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表现的是他当时怎样的感情和意境?为什么《静夜思》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甚至连稚童都会吟唱_李白_静夜_床前

本文目录

  • 李白的《静夜思》表现的是他当时怎样的感情和意境
  • 为什么《静夜思》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甚至连稚童都会吟唱
  • 小学古诗词怎么教是以诵读为主,还是理解呢
  • 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窗前明月光哪个更好些
  • 《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吗
  • 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 李白的《静夜思》到底好在哪里
  • 为什么一些著名的格律诗并不完全符合格律,却也被历代称为佳作
  • 一节课讲一首诗合理吗
  • 床前明月光的床的意思

李白的《静夜思》表现的是他当时怎样的感情和意境

谢大圣邀。李白生于唐代,享年61岁,一生写了近万首诗,存世的却仅有一千多首,既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深厚感情,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志得意满,李白所具的豪迈旷达的品质在其诗句中的表现的淋漓尽至,但是我认为,这么多的诗文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这首《静夜思》五言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是必修的,而且因为诗文本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往往会被许多家长用作学龄前儿童启蒙所用,甚至身边一些外国朋友最先接触的中国文化范文,也是不可或缺的,可见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这首诗创作的时间是李白离家远游扬州时因为思念家乡所写,正值26岁,他少年成名,十几岁已诗名远播,但由于种种原因,李白不能通过科举取士进爵,可谓怀才不遇一无所成,加之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微恙,这时只有月亮明白他的心,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心朴素,韵味含蓄无穷,而且并无精工华美辞藻,平铺直叙,耐人寻绎,短短四句诗,尽是明白话;构思细致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单纯洗练,内涵丰富,自然洒脱,体味不尽。无怪乎有人赞叹“妙绝古今”,李白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千百年来感动吸引着古今海内外无数异乡流落游子……叹为观止!

为什么《静夜思》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甚至连稚童都会吟唱

第一,作者是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静夜思》的“曝光度”自然跟着上涨。这和现在的大V言论容易传播是一个道理。在李白的名头下,《静夜思》更容易被传播。

第二,诗的主干是离愁,是那句“低头思故乡”,从古至今,大多人都有离乡思乡之情,别说国人,就是外国人,有首歌叫《五百里》(five hundred miles)传唱至今,也是因为旋律优美,加上乡愁容易引人共鸣。所以,《静夜思》能被流传,和它的主题也密不可分。作为成年人,有几个不曾离家远游?有几个不曾在静夜无人时,心下寂寂,独自思乡?这都是人之常情啊!

第三,词句易懂,简短有力,容易记,也容易懂,这也让诗歌广为流传。李白的《将进酒》个人感觉比《静夜思》写的更好,但是它太长啊,不容易记,只能在文人和有心人间流传,而不是普及大众。

以上,就是《静夜思》广为流传的几个主要原因。至于意境悠远,有画面感,个人感觉只是锦上添花。

原创不易,还请关注。

小学古诗词怎么教是以诵读为主,还是理解呢

根据目前学校的教学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教学,也就是教授课内的古诗词的时候以背诵、默写为主;另一种是课外古诗的学习,高年级带低年级吟唱古诗,并且还配合手部动作,提高了孩子学习古诗的热情。考试的古诗词要求会读、会写背、会写,会说诗意,还要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体会诗句的意思,而课外的古诗往往只需要记住一两句重点的就够了。要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小学古诗词在教授的时候,首先确定学习要求,如《诗三百》,对小学生来讲,能诵读就可以了,如《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五首》,对于小学生来讲,除了要会读会背诵,还需要理解诗意。如果孩子对古诗词没有太大的兴趣,则不要给孩子再增加过多的负担,学好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窗前明月光哪个更好些

静夜思,是指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静静的夜晚引起的思念,应该是在床上望着明亮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自己的家乡,月是故乡明,思念家乡的亲人,应该“床”前明月光,夜深的时候不可能站在“窗”前!

