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有多恐怖图片(国外的恐怖惊悚电影有哪些推荐)_鼠疫_台风_恐怖

本文目录

  • 国外的恐怖惊悚电影有哪些推荐
  • 大海有多恐怖
  • 《海底两万里》为什么要占用大量篇幅来写引起人们关注的海怪
  • 海底一万米到底有多恐怖
  • 海底两万里是什么电影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国外的恐怖惊悚电影有哪些推荐

我看过的国外恐怖片《黑暗侵袭》第一、二部,优其第二部,看着都有些后怕。

《黑暗侵袭》于2005年7月8日在英国上映,2007年,该片获第33届土星奖-最佳恐怖电影奖,是由尼尔·马歇尔执导,肖娜·麦克唐纳德、娜塔莉·门多萨等主演的冒险、恐怖片 。讲述六个女孩相约进行一个探险旅行,来到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查图嘎国家公园岩洞群中,突然爆发的崩塌封住了山洞的入口,让她们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六个女孩在黑暗中探索时遭遇秘洞怪物疯狂噬人,最终只有莎拉一人侥幸逃生。在此之后,警方派出大批搜救人员进山寻找遇难者的尸体以及可能的幸存者,但是最终却一无所获。女警官萝丝(Krysten Cummings 饰)负责询问莎拉失踪事件的始末,但是莎拉对过往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为了寻找幸存者和事实真相,萝丝带着莎拉再次来到岩洞群,于是接着前面的故事拍了第二部《黑暗侵袭2》。

           《黑暗侵袭2》是2009年在英国上映,由约翰·哈里斯,迈克尔·J·雷诺兹,肖娜·麦克唐纳,JessikaWilliams,道格拉斯·霍奇斯主演,故事接着上一集的结尾开始,对失踪的人进行搜救,他们从废弃的矿井口进入岩洞,不久便发现贝丝等人的尸体。搜救人员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失踪事件,与此同时危险正向他们悄悄逼近,在队伍深入洞穴,潜伏在黑暗深处的恐怖,即将面对的那些未知的洞穴怪物,比之前的怪物更加畸形、更加凶猛骇人,营造的气份恐怖更紧。

      《黑暗侵袭》给人的感觉是绝望的话,那《黑暗侵袭2》给人的感觉就是感动,很有内涵,都值得一看。




大海有多恐怖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长大的孩子,至今还是旱鸭子,对于大海的感觉,是茫然的。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个小海员,随船去过不少地方,也经历过不少事情,对于大海的恐怖,感触可能没有别人多,就按照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

第一次出海,是夏天,从上海到越南,泰国,刚开始海面还是很平静的,那个一望无际,那个海天一线,那个落霞飞舞,漂亮,美丽,震撼。好景不长,到了中国南海,风浪渐大,船舶摇晃,晕船,吐得昏天暗地的。这是大海给我上的第一课。回国的路上,第一次体会到了大海的恐怖。我们船不大,就3万吨,根据天气预报,有台风经过我们的航线,从菲律宾往广东来了,我们加班加点,加速往回赶,希望避开台风,或者航行到台风范围内的安全区域,很幸运,我们赶到了台风路径的前面,提前进了台湾海峡,错开了台风路线,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还没等缓过来,天气预报,航线前方又生成了一个台风,从日本,直插上海,经过计算,台风刚好挡在了航线前方,怎么办,只得减速,等前面台风过去了,才能继续前进,我们就在台湾海峡内减速,慢慢航行等待台风过去。运气不好的人,喝水都塞牙缝。前面台风改向,向着浙江,后面台风也改向,向着福建,前后夹击啊,如果真当两个台风围拢过来,我们还没跑掉,估计船毁人亡了,没办法,乘着还没有形成合围之势,最大马力,往前冲,海峡内,风雨交加,风急浪高,平时14节的速度,顶着流,只剩2节,原地踏步,船舶摇晃厉害,人都站不稳,第一次,全体人员,穿好救生衣,全部在驾驶台待命,如有情况,能跑一个是一个 。老天怜见,一段时间后,台风又改向,向岸登陆,绕开了我们,避免直接相对。回去之后,好几个新人都辞职不做了。

