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_清明_杏花村_断魂

本文目录

  •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 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 为什么杜牧《清明》是一首争议性比较大的古诗
  •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到底好在哪里
  • 杜牧的《清明》,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诗人为什么要喝酒他想表达什么
  • 你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
  • 唐杜牧《清明》千古流传,怎么改成宋词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杜牧的清明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会断魂呢?

现在的很多人清明节不都过得很快乐吗?潇洒了全国几日游,哪儿来的断魂呀?到底是时代的变化,还是杜牧的诗有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那就是因为清明节是一个用来祭祀先祖的日子,古代人在追思先祖方面比现代人更加慎重其事,更加讲究礼仪。

因为“百善孝为先”,而且在汉代的时候还有“举孝廉”,也就是说你如果足够孝顺,是可以去做官的。一是出于真心悲痛,二是习俗使然,大家都很悲痛,所以清明祭祀是庄重、悲伤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杜牧说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了呢?清明时节本来天气就不好,雨纷纷,就好像老天流泪一样,配合大家对先人的思念。既有原因,又有环境,既有条件,又有风俗,路上的行人如何不断魂?

有朋友说,这里的“路上行人”是指没能赶回家祭祖的羁旅之人,因为没办法祭祖,感觉很悲伤,很对不起祖宗,这样说也行,但是大的基础是建立在祭祀的悲情之上的。

这位题主,难道不知道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上坟的习俗吗?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到这里就解答完毕了。因为清明节要上坟,要给祖宗上香,思念先人,所以悲伤,才“路上行人欲断魂”。

不过就我个人理解,这个大众答案并不贴切。

有朋友就会说,不贴切,那你说个毛线啊?

那是因为这种理解是一种通俗化的错误常识,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这种错误的常识都没有,当然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然后我再说说这种常识错在哪里。

其实,清明节真的是个欢乐的日子。

而我们祭祖、扫墓、上坟原本应该是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也就是韩翃那首著名的《寒食》所写的日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个寒食节始自介子推被烧死,这里就不细说了,我们只要清楚一点,寒食节是禁火的,而且周期还比较长。

在这个月份,因为天气好转,大家又还没有开始务农,以节日为借口的相亲、勾搭就比较多——所谓春心萌动。农历三月上旬,前后就有三个节。

第一个是上巳节,大家欢快相聚、一起下河沐浴、插柳辟邪的日子,也是元宵节之后男女相约最好的日子。过了这个欢快的节日,就进入了寒食节。

寒食节禁火,意味着什么?只能吃冷食。这对已经进入文明热食阶段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修苦行。因此才有“轻烟散入五侯家”,做什么?偷偷传火种给诸侯破忌呢。但是诸侯可以偷偷用火,老百姓是不行的。虽然这一规则从最开始的行政命令发展到后来成为习俗,并没有谁去强制执行,但是习俗的力量太强大了。

所以,寒食节是非常难熬的。天天吃冷食,过得人不人鬼不鬼,干脆就趁这个时节去扫扫墓,以表孝心。扫墓上坟的习俗是这么来的。

而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一般是在寒食的最后一天或者第二天,那么终于开禁了,大家自然要出去踏青,要美酒佳肴,大快朵颐了。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都遵守着只能清明节前扫墓的规矩,其实就是寒食节上坟。清明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清明之后就不要扫墓了,不要把那种悲悲切切再带进美好的春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寒食节都慢慢消失,但是老百姓的习俗保留下来了。踏青、插柳这些上巳节的欢快,寒食节祭祖招魂的悲伤、挂青,这些习俗行为就都被清明这个节气日子给挪用了过来。

大家要注意,清明原本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节日,而清明节放假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

所以,大家伙清明出去玩,出去哈皮,其实暗合了古代正统的风物人情。

那么我们再来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行人不应该是开心嘛,为什么“欲断魂”?其实未必不是给寒食节冷食给憔悴的,“借问酒家何处有”,你以为杜牧是要借酒消愁吗?

不过是因为可以吃热食美酒了,他是要去海吃一顿。

感觉杜牧的《清明》就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感觉杜牧的《清明》是流水账,其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原创)题主说杜牧的《清明》是流水账,我觉得不妥。

先看这首诗的全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前两句,先从漫天纷飞的细雨着手,描写了在雨中赶路的行人。纷纷的细雨与欲断魂的行人相互呼应,是实写。纷纷细雨更加显得行人凄励的心情,清明时节,天气仍然微凉,加上纷纷飞扬的细雨,使得行人难勉显得“欲断魂“之感。

在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由“借问“转笔,于是,转出了“牧童遥指杏花村”来,是答句。这个答句不是牧童在答,而是“遥指”作答。这句十分高妙!

高妙之处在于牧童并没有说出前面就是杏花村,而是“遥指”中的“指“,不用牧童开言,问者就知道,在濛濛细雨中隐约出现的杏花村。

这首诗的文学性在于从诗中出现了一幅生活中的图画:行人在濛濛细雨中,显现出微冷欲酒,这时遇见一个牧童,行人相问牧童,牧童用手指着前边隐约看得见的杏花村。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道理。

全诗四句,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故而从唐代流传至今。

那里有流水账之感,只是按事情发生的顺序而写而已。

所以,我没有读出流水之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为什么杜牧《清明》是一首争议性比较大的古诗

谢邀!

