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恶心的朝代(为什么说商朝是恐怖的殷商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恐怖时期)_明朝_永乐_元年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说商朝是恐怖的殷商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恐怖时期
  • 为什么大说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垃圾的朝代,没有之一
  • 有人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烂的王朝,那么明朝究竟烂在哪里呢

为什么说商朝是恐怖的殷商盘点中国历史上的恐怖时期

为什么研究历史的人,都认为商代是一个恐怖的朝代?因为经过很多历史研究表明,商代不仅有殉葬的习俗,而且有活人祭祀甚至吃:人的习俗;在《墨子.节葬》中有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殉葬这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还是商代贵族用活人祭祀先祖甚至吃:人,在《礼云》中有记载:殷人尚鬼,他们为取悦神灵祖先,会用牛羊和活人祭祀,牛羊叫牲畜,而人就叫人牲;至于殷商王族吃人的习俗,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是纣王把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做成肉丸子给他吃的典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所以说,殷商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时代。很多贵族把奴隶和俘虏当做动物,甚至是食物,细思极恐!

所以很多人认为,没有武王伐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传承。

为什么大说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垃圾的朝代,没有之一

客观地讲,最垃圾的统一王朝是晋朝,太乱了,道德沦丧,但是若论人心坏的最厉害的要算明朝,程朱理学之下,产生了很多伪君子,人人最求谁最有心眼,越坏越不怕坏,这个就可怕了,最后连皇帝也这样,跟大臣玩心眼,采用耍赖的方式拖到对方妥协,而下面的老百姓却津津乐道,全然没有了正道。锦衣卫这种脱离法纪的特务组织横行,竟成了青少年追求的目标,服装逾制用销金,纹绣,谁的势力、特权越大越光荣,投靠太监,东林党,皇帝多疑,忌刻臣子,无有一点正气。若不能客观认识明朝的黑暗,必然不能警惕这些肮脏的事物再次发生,这是极度有害的。

有人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烂的王朝,那么明朝究竟烂在哪里呢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烂也是烂在晚明,明朝时期从永乐皇帝之后的后续明朝皇帝就开始衰败。

明朝皇帝皇帝列表: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①、 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也称永乐帝。整个明朝时期最强盛的一代王朝,在位二十二年。

永乐帝成就:

陆地疆域据《明史·地理志第十六》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明朝的领土囊括内地十八省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河流域,后改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并曾在今满洲、新疆东部、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成祖时期甚至短暂征服并统治安南(今越南北部),永乐年间明朝极盛国土面积约达1000万平方公里。

经营南海: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航海者对中国海域认识的加深,有关中国海域与外国海域分界的记载则更趋具体。朱棣积极对南海诸岛进行勘察和经营。朱棣在苏门答腊南部的旧港(今称巨港)设立宣慰使,首任宣慰使施进卿即由郑和亲自前往册封,使浩瀚的南海俨如中国的内海。

政治 迁都北京 ,朱棣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从南京迁都北京,立北平布政司为京师,诏改北平为北京。

改革吏治朱元璋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明太宗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到21世纪。

逐诸王爵永乐元年(1403)正月,刚刚登极改元的朱棣就在华盖殿宴请诸王,同时宣布被朱允炆削废的周王朱(木肃)、齐王朱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等全部复其旧爵,令各归故封。

文官之治在改组文官政府的时候,朱棣首先重建了在动乱的内战中陷于混乱的帝国的官僚体制。他通过重建明朝的官僚政制取得了士大夫的支持,其中有些人曾在前朝服务,另外有许多人可能仍然心怀不满,把他视为篡夺者。他在历次战役中作出的争取他们支持的努力大大地牵扯了皇帝的注意力和精力。但是,这些努力给永乐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务机构朱棣在揭示了变节行为如何能够颠覆皇上之后,便重新组织了他的监视网,以确保他地位的安全,同时用它来监察弊政。为了获取情报,他不仅依靠文官政制中的监察和司法官员,他也依赖自己的宦官和锦衣卫。

军事 改革编制朱棣统治时期军事组织在武装力量的结构方面经历了四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取消了护卫。第二个变化是把大部分驻在南京的京卫调到北方,并把某些北方的部队提到亲军的地位,这就使驻北京的京卫成为帝国中最大的一支部队。第三个是在京师设营,士兵们通过营定期从地方部队轮换去边境防线服役或进行征战,并在营中操练和受训。第四个大变化包括在长城沿线组织边防的镇;这个措施是永乐帝对付这条边界以北的游牧入侵者的新战略的组成部分。

对外战争 永乐时期对外战争也规模扩大,永乐四年(1406年)出兵收复安南(今越南),永乐五年(1407年)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对其进行直接统治。 为了彻底解决大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蒙古势力遭到永乐帝的连续打击后,此后数十年都无法对明朝构成威胁。 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

