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宁致义和新绛一中课改的彻底失败?你如何看待课改背景下学校各种不同的课堂模式_高考_课改_自己的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课改 高考 课改 自己的

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宁致义和新绛一中课改的彻底失败
  • 你如何看待课改背景下学校各种不同的课堂模式
  • 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新高考的挑战
  • 课改和不课改高考有影响吗
  • 如何看待高中新课改
  • 教育部实施新课改,克服“考什么教什么”,你怎么看
  • 课改背景下,语文老师如何去做方能适应时代发展
  • 对于今年语文的课改,增加古诗文篇数,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 听说现在的语文改革了,初中老师还用改作业吗

如何看待宁致义和新绛一中课改的彻底失败

作为新绛中学的一名教师经历过这一切,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不能说新绛中学的课改是彻底失败的!成绩不好的原因不能归咎于课改,根本的实质在于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管理上的松散,上课少和上课多的老师工资都是一样的,甚至不上课的老师工资也和上课的老师工资是一样的!等等问题,这样代课老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起来?!

再有为了突出课改的成效走了极端,对老师的课堂干涉太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自主,老师精讲少讲,这都没有错!但只要老师讲的有点多了校长就非常不满,可有的科目有的知识点不讲不行啊!指望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自主弄懂真的很难,有的老师甚至和校长都玩起了躲猫猫,发现校长来了就闭嘴,校长走了就赶紧讲?……这样过多地对课堂的干预,导致课堂的效率就比较低下,所以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但课改本身是没有错的,它鼓励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问,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潜力会更大,因为他们具有了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这样的学习能力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我觉的将课改与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完美的教学,既能适应现在的高考形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要真正做到完美结合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非常欣赏上海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

你如何看待课改背景下学校各种不同的课堂模式

课改是个伪命题。

原来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举孝廉”,当时青年才俊,重孝悌,厚乡里。

后来科举考试,“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各地教学盛行。

现在高考,一份试卷定终身,一分压到英雄汉。才有了现在的课堂。

所以,现在的课堂,应付现在的高考,是最有效的课堂,课改纯属开玩笑。

什么时候,需要课改,真的进行课改呢?回答是“高考的方式改变了,年轻人上升通道的路径改变了,那个时候,课堂或者不需要课堂,肯定会改变。”

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新高考的挑战

新课改、新高考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排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8个任务群之首,足见其地位之重要,这也是新课标的鲜明特色。长期以来,我一直呼吁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名著的阅读,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引导学生阅读《论语》《道德经》《红楼梦》《三国演义》《雷雨》《呐喊》《哈姆莱特》等名著,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为章回小说写回目解释,开展《论语》语录演讲活动,举办年级范围内“无远弗届的《道德经》”演讲活动,为《呐喊》中每篇小说创写对联,撰写小论文等。但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加进了阅读学术著作的要求,推荐书目数量较大,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全新挑战。

新课标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就语文学科而言,具体体现为四大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相较于能力目标,素养目标更强调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如爱国情感、人文关怀、审美情趣、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有更高的立意,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好的方法,并且要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

新高考强调考查的开放性、情境性、综合性,强调综合素质的评价,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的应用性,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任务,新挑战。教师要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加强社会实践。今年暑期,我在家乡作了两项社会调查,并撰写了两篇调查报告,这是有益的尝试。

 

 

课改和不课改高考有影响吗

目前看来,课改与不课改对高考的影响非常有限。

近些年,课改一直是教育行业在不断探讨的话题。改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改,所有人也在不断地摸索。但是大目标总是不变的,就是让学生将单纯的学变成能够实践的学。把过去的应试向,改为应用向。确实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但这项政策对于高考来说,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从两方面讨论。如果哪里说的不对、不好、不全面。还请大家指正。

1、课程改革改变的是课程内容以及方向,是大方向性质的操作。正因为其大方向性,所以不影响学生的考试排名或者成绩分布。

我们都知道高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而高考成绩的优劣是依赖排名的前后,而不是分数的高低。哪怕你考了740,但如果你是全国十八万名,那么依然没有什么好学校可以选。 如果你考了400分,但是排名全国前1000.那么依然有大把学校可以选择。既然排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就要问了,课改影响一个学生的排名么?既然大家都是一样的改,那怎么可能只影响到你,却没影响到我呢?所以既然是影响所有人的政策,那么对于排名来说,也不可能出现什么课改前级部前五,课改后级部倒数的情况。

2、课改也是一种改革,所有的改革的目的都是趋好,趋公平。

必须要承认,当前社会教育资源区域性不均衡状况非常严重。那么课改的另外一层意义可以减轻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对于弱势地区来说,能够得到新的机会。对于优势地区来说,看似会有一些新的竞争。不过对于优势资源地区来讲,这些威胁是非常非常小的。毕竟教育资源优势不可能通过一次改革就能够抹平。

更何况为什么要把已有的优势强行抹平呢?公平毕竟不是平均。所以说,课改对教育资源的影响比较有限,连带着对学生的高考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我只从这两方面来说,课改对于高考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有不同意见,也会虚心听取。

如何看待高中新课改

从已经出台的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来看,虽然各省的方案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但它们都在努力朝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这一高考改革方向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唯分录取”的坚冰正在被打破,高考改革一定会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从单一考试向综合评价的转变,一定能构建起更加科学与公正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教育部实施新课改,克服“考什么教什么”,你怎么看

