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摄影中,意境究竟指什么
- 你认为意境最美的唐诗是哪一首
- 有没有什么很冷门,但却意境很美的古诗词
- 如何拍花拍出意境
- 你觉得最美、最有意境的诗句是哪一句
- 哪一瞬间,你觉得古诗的意境很美
- 有哪些美得惊心动魄,且很有意境的诗句
- “采菱三五唱歌去”是谁的诗写出了什么意境
- 意境超美的古诗词有哪些
- 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摄影中,意境究竟指什么
摄影中,意境究竟指什么?何谓“意境”?意境一词,始见于国画与诗词中。而对于摄影来说,意境的表达同样重要,摄影者只有达到以景动人、寓情于景,将情与景完美相融合在一起,达到情景统一,才是摄影作品中情景交融的佳作。
那么,如何拍摄出有意境的照片?
1、寻找特殊光影
摄影很大程度上就是光和影的记录。如果你想拍出更好的照片,使其更具艺术气息,可以试试去找有着较强光影对比的东西来拍摄。拍摄创作一些光和影有对比的场境、剪影效果、高光或低光类别的照片也是很好的尝试。
▲光与影交错,散发醉人魅力。
光和影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但它们又是抓不住、摸不着的东西。寻找特殊的光影效果,如清晨的阳光散落,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留下斑驳的树影。
▲早晨树林中的光影
再如日出日落时分,太阳的光线角度低,光质柔和并且呈现出暖色调,整个画面充满着诱人的魅力。
▲落日余晖呈现橘黄色,使照片看起来非常大气。
▲在城市中拍摄日出日落,利用天空和景物的大光比制造剪影效果,建筑物的几何线条在剪影效果表现抽象的美感。
而夜景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如梦如幻,宛如仙境。
▲华灯初上,深蓝色的天空透出一种夜的寂静感,大大增加了画面效果。
可以多尝试延时摄影、光绘、星空、慢门等变现手法去拍摄,表现光的动感。
2、寻找色彩对比
色彩作为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摄影中,除了构图和光影外,最影响照片美观的就是色彩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时,由于色彩的灰艳、明暗程度等不同而显现出各自的个性差异,相邻区域之间的色彩会彼此影响,从而形成色彩的对比,也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对比,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指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即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天空的蓝色和油菜花的黄色对比。
▲建筑极简构图
▲树木的绿色和灯光的橙黄色形成中差色对比。
可以多利用极简、重复构图、节奏构图等技巧去拍摄,表现色彩的魅力。
3、构图
(1)减法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而构图的过程则是去除干扰的过程。
减法不仅是意象元素的减法,还有色彩的减法,如下图的江南粉墙黛瓦,减弱天空的色彩,并通过过曝的手法消除墙面的干扰元素,做到画面最简,表达江南建筑特有的线条之美。
▲@雄赳赳722
再如拍摄荷花,通过前景/背景虚化等手法,减去荷花和荷叶的干扰,做到疏密有间,这便是摄影的减法。
▲前景虚化,使背景更加简洁,观者视点集中在荷花之上的同时,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当然,也不是一定不能多,重复节奏构图便是例外。如下图,尽管竹子比较多,但是画面的排列有节奏之美,否则就是乱了。
▲树叶纹理辐射、前后虚实形成的画面节奏感。
(2)虚实
利用虚实营造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通常一般又分为前景虚化、背景虚化,这是镜头特有的语言。
背景虚化也属于减法的一种,多采用选择大光圈、使用长焦段、靠近拍摄三种方式来实现。
▲利用长焦,有效地虚化背景,同时,减去杂乱背景,着重表现叶子的细腻和质感。
而前景虚化,是个绝对能增加画面氛围的手法,相比较背景虚化,前景虚化更加梦幻。
▲利用自然中的花花草草,作为天然的虚化式前景,为画面营造更加梦幻的氛围。
(3)留白
留白一词源于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
▲@昊摄影
而在摄影中,留白也属于减法的一种,留白本身就是造境。“白”的意指有所拓展,它不仅指空白的纸,也包括画面中除实体对象以外的一些空白部分,如单一色调的背景,它们可以是干净的天空、路面、水面、雾气、草原、虚化了的景物等。
▲留白,使得画面增添了“画意空灵”的意境。
但留白,要注意画面的均衡,不能因为元素过少,而导致画面失衡。
(4)均衡
均衡不是对称,而是心理的平衡,避免头重脚轻,左右失衡。均衡是呼应,是心理平衡的暗示。比如说风光摄影,地平线不平这样的小问题,绝大部分人都能很容易的指出来,并且会觉得很不舒服,同样的例子还包括建筑物的倾斜。
▲构图中的很多元素,虽然实物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但是我们在拍摄时倾向于让它们的分布达到均衡。
(5)二次构图
二次构图本质还是减法,通过后期裁剪、调色等手法减去多余的元素,聚焦主体部分。
▲@遐依夏者也
4、不同寻常的视角
大多数人只会用平常的角度观察事物并进行拍摄,而这个角度往往是最缺乏表现力的,而需要我们考虑更多的东西,比如画面内的主题和背景,画面的含义等。
(1)利用镜面效果
在摄影中,镜面效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技巧,而水面倒影也是很多人热衷拍摄的题材之一。
▲地面上的倒影与建筑物形成了对称式构图,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2)采取不同的角度