经济农业朱棣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之后,朱棣宣布“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察员,如果看到民间疾苦而不实报的,要逮捕法办。对民间发生了灾情,地方上要及时赈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畜牧业永乐元年(1403)正月十六日,颁定牧马法:牡马一匹配牝马三匹,每岁课征一驹给军士,非征发不得擅自遣用。手工业永乐时,布帛、丝绢、棉花绒和果钞已成为明朝赋税的重要部分,这也反映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发展。永乐年间是明代制瓷业的鼎盛时期。江西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这里人口约十万,洪武年间有官窑20座,宣德时发展到58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如永乐时的锥拱、脱胎,都是技术上的新创造。釉彩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甜白、翠青、釉里红是永乐时的名贵瓷器。宣德时的青花瓷更是上品。还有一种用南洋的红宝石掺进釉料中制成的瓷器,称为“祭红”,具有宝石的光泽。制造业 冶铁 洪武年间,全国官营铁矿有13所。这些铁冶,除炼生铁之外,还炼熟铁和钢。但官营矿冶总的说来是停滞不前的。它的生产完全依其他官营手工业部门对生铁原料的需要而定,时而开采,时而封闭,产量极不稳定。而民营矿冶却在稳步发展,这从历年民矿向政府交纳的贡课中可以看出。1403年(永乐元年),民间交铁课79800多斤;1434年(宣德九年),增加到555267斤。明朝规定,铁课三十取二,按此计算,在30年中,产量当从近120万斤增至830多万斤,上升七倍。冶铁业中官矿衰落、民矿发展这一趋势,是明代矿冶业,也是其它手工业共有的现象。造船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南京城北龙江(亦叫龙湾)和太仓刘家港是当时造船业基地。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多半是龙江制造的。其他各地的造船业也都很发达。各地造船种类很多,有遮洋造、备倭造、战船、浅船、风快船、黄船,等等。其中海运税粮的遮洋造最大,可装载粮食四五百石。永乐元年(1403年)5月,朱棣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永乐元年(1403年)8月,命京卫及浙江,湖广、江西、苏州等府卫造海运船二百余艘,朱棣还命令福建的所有大明造船厂承担大规模的造船任务。商业明初设置宝钞提举司,翌年诏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规定禁止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只准用金银易换钞币,违者治罪。可是,到了洪武末年,江南士民和一些行商大贾重钱轻钞,甚至有人以一百六十文钱折算钞币一贯(四百文为一贯),因此造成物价腾贵,钞法大坏不行。永乐元年(1403)四月二十日,朱棣诏令禁金银交易以通钞法,犯者以奸恶论罪。同时规定钞纸昏烂者允许到行在库兑换新钞。然而由于收受艰难,结果金银交易禁而不止。当时,户部尚书夏原吉曾疏请朱棣更钞板上的“洪武”篆文为“永乐”,朱棣命仍其旧。自此以后,朱明王朝的宝钞一直沿用洪武年号。疏通河道大运河在15世纪初期,元代的大运河已经大段大段地损坏、淤塞和不能通航了。朱棣决定修复大运河和重开运河运输,使之成为另一条供应北京的南粮运输路线,因为首都迁往北京后粮食的需要大大地增加了。大运河分两个阶段进行修理。北段的疏浚和修复工作在宋礼的监督下开始于1411年7月;这项工作包括疏浚河渠130英里和建造38座船闸。这项工程使用了30万名服徭役100天的劳工。从黄河到长江的南段在1415年7月开放。陈瑄在淮安之西建造了四座船闸,以提供通向淮河的入口。运河体系这时能从长江下游流域直通北京;它成了南北之间商业的主要动脉。黄浦江 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夏元吉采纳上海人叶宗行的治水建议,上奏请求疏浚黄浦江,朱棣准。开浚吴淞江永乐元年(1403)四月初三日,明成祖朱棣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巡视浙西诸郡,治理苏州、松江和嘉兴等地的水患。夏原吉经过实地勘察,上奏拯治之法在于开浚吴淞诸浦。朱棣准命夏原吉督率民丁十余万人,开浚吴淞江下流以通海,上接太湖,并且“度地为闸,以时蓄泄”。次年正月,夏原吉再率民工开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等支流,九月告竣。疏浚吴淞江大大便利了苏、松等地区的农田基本建设。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

尊崇儒家 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外交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朱棣登极后不久,就依照洪武初年的建制,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了市舶提举司,负责查验来华贡使身份、安排贡使食宿、管理口岸。以加强管理正当的中外贸易和友好交往。并且不断地向海外各国派遣使臣,仅永乐元年(1403)就派宦官出使各国达三次之多:九月十五日,朱棣遣宦官马彬等出使爪哇国,并诏谕苏门答腊、西洋琐里等国;同月二十四日,遣宦官李兴等出使暹罗;十月十三日,宦官尹庆奉使诏谕满剌加、柯枝等国。从此开了宦官出使外国的先河。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宏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就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陆路:朱棣还多次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官员出使西域诸国,西域诸国如帖木儿帝国、吐鲁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称臣纳贡。明朝与西域诸国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使得全国的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清朝官修《明史》中描写永乐帝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永乐帝朱棣

这就明朝最强王者永乐帝,永乐帝之后明王朝就开始了王室家族内斗与权利争夺,东林党争等明朝烂就烂在这里。

明朝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本身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财政困难和清兵的经济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当时直隶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生。辽西局势亦日益恶化,清军多次与明军作战,最后于1640年占领锦州等地,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投降,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燳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②、 顺 :(反派角色)

李自成,年号永昌。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

③、大西 :

张献忠,年号大顺。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最后成立大西政权。

南明 :

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

④、“明”的由来: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朱元璋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曾为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为表明自己是小明王的合法继任者,继续用其“明”字笼络人心。还有一说“大明”一词在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和《诗经·大雅》中早就出现了。在易经中,是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