《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吗

《静夜思》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这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所以千百年来能激起人们的感情波澜,被人们如此广泛传诵,是因为它道出了天下游子普遍具有的感情,即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其意味深长,耐人寻绎。

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传千年而不衰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了扬州。在一个秋日的夜晚,他抬头望见天空中的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巜静夜思》。

这首诗即使在今天,也是绝大多数人离乡背井,在外打拼的真实写照。因此,这种思乡之情与现实相融产生共鸣,所以这首诗流传千年,深入人心之根本所在,成为陪伴我们一生的精典。

李白的《静夜思》到底好在哪里

你没感觉到吗?首先是有画面感啊!

一束月光明晃晃照到床前,好像地上铺着霜,抬头望见窗外明月,低下头来就思念起(同一个月亮照耀下的)故乡。

对了,不仅有眼前的画面,还有眼前画面引发的想象中的画面,还有动感,抖音一样。

其次,语言通俗,感情真挚。

顺口溜一般,没有丝毫的雕琢,没有丝毫的装腔作势,生活本身一样自然。

只有大家才敢这样写,越是才气不够的才越爱故作高深装模作样。

第三,通俗易懂,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看见月亮,思念故乡,没什么好装的。

第四,流畅铿锵,富于音乐美。

第五,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屋里见月光,人人都那样想,但唯有李白写得那么到位那么好。今后谁还要写,都会因为李白题诗在前头而停笔——他已经写到最好。

为什么一些著名的格律诗并不完全符合格律,却也被历代称为佳作

格律,格律,写出一首像样的格律诗大家看看!

诗以多以短小,精炼称著,所以著名的诗人可以随景赋诗,应意填词,似贾岛,孟郊之类的反复斟酌诗人似乎很少,再者说,即使贾岛喜欢斟酌字句,也不是斟酌格律啊?一个推字与一个敲字用那个更贴切,更完美,是意境的完美,绝不是格律的完美!

诗歌是带来镣铐的舞蹈,这个镣铐不是对待死刑犯似的脚铐,是越轻装的镣铐越好,既有所约束还要尽己之能极力舒展个体的才华。诗歌是展现才华的艺术,不是约束才华的艺术!诗歌是才华重要呢?还是约束重要?是舞蹈重要呢?还是镣铐重要?舞蹈才是才艺的体现,镣铐只是品类的划分而已!总不能把诗歌与记叙文混为一谈吧?

舍本逐末是一种悲哀!本没了,还逐未?是不是有些愚蠢啊?

一节课讲一首诗合理吗

一节课讲一首诗合不合理首先要取决于一首的长短及教法,绝句可能短于一节课,而长诗往往要几节课。

一首诗讲得好不好,并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背过默写过,这样的教学一节课足矣,但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极不负责任的。因为有些诗所表达的意蕴都比较含蓄,其创作背景、表达的思想内涵及文学美学价值等都是必须要涉及的,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是有相当帮助的。如果这样教学时间必然要长一点。

学古诗关键在于悟,悟的前提是理解,低年级学生可用诗配画的形式,高年级学生可用改变文体的形式,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诗的深入理解,也培养的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语言的艺术修养。这样的教学就不单单是一节课的时间了。

床前明月光的床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全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只是用近似口语的话娓娓道来,描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问世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正是因为这首诗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所以人们对其含义和解释一直也没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

但后来有人提出疑义,唐代的门是完全封闭的,窗户也很小,况且还贴有窗户纸,月光不可能穿过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内也不会有霜的,这在道理上讲不通。于是人们对诗中床的含义产生了疑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对“床”的解释有三:1、坐卧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2、安放器物的架子。类似今天的柜或者橱;3、井上的围栏。今天的床没有这个含义。

对照床的这三个含义,我们发现第三种解释与李白诗中的意境比较吻合。并且李白还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据学者介绍,此诗中的“床”也是“井上围栏”的意思。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说的卧榻,而是井上的围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