有的时候,我们尝试一下新奇的角度,往往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如极低角度拍摄、高角度俯视拍摄,甚至是航拍。
▲低角度仰拍,突出画面的张力,突出的线条的同时,增加飞机作为画面的兴趣点。
▲俯拍,很好地表现连绵不绝的高山,画面之中群山层次丰富且分明,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充实。
▲航拍拍摄,表现出山林的繁荣场景,使得画面壮观十足。
(3)不同景别
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造成不同的节奏。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在拍摄的时候,就要围绕着被摄对象,多加思考,使用不同的景别使得画面的表现力更加出众、出彩。
▲全景拍摄时,能充分展示出城市的恢弘气势,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近景拍摄人物,人物的形态、面部的神态能更加细腻地刻画。
▲微距特写拍摄花朵,造型别致的花朵的色彩、形态、纹理和质感等被充分展现。开放式构图,引发无尽想象。
5、拍出动态美
借助快门的调整,可以利用高速快门来凝固动态,或是长时间曝光来捕捉时间的流逝:车轨、流水、光影涂鸦、运动、雀鸟、行人,星轨甚至是运作中的旋转木马,也是利用快门来拍摄动态的好题材。
▲高速快门对于精彩瞬间的捕捉。
▲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瞬,产生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
放慢快门,可以让你捕捉、一个时间段的画面变化。
▲绵如云雾的流水景观
▲让夜景变得更加梦幻
▲斗转星移
▲创意光绘
▲变焦拉曝
6、寻找画面兴趣点
(1)加法
都说摄影是做减法的艺术,但同时也是加法的艺术,为画面添加视觉兴趣点,是加法原则在构图原理中最直接的体现。
▲左下角小身影的加入,一下子点亮了整个画面!让原本平淡无味的作品瞬间反转。
在拍摄一些相对空旷,扁平的场景时,观者常会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无处安放”和思想上的“茫然无措”。此时,在构图上为画面添加一个视觉兴趣点,不仅能够很好地吸引观者视线和兴趣,减少视觉上的疲劳和茫然,而且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愉悦感。
▲海上日落固然很吸引人,但如果没有这只船:画面不仅构图上左右重心失衡,而且内容上空洞单调,失去故事性。
(2)寻找线条
在构图中,“线条“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线是构图作画的基本元素,构图中线条对画面的影响不容忽视,活用线条可以令构图变得更有深度和活力。线条也有横、竖、曲、直之分,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在路段的拐弯处登高拍摄,呈现优美的曲线,更好地表现车轨之美。
▲对角线具有倾斜之势,从而使得画面变得灵动而不呆板。
(3)寻找重复
在视觉艺术中,重复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不管是形状上的重复,还是尺寸上甚至是颜色上的重复,都可以增强图像的整体强度以及其他的含义。
▲形状的重复
表达重复的方法有很多种,像是重复相同的元素,或者可以用对比形状来增加动态的节奏感等等。如树林、树叶、花朵,尤其是在城市中大量可见的建筑物本身就是重复的代表,建筑物中的表面材料以及设计,外墙的幕墙,贴砖的纹理等等都是重复。
▲疏与密,长与短
▲建筑的重复
总之,有意境的照片不见得有多复杂,可以试试从最简单的故事入手,像是单单拍摄地上的水面倒影,街边的转角处,或是一个路过抱著小孩的妇女,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看到和掌握的题材。
你认为意境最美的唐诗是哪一首
我认为意境最美的唐诗是李贺的《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的意思是:广阔的沙漠原野,沙像白雪一样,连绵的燕山上,升起像银钩一样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佩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呢?一旦佩上金络脑,就要疾驰如飞在那秋高气爽的边疆战场。
诗歌的美在于通过景色美引出意境美。前两句中的如雪和似钩,展开一幅北方大漠明净美丽的夜景,蕴透出诗人的爽舒心地,为引出后面的情感舒发作铺垫。
后两句形象而又含蓄地蕴示意境之美。何当金络脑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和锦绣前程的美好梦想,快走踏清秋一句,又舒发诗人有为国家边疆的稳固而奔驰疆场的美好愿望。
全诗四句仅二十个字,却蕴含千言万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远大抱负之意思,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渴求有一个广阔而运用自如条件又好的场所,成为可以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的舞台,这也间接展现诗作中作者的心灵之美。这些意境之美是通过诗句的对句美和音韵美选字用词的精美等高妙艺术美才得以表现的。《马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有正气正能量的意境美好诗。
有没有什么很冷门,但却意境很美的古诗词
【一】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行留客》
【二】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四】
