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怎样评价琼瑶小说
- 看完《撒野》感觉好难受为什么
- 金庸小说里,哪些最后没有在一起的情侣或者单相思最让你感慨唏嘘
-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花姑子》,是对封建女性的幻想之作
- 最好看的10本武侠小说有哪些
- 阅读量大却没有合适小说能看该如何是好
怎样评价琼瑶小说
对于爱情,我们都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长相厮守,我们也喜欢轰轰烈烈、你侬我侬的耳鬓厮磨,我们更能接受平淡如水、相敬如宾的长久相伴。
无论什么样的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总是大受欢迎的,尤其琼瑶的小说中,爱情总是那么唯美、浪漫。
当年轻的我们被小说中的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所感动之时,很多人指出了琼瑶小说三观不正。因为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之上的,三角恋、移情别恋、插足别人的感情、渣男、小三……….甚至有人说她的小说是为小三正名。
《一帘幽梦》中绿萍和紫菱姐妹共同爱上了楚濂,楚濂选择了紫菱之后,并没有向绿萍坦诚,而是选择隐瞒。在绿萍出车祸致残后,楚濂因为内疚而离开深爱的紫菱,选择和她结婚。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才有那句被人们吐槽的“你失去的只是双腿,而紫菱失去的却是爱情呀。”
对于一个舞蹈家而言,难道爱情难道比大于一双腿?而伤心的紫菱,遇到了完美好男人费云帆,后与他结婚。但是与费云帆结婚后的紫菱并没有楚濂,二人旧情复燃,想分别离婚在一起
看完《撒野》感觉好难受为什么
我是看的时候难受,看完之后没有以前那么消极了,它带给我的触动很多。
我特别喜欢那句: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顾飞,跟着光!
金庸小说里,哪些最后没有在一起的情侣或者单相思最让你感慨唏嘘
谢谢邀请。
金庸小说里有很多对情侣,让人惋惜的也有不少。我们或者惋惜人已逝情未了,或者哀叹妾有意郎无情,或者悲愤造化弄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比如程英祝无双与杨过,比如郭襄,比如乔峰阿朱,比如天山童姥李秋水与无崖子。
乔峰和阿朱
我最惋惜乔峰和阿朱,很喜欢阿朱,很可惜他俩,之前给阿朱写了的一段随笔。
《阿朱》
阿朱,你好。
我把新开的花献给你,
我把我的喜欢献给你。
读它,喜欢上你;
重读,喜欢加倍。
你十六岁,绝代风华,
他三十岁,睥睨天下。
你是侍女,谦逊温柔;
哪怕你是王爷的女儿,不改初心;
你让他有了家,快乐的像个孩子一样。
他是英雄,侠骨柔肠;
哪怕知道聚贤庄是赴死,一往无前;
他让你有了爱,瞬间像长大了一样。
看到你出现,我翻书的节奏会变慢;
想到你要走,我把这一章节反复看。
我喜欢看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喜欢看你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你好,阿朱。
我的花你收到了吗?
还有我的喜欢。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花姑子》,是对封建女性的幻想之作
陕西有一个姓安的书生,为人讲义气,性格也颇好,可对钱财却没有什么概念,好挥霍,喜欢放生。
有一次,安生的舅家有丧事。安生前往吊唁。返回时,天已黑,不小心进入了深山老林中。正害怕之间,突然看到远处一箭之地有火光闪烁,安生觉得可能有人家,正好前去问一问。
安生追寻着火光,一直走,半路突然遇到一个拄着拐杖的驼背老头。安生还未说话,那老头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会在此?”
安生说自己迷了路,误入此地,看到前方有火光,于是便想借宿,那老头便说:“那可不是什么好去处,你跟我走。我家里的茅草屋虽然不宽敞,但好遮风挡雨。”安生听了非常高兴,于是跟着老头回了家。
安生跟随老头进了茅草屋,这茅草屋只有三间小房,并不宽敞。老头进了房门,叫来自己的老伴,说道:“客人来了,赶忙招呼一下。”又说:“你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进去叫花姑子前来给客人斟酒。”那老妇人进去唤花姑子。
不一会儿,安生看到一个16岁左右的女郎从内房里走出,容貌俏丽,好似天上的仙女,安生看的眼睛都发直了。老头见花姑子出来,忙叫她去烫酒。
西边儿屋的角落有一个煤火炉子,花姑子便在那生起火来,开始给安生烫酒。
安生和老头聊起了天,这才得知,老头今年已经70多岁了,家里并无其他人,只有他和妻子以及一个女儿。这女儿唤作花姑子。安生又忙问道:“花姑子的婆家住在何处?”
