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教案100篇(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_教案_备课_手写

本文目录

  • 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
  • 手写教案好还是打印教案好
  • 对于农村教学点教师要求教几科就写几科教案并且必须手写,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 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教了一年又一年,需要不断重复写教案吗
  • 教师同行们,你们教学设计是纸质抄写吗还是其他形式呢你认为哪种最实用
  • 我们学校科学教案要求手写,没办法我们只能照着电子教案手写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 有学校要求教师在寒假中提前写好二十多个课时的教案,这样符合教学规律吗
  • 老师,你还在手抄教案吗
  • 作为一线教师,要不要写教案
  • 在网络信息发展高度的今天,为什么教师上课还要强调必须手写教案

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

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可怜又无奈的看呗!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在备课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手写教案只是教学质量差的遮羞布而已。

为什么呢?

因为还有时间揪住手写教案不放的学校,估计也没什么招数来应付上级的质量检查了。

你想啊,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上级来评估检查时奖状荣誉摆满一屋子,历年的数据、照片琳琅满目,还用得着用手写教案来向领导表示:虽然我们教学质量差,没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但至少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在勤勤恳恳的写教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就像歌唱比赛里,选手歌唱的不咋地,但是人家家里够穷够惨人也够努力啊,评委一感动,过了吧!

水平不够,苦情来凑,大体都是这么一个套路。

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喜欢检查手写教案的学校,内心里充满了对一线老师的不信任。

今天的备课手段实在是已经很发达了。电子备课、网络备课、PPT等等,最不济也能从网上下载优质教案,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缺点,就是老师的劳动体现的不够充分,领导不容易把握你到底干了没有,干了多少,干的怎样。

基于这种对管理失控的恐惧,好多学校领导喜欢让老师写手写教案,打印的统统不要,只有手写才是你一笔一画的工作,其他的我看不见,等于没干。

其实不仅仅是手写教案,要求老师手写的多了。

读书笔记一万字,必须手写。

外出学习心得3000字,必须手写。

假期培训心得体3000字,必须手写。

每月的工作总结2000字,必须手写。

……

你知道在这样的学校里是有多么无奈,每天都在写写写,不管质量,不看效率,只要是手写的,就是好同志。于是,每次评比,教着三四个班的一线老师因为写的最潦草、字数不够倒数第一,而那些退居二线做着清闲工作的老师写的最好、最仔细因而获得学校表扬。你说你忙,领导可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忙不忙!

可是这又让辛苦教书的老师们做何感想呢?

手写教案的优缺点。

手写教案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尤其是对新手教师来说,写教案是基本功,所以新手教师不但要写教案,最好还要写详案,有些东西是无法跳过的,跳过了必然根基不稳,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会产生影响。

不过我们教育上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写在教案本上,更可以写成电子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且后几种方法更高效,更便于修 改和保存,尤其更利于以后的二次利用。而手写教案除了占地方、不利于保存,更重要的是二次利用率非常差,这样非常不利于一个教师对一节课的连续更新和升华改造。

手写教案的检查评比会让老师们更加注重书写的美观、得分的高低,至于能不能拿到课堂上去用 那就不管了。我就曾经因为上完课后在教案上进行了多次批注,导致教案不美观而得分很低。这是妥妥的把人往形式主义上逼啊!

手写教案已经沦为应付检查的工具,实际效用非常低,这是遭到绝大多数老师吐槽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我们常常说学校应该是最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最应该百花齐放,最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很多管理者却思想陈旧,把手写教案当成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当成是否好好干活的尺子和把柄,让老师们忙于低级重复的工作,疲于奔命间失却了最宝贵的活力和创造力。

对手写教案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你说呢?