断送一身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宋,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
【五】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六】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唐,杜牧《盆池》
【七】
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元,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八】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唐,白居易《太行路》
【九】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十】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唐,李商隐《落花》
【十一】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十二】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宋,蒋捷《女冠子•元夕》
【十三】
相思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十四】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十五】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十六】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宋,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十七】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
【十八】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宋,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十九】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二十】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白居易《长恨歌》
【二十一】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二十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二十三】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宋,邵雍《清夜吟》
【二十四】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清,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二十五】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二十六】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明•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二十七】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二十八】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嘀嗒碎荷声。
——宋•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如何拍花拍出意境
如何把花拍得有意境?那一定要突破常规的思维,以独特的手法来表现花卉的意境,试举几例,供参考。
拍摄技巧
1、拍摄特写
使用长焦或微距镜头拍摄花的特写,可以选取精美的花骨朵、花蕊等,体现青春勃发的迷人魅力。采用逆光或侧光拍摄,使用70-200mm中长焦镜头,以光圈优先模式,光圈大小为f5.6-f8.0之间,这样能较好地表现花朵的层次和质感。
(摄影/夏雪)
2、超低角度仰拍
以16-35MM广角镜头仰拍,以蓝天为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加之广角镜头的夸张效果,展示生机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拍摄时以花朵测光,一般应增加曝光补偿1.0-1.5EV,让暗部细节更突出。
(摄影/夏雪)
3、雨中拍摄
淅淅沥沥的雨中,花显得娇美可人,意境突出。拍摄时如果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25秒左右,可以将雨丝拉成一条线;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500秒左右时,可以凝固成一颗颗的雨滴,对画面都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如果雨后初晴,空气清新,花、叶都挂满水珠,采用f11左右小光圈拍摄,有时能拍到水珠耀眼的光芒。
(摄影/夏雪)
4、多重曝光
运用相机多重曝光功能,将两个主体画面叠加在一起,形成半虚半实,似真似假的画面,具有梦幻般的意境。在拍摄时先开启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以点测光减少曝光补偿0.5EV,对着两个不同的主体各拍摄一张,由相机自动合成。两个元素的色彩和形状必须有差异,以增强对比效果。
(摄影/夏雪)
注意事项
拍花卉切忌盲目使用大光圈,特别是拍特写时,尽量不使用f1.8 、f2.8之类的大光圈,因为大光圈的浅景深容易造成对焦不准,使主体模糊;而且过大的光圈也会弱化立体感、层次感。