6月19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遍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了新时代高中育人理念的改革和推进普遍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方向和决心,其中最引人注目,且影响全国高考生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高中新课程教材改革、考试命题方向的改革和高校录取评价机制的改革等。可以说这部分改革意味着从教学内容到考试内容再到高校录取等方面都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紧接着教育部对此《指导意见》进行了全面解析,对高中教育改革的内容进行了深度具体的剖析,其改革的重点任务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德育教育。

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拓宽综合实践等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展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改变科学文化教育,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体育锻炼和劳动习惯的培养,真正实现学生的德智体育劳全面发展。

为学生有效开发社会实践资源,建立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到2022年,将建立起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创新思维、体质达标、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实现评价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促进公平竞争。

3、优化课程实施方案,完善考试制度

改革离不开教材的推行,因此到2022年国家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教材,支撑教育改革,并完善学校课堂管理、创新教学组织管理等推进改革发展。

继续推行高中学业合格考试,但一部分成绩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另一部分是必修科目文化考试成绩,另外体育、健康、艺术科目也要按省级要求进行合格考。

4、高考命题方向变化

新课程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命题以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为依据,优化考试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以下几个能力:

  •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强情境设计,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形式。

  • 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的方向。

5、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机制。同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促进教育公平等。

从以上几项改革重点任务来看,人们最关心的依然是高中学与考的问题,高校录取招生选拔机制的问题,因为这几个问题直接决定着孩子在求学过程中要做哪些准备,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名校梦等。

教育部在解析此《指导意见》时明确指出,此次高考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弊端,特别是在创新高考命题方式方面打破多年来的出题模式,联合社会生活实际,加强情境设计,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打破高中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死板教学套路,打破学生靠研究解题套路,大量刷题提高解题熟练程度来提高高考成绩的弊端。

其实今年的高考数学题已经有所变化,从求维纳斯女神的身高到求独孤的印信的棱数,其实都是从生活实物中取材,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析生活中的问题的命题方式,是一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知识同社会生活中的数理关系相结合的导向性新形式,如果学生一味地死读书,不理解数学公式、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将失去高考提分的优势。

另外,到2022年新课程改革完善后,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一句话同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不再制度考试大纲并不意味着高考命题就可以更加自由宽泛,因为高考命题的依据依然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标准,因此不会出现教考不一的现象,只是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和社会生活更加贴近,其综合运用性和创新探究性体现的更加明显,但学生依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新入学的高中生以及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向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应对各学科对立德树人方向的体现,特别是语文提倡“大语文观”,起着塑造学生内心品德和道德修养作用的重要学科,其文化涵养要求必将更加深厚。

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精神品质里,涵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底蕴,也是学好其他各科的基础。

二、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时刻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相印证,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做到活灵活用,开拓思维。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理、化的知识运用,而之前的死读书,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将被淘汰。这必将成为新的学习方向。

三、增加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命运时刻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了解中国和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个国家的兴衰必然和祖国青少年是否有担当、有文化、有能力密切相关,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那么教育的导向一定是要培养有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弄潮儿。而这部分思想品德的塑造会在人文学科中得以体现,也会在中考和高考,特别是作文中加以体现,所以如果学生没有浩然正气,很难写出有建地的文章或者解答有时代意义的问题。

记得,前些年,人们将中国的中考和日本的中考试题做比较,中国的历史在考新大陆发现是哪一年,有什么意义?而日本中考历史在考,如果没有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将会如何发展?相信未来我们的教育改革方向也会向这种出题方式迈进。

四、从题海战术、麻木刷题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将学和思有效结合起来,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审视实践,审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等,必将是将来学习方向的新变化。

五、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等,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才能满足未来人才选拔的需要。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喊喊口号,此次改革将在三年内得以完善,全面展开,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越改越好,越公平合理。大家拭目以待吧!

课改背景下,语文老师如何去做方能适应时代发展

1.大量阅读,多多写作,让学生喜欢语文,自己必须热爱语文;

2.多多研究思维规律,将语文提升到语言思维、语言逻辑层面来延展;

3.热爱生活,思考生活,不囿于课堂,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

4.不跟风,不从俗,对所有新的口号和潮流保留一份清醒的思考。

对于今年语文的课改,增加古诗文篇数,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培养民族的自信力,下一代的文化修养,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提高下一代的文学素养。

最近如火如荼的诗词大会等栏目,就是呼吁13亿人们,重视自己的母语,让自己的文化能走向世界,进而提升我们的国际形象。

对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是提升文化底蕴,也便于写作文进行引用!

听说现在的语文改革了,初中老师还用改作业吗

说下我的作业批改。

1、配套练习册。学校要求详细批改!

2、每天小字一页。孩子的字严重影响语文成绩!

3、读书笔记。课改后加大了课外读物的分值,不练将来就没有分。

4、听写生字。基础必须夯实,详细批改。

5、周记,每周一到两篇作文片段练习。不写日记已经是纵容了!

6、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6个。

7、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详批详改,排名分析!

………………

关键这些都是良心活。干和不干,你知道,用心还是不用心,你未必知道!

教师不容易!哪次改革不是老师最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