手写教案好还是打印教案好

笔者是一名学校校长,三年前亲自安排打破了原来的手写教案的传统,实行了电子备课,现就两者的优缺点说说。

1、手抄备课阶段。从教多年,原来当教导主任时就对手抄备课心存反感,有些领导思想固化,备课以字数多少,字迹是否工整,节数是不是多,作为衡量老师常规工作的好坏,这样逼迫老师们变成了“誊写先生”。手抄教案,对于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实际作用有限,无非是将教学内容再抄一遍,熟悉下而已。有点变相浪费时间之嫌,假若将老师们从繁重的誊写任务中解放出来,用在钻研教材,仔细批改作业上,那样的效果会更好。

2、电子备课阶段。三年前,笔者到新的学校负责,实行全面电子备课,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实行电子备课将某些老师养懒了,电子备课本来是想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和批改上,但实际上大部分老师并没有用在这上面,很多年轻的老师哪怕没有教过的新教材也不钻研,网上下载教案,有的甚至不加修改,教学效率可想而知。现在我越来越怀疑当初实行电子备课是不是搞错了。

两种都有经历,通过反思,我觉得电子备课和抄写备课各有优点。手抄备课,能让教学设计经过脑袋想一想,能熟悉一下教材,但耗费时间和精力;电子备课,能节省时间,但对于部分不爱钻研,责任心不强的老师而言是一种放任,不利于他们迅速吃透教材,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实行电子备课是势在必行。但笔者建议要小步慢跑,对于教学新手应该要求他们至少备一年手抄教案,并且要写详案;对于同一科目课程带过三年以上的老师,可以实行电子备课,也可以写简案。同时要实行惩罚和激励相结合的措施,促进电子备课健康有序推进。

对于农村教学点教师要求教几科就写几科教案并且必须手写,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教师手写教案既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便于更好的传授好学生知识,又对教师本人进行了约束。我们知道农村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种地,还有家长里短及各种应酬等等比城里教师多的杂务,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不写教案就会干完活到学校拿起书就上课。缺乏监督就会影响教学成绩。久之教师也就没有了教学积极性。所以在农村,教师还是写教案好,为防止电脑上下载教案,最好还是要求手写教案,因为就是抄袭别人也加深了印象,有百利而无一害。

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教了一年又一年,需要不断重复写教案吗

在领导看来,写教案就像人吃饭一样,不论你吃了多少年饭,只要活着,就天天吃饭!只要你当教师,假设你能当100年,年年都教相同年级相同科,你就得写100遍教案,一年一遍!这也和农民种同样一丘田,年年耕耘一样。

不仅仅是要写教案,还有许多讲究呢?一、教案必须手写。二、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兹举一例。以前教案开头只要写“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即可。现在不行,必须“三围(维)式”“三点式”。三围(维)可不是胸围腰围臀围,而是这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的三维,先写上教学目标,再写“知识与技能”(分小项语123)再语“过程与方法”(分小项写123),再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小项写123),写了“三围(维)”后,就要写“三点”。这三点,也不“三点式”泳装。三点是“重点”“难点”“考点”(有的有基点,基础知识的基本点)。以前三行五行解决问题,现在洋洋洒洒一面满满。三、篇幅要保证。一个教案最短三个页码,只准多于此数,万万不可少。四、书写工整,楷书为上,行楷次之。倒是内容,无人看,纸质教案书,网上都有很多。年年评优秀教案,按我讲的这些去做准没错。

写了教案后,内容谁也不会去看。新手凭写时印象,上课也是不准翻教案的。老手写的教案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是肯定要写教案的,教一门新课也要写教案。既于其他人要不要写教案,笔者不乱发议论。顺便说一句,评职称,比如中高,必须交近三年内一个学年度完整的本人写的教案,否则叫做资料不会,不送材料参评。手写教案的要求上文已述,不再重复!当教师的,写不写教案就由不得你了!平时检查,只要教案不全(没有这么多数量)或书写十分潦草的新教师,肯定会受到公开点名的批改。如果缺教案(没写),说得就还会不好听一点。回答供参考。