拍摄时机一般应选择晴天的早上,光线柔和,具有更强的造型功能。
花卉拍摄时需要精确对焦,应使用三脚架;还可以在镜头前加装CPL偏振镜,以消除花叶上的杂乱反光,使画面更清爽、简洁。(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你觉得最美、最有意境的诗句是哪一句
在我所读过的一点点诗词中,觉得有这么几句意境最美,为了便于欣赏,就在整首诗中标记吧。
一、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傍晚时分,春江水涨,天上忽然飘下一阵急雨,空旷的渡口,一只小船静静的横在江面上,清幽的画面立刻浮现眼前。
二、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篱笆边,一边采着菊花,一边看着山景,景在眼里,人在景中,人景融为一体,这样的描写,怎一个妙字了得。
三、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无边的沙荒漠中,一柱烽烟孤寂直上,蜿蜒的黄河上空,一轮圆圆的红日飘悬,好一派塞外奇特壮丽风光。
四、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啊,在茫茫人海寻找你爱的人,却苦苦找不到。在偶然的一个不经意间,你却发现,你要找的那个人一直就在你身边…梦一样的画面。
图片来自百度
哪一瞬间,你觉得古诗的意境很美
我觉得看情况吧,特别是当诗中所表达的内容与你此时的心情发生共鸣时,应该感触最深和感到古诗的意境最美的瞬间。个人意见,还请各位师友多多指点
有哪些美得惊心动魄,且很有意境的诗句
借平台友图留诗
夕阳斜照晚,
船帆停江岸。
鸿雁鸣岁月,
圆月笑中天。
春至李花白,
年来菜花鲜。
“采菱三五唱歌去”是谁的诗写出了什么意境
问题:“采菱三五唱歌去”是谁的诗?写出了什么意境?
前言
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标志,文学艺术特色以及巅峰代表。元代无疑以散曲杂剧为最高峰,所以元曲在当时被文人称为“新诗”。
“采菱三五唱歌去”这句诗便出自元末明初杨维桢的《吴下竹枝歌》,这是其组诗中的其中一首,全诗总共九首,为了说明问题现摘录节选如下: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
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他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婉丽动人,雄迈自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称“铁崖体”,他的这种风格极为后世历代文人所推崇。
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其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存世并流传。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意境超美的古诗词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名的篇章,半数以上,都可以称为意境优美或意境超美。
从白居易的寥寥数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还有“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
到张若虚的长篇巨制《春江花月夜》、李白的《蜀道难》。无论从任何角度、任何体裁,都能找出来不计其数的优美意境诗词。
这里我们举三首描写“江”的五言律诗,三首诗的颈联非常相似:意境相似、语法相似,连写的景物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别为唐代顶尖的三大诗人所写,我们来看一下三大诗人各自的表现力: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王维《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三首诗对“江”的描写都非常阔大、壮观。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李白一如既往地境界浩大、神采飞扬;杜甫则带着自己独特的沉郁顿挫;王维则带着自己的禅意(与山翁共醉),欣赏这开阔的自然美景。
另外,王维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接近的名句。
但这三首诗的接近程度,同为写“江”,意境相似程度,不由让人怀疑:难道是三大顶尖诗人约好了,一起PK吗?
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谢谢邀请!试说一下本人的浅显认知,请方家和朋友们批评指正。对于中国画来说,不论哪一科那一类,亦不论是粗笔(即指写意、泼墨、泼彩)还是细(即指工笔),都是在有感而发地“写意”,和文学作品一样,即是作者要抒发、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思想或感受,进而感染、有益于观众,这也是作画的主要目的之一,山水画也不例外,山水的“意境”也包括其中,所谓意境,古人贵有“诗意、文意、可居、可游、可隐逸”等等,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含此意,“烟云供养、卧游山川、触景生情、流连忘返”等等也是指意境而言。总之,意境就是指一幅山水画能感染观众的内含的思想、情感、神韵,使观众产生和作者共鸣的艺术魅力,进而达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再进而引申到热爱祖国的情怀,也就是唐代张颜远所说的“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的功用和目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