数吗
什么是奥数,深一点的题目就统一归为奥数?这就是奥数造成大家对于课外数学的长期阴影和误解。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孩子身体需要锻炼,大脑思维也同样需要专门训练,无疑数学是很好的工具。训练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综合能力的所需大脑技能素质提升。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结合5~7岁认知特点,在趣味的前提下,以精美的素材,形成思维能力培养的素材。个人觉得学前趣味数学推广,对于孩子非常有帮助,以下详解王老师关于学前思维训练的实践。
学前思维训练
学前大致从以下方面培养,详解怎么样用数学来进行思维训练。原创课件图片选自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
观察能力
决定学习潜力和专注力~观察大比拼、简单分类章节
动手能力
手脑多重感知训练~火柴棒、七巧板章节
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形”的启蒙~图形认识、数正方体章节
运算能力
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加减法理解~数的组成、计算相关章节
逻辑推理能力
找规律,简单推理等训练孩子通过观察所得,分析推断,也是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找规律,简单推理章节
表达能力
思维的外在体现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数学专栏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你觉得孩子学奥数有用吗,为什么
【问题】你觉得孩子学奥数有用吗,为什么?
我觉得孩子学奥数非常有用!因为:
第一,学奥数的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有的人学了奥数以后,家长觉得学与不学是一个样,在成绩上看不到多大的进步。
我要说因为在考试中,一般是不会有太多的奥数知识。所以成绩看不到多大的区别。
但是学了奥数以后,他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方法是多样的。这是一个思维的扩展过程。
第二,学奥数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阶段,一些作业是需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才能解答的,解题步骤繁杂。
但是在学了奥数以后,可以非常快捷的解答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和差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牛?吃草的问题……学习奥数以后,我们可以用两三步就能解决,方法也很简单。
这样孩子的兴趣也就会大大的提高。【@巧墨静好】
第三,学了奥数对以后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中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
对物理、化学、地理、生物都可以起到提高成绩的作用。
比如,我儿子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数理化生地差不多可以满分了。他到了高中也喜欢理科。
第四,要注意学习奥数的深度、广度。
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学一些奥数。但是,学习困难的,不要学的太深。
像我们班的孩子,我都要给他们灌输一些奥数知识。
他们都觉得上了初中,高中,很多东西都是似曾相识。
学起来也轻松了许多。大多数孩子以后也选择了学理科。
第五,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最好呢?
其实从入学四五岁就可以给他一些思维的培养。
但是具体的学习上完二年级就开始学是最好的时期。
第六、要注意选择老师,关键是看老师的思维方式。
不要题海战,不用背,不用抄,学生能学好。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
所以,我觉得,学奥数非常有用!【@巧墨静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有效系统的载体就是做好玩的数学题和数学益智游戏了。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一般认为数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它是理性的,通过演绎推理来产生结论的,利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就是这种思维的直接表现。我一直推崇用有趣的练习形式来引导孩子定向练习,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正确的引导鼓励,才能教会孩子自己去思考,详细可以阅读我的趣味数学专栏系列。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逻辑推理题目,供您参考。培养能力不能空谈,必须找好载体,使孩子乐于去思考,去探寻问题的本质。
逻辑思维趣味题目分享
比如以下题目,第一题虽考察推理计算,也考察观察能力,图文算式是代数的启蒙,需要进行有序的推导和对于等量代换的理解,成功解决问题都是思维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数学专栏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怎样提高奥数题的解题思维能力
学习奥数其实不仅仅是会解题,更多的是思维开放的延展性探索。
通过对奥数的教学,感觉会不会解题并不是特别重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的思维模式更值得推广。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聪明的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答案,如果在教学中侧重于解题过程的表达,孩子就会特别容易习惯于按套路出牌,而更换题目后就会不易于得到灵活的应变能力。当然了,这是小聪明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一点,正是因为小聪明的激灵劲儿才使孩子更有欲望去简化和总结,所以,小聪明并不总是坏事情,我们要想办法引导这股小聪明为孩子探索真理所用。
鼓励孩子思索和鼓励探索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并不是大部分孩子都适合长时间的鼓励和挑战,所以,还是要鼓励孩子从小学习奥数,不是为了聪明不聪明的证明,而是思维越小锻炼越容易掌握,上奥数太迟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会死板更套的解题,复杂一点点的题都会直接简化成过去解题的模式中,变成了只会简化不会转换思维的假学习。
小学奥数有哪几种类型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王老师小学数学领域的第1044个悟空问答!