(以上图片不是当时的预报,仅供参考)

第二年,换了一条船,到了地中海,土耳其,伊斯肯德伦港,抛锚等待进港卸货,第一天,风平浪静,像镜子一样,到了第二天早晨,3-4点,开始起风了,慢慢的,加到8级,到了下午,风速仪根本就测不出来了,我船锚链也拉不住船,开始走锚,我船只好顶着风开,最大的马力,还是往后退,一直持续到晚上。风来的快,去的也快。第三天,又恢复风平浪静的状态。

(以上图片为土耳其,伊斯肯德伦港外锚地,水平如镜)

在欧洲,兜兜转转,终于要回国了,通过苏伊士,红海,到了印度洋,八九月份,正好是印度洋季风季节,整个印度洋,波浪滔天,船舶横摇十五度以上都是很常见的事儿,风还好,浪就有点夸张了,波峰波谷之间高差不低于六七十米,浪头经常打到驾驶台上来,甲板上的吊机固定销脱落,水头领着水手们到甲板准备再次固定,一个浪上船,全部被推到舱口围下去了,多人受伤,再也没有人敢出生活区了,直到通过印度洋。

在船一起的同事,有做过工程船队的,一次在海湾内躲避台风,工程船大概是长方形,平底的,前后左右四个角,每个角,抛两个锚,一共八个锚入水,一个浪头过来,对着浪一方,四个锚的锚链一次性,全部崩断,剩下四个锚的锚链,相继断裂,船舶开始漂移,还好备用锚多,全部入水,才安定下来。

以上,就是一部分我认为大海恐怖的一面。大海虽然是美丽的,也有他恐怖的一面,像小孩的脾气一样,说来就来,阴晴不定,不知轻重,难以琢磨。人们对大自然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才能很好的与自然相处。人定胜天也不一定胜天。

本人阅历,经历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十分感谢!!!

《海底两万里》为什么要占用大量篇幅来写引起人们关注的海怪

海怪的“怪”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有效写作方法。但在“海底两万里”一书里对“怪”的描写又很收敛,没有超出鹦鹉螺号本身的能力范围。只是祥实的展示了它超过当时科技认知的水平的细节。使得这本书即“神秘”又科普。为以后的神秘岛一书留足了发展空间。

海底一万米到底有多恐怖

地球上海底能够达到一万米的地方无疑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了。这里的海底之所以让人感到恐怖是因为这里的巨大压力让人望而却步。

不少科学家感叹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发现时代。我们的足迹已经遍及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寒冷的南极和北极有我们人类的足迹,世界虽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被人类征服了;甚至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拜访过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不过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人类很少踏足过,仍然是神秘地带。这里就是深达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海洋最深的地方,深度超过了11公里。如果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放进去,还有两千多米才能够露出水面呢!马里亚纳海沟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海水的压力。平常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大气层的最底部,我们身上承受着1个大气压的压力。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承受着1.034公斤的压力。一个成年人皮肤表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那么通常情况下我们身体承受着大约20000公斤,也就是20吨的压力。

由于我们体内也有空气,内外压力保持着平衡,因此我们感觉不到大气的压力。不过人潜到水里就不一样了。通常情况下,海洋中深度每增加10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正常人也就能够承受3个大气压的压力,这也是水下30米深的压力。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我们就知道在海底10000米的地方有多恐怖了。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的地方海水的压力相当于1100个大气压。1100个大气压相当于2.2×10^7公斤的压力。假设一个成年人的重量是体重是80公斤的话,那么当你在马里亚纳海沟散步时,你身上感觉就像压上了275000个人的重量。是不是瞬间感觉压力山大?普通的潜水艇要是来到这里还不被压成一块铁疙瘩?

图示:詹姆斯卡梅隆下潜马里亚纳海沟

这就是海底10000米深处的恐怖所在!难怪至今只有两次载人潜水器到达过这里。其中的一次是2012年3月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完成了这一壮举。这还不如人类登月的次数多呢?