老头回答道:“我这姑娘还并未婚配。”安生听了大喜。称赞花姑子漂亮,为人懂事,对她赞不绝口。老头正谦虚着,突然听到西屋内花姑子的叫喊,二人连忙进去看。
原来花姑子将酒烫开了,安生上前帮忙收拾,老头则气得跳脚,大骂道:“承蒙人家夸奖你,你连这点事都做不好,真是羞煞人也。”花姑子被骂得低下了头,眼圈红红的,也不敢说话。
老头又看到煤炉旁是一个用高粱秸扎成的紫姑神,还没完成。老头气不打一处来又说道:“为了这么一个活计,竟然差点耽误了客人喝酒,你真是该死。”
安生见此连忙从旁劝道:“这紫姑神扎的神似,可见姑娘也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不碍事,不碍事,酒慢慢烫便好。”随后老头便吩咐花姑子重新给安生烫酒,二人出了西屋。
客厅上,老头和安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安生此刻心中全是那姑娘的模样,哪还有心思和老头聊天。
就在这时,屋内的老妇人突然喊老头,老头忙向安生告罪,说要进去一下。安生点了点头,示意他不用管自己。只管去忙好了。
老头一进门,安生的心思活泛了起来。便对着西屋说道:“不知姑娘是否有意中人?我自打见了你,就情牵于你身,我想托媒向你求婚,不知姑娘意向如何?”那姑娘不说话,只是不停的在煽动着煤炉火,做烫酒的事。
安生见姑娘不答应。便冲动地跑进了西屋中,又将此话说了一遍,那姑娘惊问:“你怎么进来了?赶紧出去啊,被我爹爹看到不好。”
安生此时仿佛着了魔一样,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提亲说媒之事。姑娘手足无措,安生见姑娘无动于衷,竟然跪了下来,抱着姑娘的大腿。
姑娘更慌乱了,往后不停的靠,最后靠到了墙边之上,安生站了起来,一把抱住姑娘,姑娘吓得大叫了一声,惊动了内房的老头和老妇人连忙出来看,安生顿觉的脸羞红一片,赶忙放开。
老头问:“怎么了?”那姑娘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幸亏有安生来看,不然这酒又烫开了。”
此时的安生已经羞红的脸,对自己刚才所做的事后悔不已,心道:这姑娘真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没有揭穿我刚才的所作所为。
酒烫好后,安生只是胡乱的吃了几口,便说要休息。老头和老妇人连忙为安生铺好了床铺,安生便休息了,可是此时的他哪还有心思睡觉啊,整个人的心全飞到了那姑娘的身上了。
就这样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安生赶忙告辞离开,回到家后心中仍旧惦念着姑娘,于是便请媒人去老头家提亲,然而媒人到了地方却发现,那地方根本没有人家居住,乃是一处悬崖峭壁,回来将此事告诉了安生,安生心里更加疑惑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安生思念着那花姑子,不知不觉得了相思病,整天吃不下睡不着,每天只能喝一两口粥,勉强维持生计,躺在床上甚至连动也不能动。家里人忙前忙后的照顾,可不管请来什么郎中,就是瞧不出安生的病。
这一天,安生的家里人照顾了安生后,全都睡着了,安生一个人在房间内,迷迷糊糊间突然觉得有人在揉捏他,睁眼看竟是花姑子,泪流满面,话都说不出来了。花姑子笑着对他说:“真是个痴心的人啊,怎么变成这样了呢?随后便脱了鞋子,上了他的床铺,用手替他按压着太阳穴。
安生看到花姑子,整个人轻松了不少。此时的安生满眼都是花姑子的模样,都不敢眨眼,生怕眼前人突然消失了。忽然,安生鼻尖嗅到了一股浓烈的麝香味,那香味儿透过他的鼻子进入到四肢百骸,安生闻到这香味便开始出汗,逐渐轻松了不少。
过了一会儿,花姑子对安生说:“你家人颇多,我不便停留,三天后我会再来。”然后从随身的布袋中掏出几块蒸饼,放到安生的枕头下,便向安生告辞离开。
花姑子的到来,让安生的病好了不少,后半夜间,安生出了一身大汗,整个人也能动了。便觉得腹中饥饿,想起花姑子临走前放在枕头下的蒸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安生吃着蒸饼,只觉得以前从来没有吃过如此好吃的东西,不知不觉就吃了两三个,下床倒了些水,喝完后又躺到了床上,想起花姑子临走前说三天后还会再来,内心不禁期盼起来。
三天后,蒸饼也吃完了,想起花姑子今晚就会来,于是安生早早的打发了家人,说自己病已经好了,不用再照顾自己了,又想花姑子可能没办法进来,于是便拔掉了所有房门的门栓。
过了片刻,花姑子果然来了。巧笑倩兮的对他说道:“怎么?不感谢你的医生吗?”
