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在端午节,有忌说“端午节快乐”的说法,为什么
- 对于在别人的朋友圈微博下面提醒别人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要说端午安康的行为,你怎么看
在端午节,有忌说“端午节快乐”的说法,为什么
在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
在目前我国的法定节日中,除了清明节之外,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可以互相道一声“节日快乐”。但有人在网络上提出端午节也清明节一样不能说“节日快乐”,而只能说一些“节日安康”之类的话。
之所以有人提出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理由是,端午节是一个祭祀、悲壮的日子,如果像其他节日一样互道“节日快乐”,似乎很不合时宜。现在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划龙舟,都和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而屈原的故事确实相当悲壮,与喜庆、快乐等字眼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
但端午节的真正起源也许和屈原这个悲壮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节令,我们知道,端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时节,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天气因素人们容易生病。而端午节的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挂艾草、喝黄酒等活动来祛除邪崇,避免生病。也就是说,端午节是劳动人民为了祈福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不但可以互道“端午节安康”,互道“端午节快乐”亦并无不妥。
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过端午节,必然是奖容满面,兴高采烈的,如此也并不妨碍我们对屈原的纪念,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节日中寻找到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我是秀峰观世界,认同我的观点的请点个赞,并关注一下。谢谢!
对于在别人的朋友圈微博下面提醒别人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要说端午安康的行为,你怎么看
端午节到来,微信朋友圈却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据报道,这则消息还是以非遗专家“普及知识”的名义开始的。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祭祀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所以端午是个悲壮的日子。
安康与快乐都是表情达意,本不必细究。但随着某些专家的解读和朋友圈的热传,很多人生怕说错话、不讨喜,说了声“端午节快乐”后都惴惴不安难言快乐。
客观上讲,端午节的源流确有悲壮的因素,不说“快乐”说“安康”,不无道理。看上去,它就该跟纪念、忧伤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互祝快乐”确实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不过,除了祭祀,端午节也可以有“快乐”的一面,祝福“快乐”和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并不矛盾。追怀先人是为了回顾历史、珍惜现在,那些先人们想必也更愿后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这个意义上,端午节说“安康”说“快乐”都没错。节日说什么样的祝福语,取决于对这个节日的需求。一定得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是对节日现代内涵的剥离,也有些吹毛求疵。
其实,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文化内涵一直很丰富,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一面,很多古诗文中就有提到“快乐过端午”的场景。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又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中说:“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下,端午节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味较真,不能说“快乐”只能祝“安康”,也必然会过滤不少文化的味道。所以,该有的仪式感可以有,但无需拘于“缛节”。端午“互祝快乐”又何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