教师同行们,你们教学设计是纸质抄写吗还是其他形式呢你认为哪种最实用

我们这里评区市级别的基本功还是能手之类的教学设计都是纸质的,需要笔答就和考试一样,开始的部分是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和教学实际紧紧相关的内容。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简答题会看你的教学经验积累怎么样,都是以解决问题为考点,不会以死记硬背的知识考你。但是大部分脱离不开课标知识,课标里面的大黑字部分的一级标题都会是你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原理,至于如何论述就要看你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处置能力了。

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教学设计,每一科目的教学设计样式和你的教案样式一样,那么这就要检查你平时写教案的能力了,你的创新的导课,学生自主探究等环节的设计以及课堂目标的落实和检验的方法是最重要指标,是否完成了本堂教学任务且能让评委觉得你的课堂检验有效真实是你教学设计成败的点睛之笔。

有的地方可能用PPT,但是现场考试老PPT的设计有点难为老教师,有的人教学水平很高,但是计算机水平比较差,这样考的话有点不能体现水平,所以我觉得笔试的形式更好一些。

祝愿所有的教师朋友们都能通过职称评定,事业顺心!

我们学校科学教案要求手写,没办法我们只能照着电子教案手写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电子放案的第一作者难以确定,信息量太大。

要求学生用水笔写作业,教师应该作表率,作示范。

中国字博大精深,不能丢,长期使用电子文档,会造成汉字书写技能的退化。汉字文化中最精深的一块内容会成为保护区,人类文化遗忘。

所以学校的要求不是谁想这样做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思想陈旧,坚持书写教案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文明的传承。

从欣赏汉字的角度去想问题,把教案做成一件艺术品,美术作品未尝不是人生的一场修炼。

有学校要求教师在寒假中提前写好二十多个课时的教案,这样符合教学规律吗

提前备课,有利有弊,但整体来说,利大于弊,也是基本符合教育规律的。

提前备课,这是大多数学校的基本要求。但大多数学校都这样做,又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呢?我们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思考过,只是因为,这是学校的要求,俺就按照要求来做吧。

所以,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思辨价值和意义的——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缺少对其政党和合理性的分析,这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惯式,而思维惯式,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大敌!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提前备课20余节有什么利弊。首先来看,提前备课的好处。

我们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席还教导我们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而上课之前进行备课,就是“预”,就是“准备”。

而备课,主要有几个重要内容。一是备教材,就是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情感和价值点,充分挖掘出来;二是备方法,就是用什么样的教和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迅速理解掌握并运用;三是备学生,也就是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学习基础、身心基础等等;四是备考——这一般专家们是不讲的,因为素质教育嘛,但实际上,在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下,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也是非常重要。

那么,这些准备,什么时候做比较科学呢?准确地讲,在上课之前做完,都是可以的,最好是准备好之后就上课,因为,这个时候,记忆是最精准的——中小学老师,可不能学大学教授,照着本子念哦!

但实际上,因为每个老师,每天有许多的事情,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甚至还有迎检、开会、做档案等等——不然,教育部也就不会提给老师减负了。但请注意,不管怎么减,在学校,老师要想拿出几个小时时间来准备下一堂课,那时基本不可能的!

三水三心从教近20年,几乎就没在学校备过课——刚有点思路就被打断,刚有点情绪就被扑灭,所以,以前有首歌里面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老实点着灯,在干嘛?改作业和备课啊!

所以,老是利用假期,多备一些课,是为了后面的教育教学顺利开展,这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也是完全符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需要的!