安生听了大喜,忙上前抓住花姑子的手,两个人亲密无间,恩爱到了极点。
过了片刻,花姑子对安生说:“我之所以冒着蒙羞的风险前来和你相见,是因你对我有大恩,但我并不能和你结成伴侣,你还是尽快找一名配偶吧。”
安生沉默了片刻,说道:“我并不知何时对你有大恩,但是我知道,自从遇到你后便喜欢上了你,再也不想和你分开,这一辈子也只爱你一个人。”
花姑子听了心里甜蜜,可随后苦笑道:“我们在一起困难重重,如果你非要在一起,明天和我一起回家吧,这几日我住在村东头的姨娘家,来你家也多有不便。明日傍晚时分,我在村口等你,你和我一起去家里。”
安生听了很高兴,盼望着明天赶紧到来。安生和花姑子躺在一起,只觉得他的身上有一股奇异的香味,煞是好闻,而且花姑子的皮肤也异常柔软,表面有一层细密的毛,便问她用什么熏饰?为何如此好闻,花姑子答道:“我天生如此。”
第二天傍晚,安生收拾了东西,往村口走去,到了村口,果然见花姑子在等自己,便和她一路小跑,前往花姑子的家。
二人来到花姑子家,那老头儿和老妇人见到安生,非常高兴,连忙准备酒菜招待,可是家中并没有什么珍馐,只好将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菜,即使如此,安生也吃得异常香甜。可不知为何,花姑子却不怎么搭理安生,这让安生很奇怪。
安生吃完饭后,又住在他以前住的那间房中。到了深夜,忽然听到门有响动,去开,原来是花姑子来了,对他说道:“我父母亲一直不睡,这会儿终于歇息下了。我赶忙与你来相见。二人又甜蜜地过了一夜。
事后,花姑子对安生说:“我母亲觉得此地并不好,可能不久后就要搬离了,你我二人以后也很难有相见的机会。”安生听后嚎啕大哭,抱着花姑子不松手,说不想和他分离,花姑子安慰了许久,安生这才不悲伤了。
第二天一早,花姑子和安生未起,门却突然被那老头打开了,老头冲进来大骂道:“你这不知羞耻的丫头,真是败坏我家的门风。”随后拿起东西便要打花姑子,花姑子穿起衣服就往外头跑,安生惊慌失措,不知该往哪里去,只好穿着衣服偷偷的回到家中。
回家之后,安生内心惦念,始终放心不下花姑子。心想着:既然自己对她有恩,他的父母应该不会把我怎么样,不如去看看。说行就行,此时已到深夜,但安生翻身下床收拾行囊,便朝着记忆中的方位摸索而去。
可是山里天黑路远,安生不知不觉便迷了路,正在辨认方向间,忽然觉得前方有火光,便想着那里应该便是花姑子的家吧,于是就摸索着前行,渐渐离火光近了。
又走了片刻,安生终于看到了一座大宅院,但却不是花姑子的家,因为花姑子住的是茅草房屋,这大宅院和花姑子的家天壤之别,于是安生便想着在此地借宿一晚,明日好继续寻找,于是便上前敲门询问。
开门的是一个侍女,听说他在打听花姑子,于是便说:“花姑子的是我亲戚,这里是花姑子的舅舅家,你赶紧进来吧,她正在房内呢。”
安生被招呼进去,坐在大厅里喝着茶,过一会儿,花姑子便来和安生相见了,夫妻二人小别胜新婚,情意绵绵。
花姑子对他说:“安郎走了如此远,肯定乏了,不如我伺候你就寝吧,于是二人便手拉着手就寝。安生和花姑子正亲热之间,忽然闻到一股腥臭之味,正想说话,突然花姑子用舌头舔了他的鼻孔,安生仿佛被针刺了一下,顿时疼痛难忍,想要逃脱,可身体好像被捆住一样,怎么也跑不掉。
安生出门未归,安生家里人派人到山上找寻,听到有人说昨天傍晚时分,曾见过他一个人上了山,好像是赤裸裸的死在了山崖下。亲戚们非常诧异,连忙去寻找,果然在山脚之下发现了安生的尸体。
安生的父母抱着尸体大哭:“我的儿啊,你为何如此苦命。”于是收殓了安生的尸体,拿回去准备埋葬。
安生的葬礼上,安生的父母哭的都快晕厥了过去,这时,突然从门外进来一女子,见到安生的尸体便抱着不停的哭,说道:“天哪,你为何如此糊涂。”
亲戚们皆没见过这女子,父母便问她是何人。那姑娘并未说话,只是说:“七天之内,不要入土。”说完就走了。
众人不知她是谁,听她的话语如此傲慢,不敢反驳,有人小心翼翼的跟着她,可是却一眨眼不见了踪影。便有人说她是神仙,于是便听从了她的指教,没有埋葬安生的尸体。