小学奥数是随着国内杯赛逐步建立的课外数学知识体系。没有按类型分的,从知识点大类来讲大致分为:计算,计数,几何,数论,应用题,组合数学(杂题)。如果是系统化课程,每个年级会根据大类具体分若干小知识点,侧重点也不同。课外数学也是数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启智离不开各种数学题目作为载体,我们面对一道数学题,其实思考解答的过程就是数学思想运用和提炼的过程。以下详解,供您参考!
奥数知识点分类
① 计算版块
计算三大法宝:裂项,换元,通项归纳。
裂项:这个是比较综合的考察题型,需要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基本的公式以及裂项技巧。
换元:通过等量代换将复杂算式简单化。
通项归纳:主要利用代数的思想,其实三者有内部关联,目的是通过归纳,化繁为简,使运算过程更加简便,是运算灵活性的终极考验。
② 计数版块
计数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按照一定顺序分类计数,不重不漏,是基本原则。重点理解排列组合的联系和区别,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排列组合解题技巧。
③ 数论版块
数论是研究整数特性的内容,包括质因倍合,位值原理,进位制,完全平方数,整除特性,余数定理等版块。所有的知识点并不是考察死记硬背,而是面对问题如何思考。
④ 应用题版块
这是小学奥数的大类,各种分类应用题更是五花八门,内容繁杂。从“数”来分又分为:整数应用题,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上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形式来考察。应用题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题型。数量关系公式是别人的总结归纳,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灵活运用。要知道为什么这样?
⑤ 几何版块
大类分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和数论一起是小学奥数里面难度最大的两个版块。一般都是在这两部分分出高下。立体几何考察表面积,体积,展开图等知识点。平面几何主要是五大面积模型及变形题目。
⑥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比较综合复杂,考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过程很重要,所以一般也从应用题大类里独立出来。包含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火车问题,接送问题,钟表问题,流水行船,间隔发车等等小类。题型复杂多变。一般和几何版块作为小升初压轴题型。
读题时画出路线图辅助解题。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要不要学奥数
给你讲个真实的事情,我的一个同学小学时成绩很好,正好那几年流行学奥数,于是他父母就让他去学。说是为了在数学考试的时候能够做对两道附加题。
为此他还按照老师的要求买了很多练习册回来做,结果发现考试的时候那些学过的东西都用不上,因此备受打击。
有可能是在小学阶段学的太过刻苦,到了中学阶段,由于是住校,他就开始“放飞自我”没有了父母的约束,自己再也无心学习。整天混时间,学习成绩自然也跟着一落千丈。最终,因为成绩实在不行,只上了个普通的二本。
记得前几年网上有个段子,说某个大学的数学教授竟然被一道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给难住了,为此教授还写了一篇文章,称“做题像是变戏法”。
因此,个人建议是不用学,除非孩子自己本身非常喜欢奥数。讲真,这东西学了用处不大,有这功夫,还不如让孩子去学一些他真正的爱好。
有哪些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要想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首先得了解大脑的思维模式及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父母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要够强悍,这样才能去引导孩子的思维能力。
首先,说说大脑的工作分工模式。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大脑两半球之间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以每秒10亿位元的速度彼此交流),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众所周知,左脑控制言语、文字、逻辑、顺序、推理、数字;右脑控制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
其次,再来说说人类思维模式。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者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最后,谈谈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知道了大脑的分工和思维模式,平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其特点多做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 先来一组左脑进右脑出的练习。
拿出一张纸,画一个小圆。
在小圆里写上“冬天”,在外再画一个大圆。
在大圆里写上关于冬天的30个词语。
这是一个典型的左脑进左脑出的练习。在写关于“夏天”的词语时,我们大脑里会浮现出很多个画面。
左脑控制文字,右脑控制图片。
当我们看到纸上的“冬天”这个词时是由左脑思考,而在想关于“冬天”的词语时,头脑里出现的都是画面由右脑控制,然后再转换成左脑控制的文字填写在纸上。帮助我们进行思维转换的训练。
- 再来一组右脑进左脑出的练习。
先画一张图(如下图),再跟据此图写下你所能想到的关键词。
这是一个典型的右脑进左脑出的练习。首先是由眼睛看到图片输入给右脑,然后再以文字的形式写到纸上,这份工作则是由左脑完成。
练习总结:在这两组练习中,你会充分感受到思维的发散性,由一个主题展开了无数个联想,这个连结点越多,表示你对这个事物认知得越全面;连结点越多表示你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就越准确。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育儿先育己。可以说,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首先家长自己的思维必须发散、视野必须开阔,这样才能去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思维模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