但请注意,提前备课有3个前提,如果不遵循这3个前提,提前备课其实相当于不备课:

第一个前提,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进行二次备课。

前面已经谈到,由于记忆的特点,备课时间越长,遗忘的越多。举个例子,8月初备好课,9月初去上课,我敢说,大多数你精心准备的内容,你都差不多忘得干干净净了。那怎么办呢?上课之前,一定要用一定的时间,对备课内容再次熟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一些修改。有些时候,备课,就像作文一样,写完之后,需要有一个沉定期,过一段时间,你的新的思路和想法,就需要补充进去。

第二个前提,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水三心一般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一个相对优秀的班级,一个平行班级(现在已经完全禁止了,但一段时间后,差距自然就会产生),你说,于文海几乎没大问题,其他学科呢特别是数学物理,差距可就大了。所以,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内容、方法,都要做适度的调整。还有的时候,备课的时候,你想的尽善尽美,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也需要及时修改调整。

第三个前提,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备课。

三水三心曾在学校担任过教务主任,检查教案,是教务处的常规工作。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把贝壳形成的教案,当做一种形式主义,自己的备课,也就是应付检查而已。我曾经到过一些学校,见过一些被成为优秀教师的教案,书写工整,整整洁洁。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种教案,多半就是花瓶——中看不中用的。

事实上,教案只是备课的一种显现形式,真正的用心备课,是不仅仅体现在教案上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小故事,其中一句话今天成为了名言“我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课”。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其中就谈到,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闻一多先生力排众议,把数学考0分的臧克家录取进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就马上把这个例子记下来——在给学生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死水》等诗文的时候,这可是一个能给学生打鸡血的故事啊!

你说,为了应付检查,我有必要写这些故事吗?

另外,现在的资讯异常发达,不少地方开始使用电子备课,不少人使用复制粘贴,这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备课,纯乎就是应付检查!以后有时间专门来谈论这个问题!

总之,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思辨,而对于提前备课的要求,我们不能一味的排斥,而要从积极的方面,充分认识其存在的意义!

老师,你还在手抄教案吗

5年内教师都要手写教案,有利有弊吧,比起纯手写教案,我觉得那种写在书本的笔记更方便老师记忆。

手抄教案的确有点浪费时间

因为现在学校电子教案和手写教案都要同步检查,电子版的比较好修改,省时省力。

其实平常上课并不需要全部原创,网上有很多名师的教案,下载下来后修改很方便。而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自己闭门造车要好很多。

像语文一课大概要分2课时,1课时抄写下来也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因为学校对新教师的要求是写详案。

说实话,有这时间不如去多读一读教法书来得有效。像数学老师,不如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命题能力。

抄教案真的是一件很机械的工作,除了可以练习硬笔字,几乎就没多少用处。

像下面这篇教学反思,说实在没有针对学情、文本去思索,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对一个教师的钻研能力提升并不大。

真正有效的反思可以是和彭老师一样的叙事型记录,把课堂的痛点剖析出来,哪怕一个单元就反思一篇,也比这样抄抄网上的只言片语要好很多。

其实大家如果打开淘宝,也会看到很有意思的一幕,有的老师为了应付教学检查,还买了机器写字的工具。

好像很多老师都不太喜欢手写,毕竟有电子版了,可是不手写又显得很不认真的样子。其实手写得再好,不思考,照样原地踏步。

手写教案不好修改,不易保存

其实对于初稿,老师的二次备课更重要,但是纸质相对于电子稿来说更固定,修改不方便。

像这种教案,留白地方够多了,可是想要删掉一些内容,替换其他知识点就很局限。而且有时候不小心丢了真是很大的损失,要补就更麻烦了。

但是电子稿的话可以修改字体、任意排版还可以插入课件、图文,更重要的是修改后上传云盘,以后检索很方便。

其实心里很不喜欢手写,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熬资历,过了5个年头就可以写简案,不手写了。就当锻炼吧

作为一线教师,要不要写教案

很多人把备课和写教案混淆了。

不可否认,上课前必须要备课!

但手写教案,早已成为过去时跟不上时代,浪费时间和精力。

电子教案,早该使用!!

在网络信息发展高度的今天,为什么教师上课还要强调必须手写教案

没办法吧,为了学校内部平衡,现在电子教案课件全都是语数英科目,音体美的科目课件几乎为零,大家都要写教案的,电子的相对省事,可其他科老师不干啊,尤其体育老师最烦写字,可没有属于体育的电子教案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