第二天晚上,那姑娘依旧来到安生的灵堂前大哭,亲戚们发现,安生开始逐渐有了呼吸,到了第七天晚上,安生突然醒了过来,随后挥了挥手让亲戚们出去,
亲戚们出去后,安生对那姑娘说:“害我死的人是你,如今救我活的人也是你,你到底要干什么?”安生说这话时面无表情,冷冷地盯着这姑娘,原来这姑娘就是那花姑子。
花姑子哭着说道:“你那天晚上遇到的人并不是我,而是蛇精假扮,第一次晚上迷路时,看到一箭之外的灯光,其实就是这蛇精的居所,他专靠吸食人的魂魄修行,我这几天,忙前忙后便是下了地府,找到了你的魂魄,你这才能够醒来。”
安生又问:“你为何会为我做这些事?”
花姑子说:“你还记得当年你曾放生过一个獐子吗?那獐子便是我的父亲,我父亲说你对他的大恩大德我们不能忘,我所做的这一切便是为了报恩。”
随后花姑子又说:“你中了那蛇精的毒,如今下体没有知觉,必须要用那蛇精的血做成解药,才可以解毒。”
安生说:“那蛇精道行高深,这辈子恐是没有办法了。”
花姑子说:“我这几日为你奔波,道行损失了十分之七,不然,她根本无法打败我。不过,你是因我而中的毒,我一定会帮你恢复的。”
于是花姑子招了附近的很多猎人和她一同上山去找那蛇精,花姑子和众猎人寻到那蛇精的老巢,花姑子让猎人们在洞外撑开强弓劲弩,她则只身一人去引那蛇精出来。
片刻后,众人只觉得山崩地裂,一个巨大的蟒蛇冲出洞外,紧紧追着在前狂奔的花姑子,那蟒蛇在身后,猎人们见此赶忙放箭,那蛇精身中数箭,不久便毙命了。
花姑子拿到蛇精的血以后,便做成药,喂安生服下,随后对他说:“我近日觉得腹中有胎动,应该是怀了你的孩子,但你我之间缘分已尽,恐怕我以后再也无法服侍你了。不过这孩子我会生下。”
随后向安生告别,一眨眼不见了踪影。安身服下蛇精的血,半年之后终于能够下地走路了。
安生恢复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那山林之中寻找花姑子,可怎么也没有找到,就在他绝望时,忽然碰到了那个老妇人,那老妇人说:“我女儿让我把孩子交给你,”安生还想说什么,那老妇人一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安生打开襁褓发现,里面内酣睡着一个男孩,眉目之间和花姑子颇有些相似,安生将婴儿拿回家抚养长大,一辈子也没有娶过妻。
暮有话说
蒲松龄的这篇文章虽然没有跳出美人报恩的基本模式,可是却在很多细节描写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比如说,老头在深山老林中苦苦等候安生的到来,就是为了不让他进入蛇窝,可最后安生出事却因为那蛇精等。在很多细节描写上,蒲松龄也煞费笔墨的描写花姑子,顿时一个有情有义的香獐精灵的形象跃然纸上。
花姑子是聊斋系列小说中,为数不多的,蒲松龄浓墨描写的女性形象。和很多女性不同,蒲松龄所描写的花姑子,是一个为了报恩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她有主见,有情有义,敢于追求自己的真爱。
也许在蒲松龄眼中,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并不应该是被禁锢在家中,只懂得相夫教子,墨守成规的模样,而应该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浪漫的香獐精灵。她们拥有自己的主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做一些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事。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最好看的10本武侠小说有哪些