真实的解释

有一首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小学三年的语文课里都学过了。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文:

清明

常言说:清明难得晴。

这不,这一年,清明时节,又下起雨来。作者趁着雨停,驾着车子,带领领家人,来到偏僻乡村老家,走在小路上,去荒郊野外的坟地,去给仙逝的老人添坟上土,扫墓烧纸。

在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接近中午,他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车子,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他们感到饥又饥,渴又渴的,就想借酒消愁解乏,正在此时,看见地里有一个放羊的孩子。

作者停下车子,大声喊道:“牧童你好!我们是行路人,又累又饿的。

这里是否有酒馆饭店?”牧童一边吆喝着羊,一边举起手来,指向远方的一个村子。作者暗想:那不是杏花村嘛,如今也有酒店啦!并说:“谢谢了!小朋友。”于是,作者上了车子,来到杏花村的酒店。

由于杜牧的诗集中,没有这首诗,而且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1、七言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三字句

清明

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女童指,杏花村。

3、四言句

清明雨淋,路人断魂。

酒家何处,去杏花村。

4、五言句

清明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不一定是杜牧的作品。

无论如何,这首诗也是小学生启蒙的好诗。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到底好在哪里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是一首无论从意境、语言、格律等各方面而言,都具有佳作之风范,为世人吟诵不绝,其原文如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认为这首诗的绝妙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点明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这一点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也有类似,只不过这是指绵绵秋雨的季节。清明时节,天气由清冷将转为温暖,这时也是天气多变之时,也许昨天还风和日丽,今天已阴雨霏霏、春寒料峭。所以该诗开篇便以“清明时节雨纷纷”既点明了时间,也隐含了此时的气候特征,可谓一语多指,蕴含丰富。

二、语音质朴,言简意丰。

这首诗语音质朴流畅、自然真切,毫无人工刻意雕琢之痕,却将走在“雨纷纷”的清明里的“行人”丰富的情感、烦复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看见乍暖还寒时,蒙蒙细雨中行色匆匆、衣襟尽湿、愁绪满面的行人。但作者并未用一个“愁”字,而是用了“雨纷纷”“欲断魂”来形容无边的愁绪,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可谓绝妙之笔。

三、意犹未尽,令人遐思。

该诗最后以“借问酒家”和“牧童遥指”的动作描写引出来“杏花村”这个能勾起人们无限遐思的名称。也许是在开满杏花的枝头悬挂书有“杏花村”酒帘的酒家,也许前面名为“杏花村”的地方有酒家,也许前村所产之酒名为“杏花村”,也许是作者心中的驿站名为“杏花村”……

总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虽看似平淡但却蕴含丰富,使人浮想联翩,须仔细体会,方知其真味。

(图片源自网络)



杜牧的《清明》,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诗人为什么要喝酒他想表达什么

问题的实质,不过就是要读者如何用心去体会这首《清明》古诗的意蕴。

其实就杜牧这首《清明》诗而言,整首诗并非深奥难懂。诗人的描写和表情达意,晓畅明白,通俗易懂。

清明时节,喜欢下雨,这样的气候特点,在许多地方,至今也还是如此。清明前后总是细雨霏霏,连空气中都感觉湿漉漉的。柳笼烟,花迷雾,就给人一种迷迷茫茫的感觉。

清明节前两日有寒食节,古人把这样的绵绵细雨叫“泼火雨“。这是针对这个时节下雨的专用名词。从诗中不难看出,诗作表达的是诗人在旅途的感受和心情。赶上了清明时节这样的雨纷纷,心情就难免有些晦暗。“断魂“一词就此而出。

古诗中常有“断魂“一词出现。这样的运用,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精神状态。总是离不开凄迷,晦暗,迷离等情感因素。

接下来写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还是承接上面的意思。蒙蒙细雨中,一路风尘,如果能稍作停留,喝点香醇的酒,暖暖身子,或许多多少少可以化解行旅中的淡淡忧烦吧!

你如何看待杜牧的《清明》一诗

描写清明节最经典最著名的诗,应该就是杜牧的这首《清明》了,这首诗传唱千年,为清明节赋予了一种惆怅的诗意。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时候,本该家人团聚,祭奠先祖,而诗人却漂泊在外,再遇上纷纷细雨,如此天气,如此情境,怎不伤魂。

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雨纷纷,描绘了一个凄迷的意境,纷纷的雨也象征着诗人无边的惆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内心惆怅怎么办呢?人在天涯,又不能飞身故里,祭奠先祖,于是只好借酒消愁。

于是诗人看到一个牧童,就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一个杏花深处的村庄。

杏花村,并不是酒家的名字,而是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来作酒店的名字。

这首诗没有一个难字,没有一个典故,读起来通俗易懂,但又意蕴深刻。全诗用朴素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凄迷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了诗人传统佳节在外漂泊的惆怅之情。

如果要问这首诗的现实意义,那就是这首诗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赋予了一种惆怅的诗意,表达出了中国人一种普遍的情感,如果你在清明的时候不能回家祭祖,一个人在外漂泊,我想这首诗最能表达你内心的情感了。

答者:谢小楼

唐杜牧《清明》千古流传,怎么改成宋词

唐朝杜牧的《清明》,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七言古诗。原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把这首著名的唐诗改成宋词,也是一个很好的挑战,试着改成一阕《清平乐·清明》。

清平乐·清明

清明时节,风暖雨不歇。

络绎陌路何太急?行人回家心切。

魂断山乡日暮,欲寻酒家投宿。

村头三两牧童,笑指杏花深处。

请指教!顺便留下您的墨宝!

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