海底两万里是什么电影

《海底两万里》是华特·迪士尼制作的电影,由理查德·弗莱彻执导,柯克·道格拉斯、詹姆斯·梅森主演,讲述了1868年航运界传言南海有海怪破坏船只,各国政府被迫派遣军舰维护航道安全并调查海怪真伪。影片于1954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在1868年航运界传言南海中有海怪破坏船只,各国政府被迫派遣军舰维护航道安全,及调查海怪真伪。不料调查舰被不明怪物撞沉,只有阿洛亚斯教授、助手康索及鱼叉手尼德蓝被鹦鹉螺核子潜艇救起。

该船由尼莫舰长指挥,对运载军火船舰均予击沉。尼莫敬重阿洛亚斯之成就,将其视为上宾。潜艇要返回瓦康尼亚基地,中途到深海探索海底世界,此处是该船粮食之主要来源。教授为其科技动力来自海底貂殖的技术惊叹不已,但尼德蓝一心想逃跑,却在荒岛中被食人族逐出。他又查出基地位置,用瓶子装信向外通知。

到达瓦康尼岛时,军舰已围住该基地。尼莫破坏基地,引起核子爆炸,尼莫亦中弹命危,临死前将驶入海底坟场加以破坏。

影片评价

1.偏执厌世的船长徜徉在他所醉心建构的海底王国,佯装为海怪攻击船只,教授跟助手Conse、水手Ned为了察明船只失事的原因,航向大海查明真相,最后发现了船长的潜艇、了解到这位船长的生存哲学,教授尝试要改变船长的观念,但终究是功败垂成,船长与他的『鹦鹉螺号』潜艇最后还是沉没在深邃的汪洋之下…。

2.让人惊叹的片子,一个新奇的人类生活方式。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宇尚写过论文,指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鼠疫。

鼠疫在古代也叫做瘟疫,是最可怕的东西。

未治疗的腺鼠疫患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六十。

鼠疫在1346年-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死亡率高达30%。估计欧洲有约2500万人死亡,而欧、亚、非洲则共约5500万—7500万人在这场疫病中死亡。

鼠疫肆虐时期,欧洲社会几乎解体。农村的农民大量死去,导致农田无人耕种,粮食大量减产,引起了可怕的饥荒。

城市的居民因群居一团,居住环境恶劣,死亡率更高。由此,欧洲很多城市实际上瓦解,大量居民逃入荒郊野岭。

欧洲的战争也由此停止,因为士兵还没有出征,就死去了一半。

鼠疫同样也搞垮了大明。

明代万历和崇祯时期,出现过2次大规模的鼠疫。

一般认为,常年的干旱是导致鼠疫的原因。大量老鼠无法生存,被迫携带着鼠疫向四面高速扩张。

学者认为,万历和崇祯年间的鼠疫,造成华北3省高达1000万以上人口的死亡。

要知道,明末中国人口2亿,其中北方人口不过几千万。

鼠疫造成1000万以上死亡,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当时的资料记载: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朝发夕死”、“一家尽死孑遗”。

鼠疫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解体,造成明朝北方社会的崩溃。

《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鼠疫传到北京大名府。那年春天开始,大名府就没下过一滴雨,地里的麦苗被蝗虫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饿死人无数。

督催漕运的户部给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给朝廷上疏说,他从静海抵山东临清,见人民饿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为盗,米价疯长,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两银子,人死后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具体就北京来说,鼠疫帮助李自成拿下来北京。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卷78中说“崇祯十六年,上天降灾,北京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一人染疫,传及阖家,两月丧亡,至今转炽,城外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以致棺蒿充途,哀号满路。”

等到第二年李自成大军杀来时,北京城军民遭遇无心抵抗。

大明官方文件写到:“北京城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

一般认为,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

这种情况下,北京其实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军民们已经被鼠疫搞得惶惶不可终日,谁还有心情再去战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