谢邀,武侠经典的太多,要真正了解武侠,了解江湖,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是必读的。金庸的不必多说,部部精品,而且除了《越女剑》其他的都被改编成电视剧,被翻拍了一遍又一遍,早就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有电视机处皆有金庸的武侠。
古龙的作品最好选择中晚期,比如《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猎鹰·赌局系列》、《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三少爷的剑》、《流星蝴蝶剑》、《英雄无泪》、《白玉老虎》、《欢乐永雄》、《绝不低头》,这几部比较经典,早期作品糟粕比较多,不建议看。
梁羽生的作品比起金庸古龙,稍逊一筹,比较出彩的有《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我个人最喜欢《云海玉弓缘》,因为其他几部主角形象都太单薄片面。温瑞安的主要就是《四大名捕系列》,另外台湾作家卧龙生的《雪花神剑》也不错。还有就是武侠界的后起之秀,凤歌,经典封神之作《昆仑》,极其精彩,虽然有金庸的影子,但是另辟蹊径,把数学科学融入武学招式,不再局限于儒释道,看完凤歌的《昆仑》都不用再看金庸十四部了,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如果金庸的作品是五岳,那么《昆仑》就是黄山。
古龙的作品,简直被电视剧糟蹋得面目全非,情节混乱,人物乱七八糟,比起金庸,古龙笔下才是真正、纯粹的江湖。我一直觉得江湖就是江湖,不应该和庙堂朝廷扯上太大关系。如果真的忧国忧民,就该入仕,进庙堂,统治阶级一句话、一条政策能改变多少人的命运,江湖草莽,武功就是再高,无非就是多杀几个为非作歹的恶人,要真的保一方百姓,靠的还是官府。
举个例子,郭靖,人人都觉得他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模范的侠义精神,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目标。我却觉得他身上有很多问题,他在蒙古部落成长,蒙古第一神射手哲别是他的骑射师傅,哲别对他悉心教导,毫不因为他是宋人就对他藏私,所以他才能在成吉思汗组织的围猎时使出一箭双雕的技能而技惊四座,并在围猎中与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相知相识并引为知己,成吉思汗还把爱女华筝公主许配给他,他成了“金刀驸马”,无论怎么看,蒙古部落养育了他,对他恩情不浅。
而郭靖在南下中原时后爱上了黄蓉,很多人觉得黄蓉聪明美丽和郭靖才是天生一对,华筝横在两人中间是第三者。但是别忘了,华筝才是先来那个,两人有婚约。郭靖明知自己和华筝有婚约,还与黄蓉耳鬓厮磨,出双入对,说他是傻小子,我表示怀疑。可能有人会说因为华筝之故,郭靖和母亲出逃的风声走漏,间接导致了郭靖母亲自杀,郭靖还如何与她在一起。但是,那是后事了,在一开始的时候蒙古因郭靖“金刀驸马”的身份对郭靖母亲极其照顾,郭靖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边享受着这个身份带来的照顾,一边和黄蓉你侬我侬,有谁考虑过同样深爱郭靖的华筝公主。讽刺的是,郭靖初见黄蓉请她吃的豪华大餐,用的钱可是成吉思汗赠送的十两黄金,还有送黄蓉的黑貂裘,也是拖雷相赠,不知郭靖用自己准岳父和准大舅子的钱来泡别的妞,当时是什么心情。对了小红马,虽是郭靖驯服,那也是来自大草原的神驹。
话题扯远了,郭靖守护南宋边境襄阳城,因为嫌弃朝廷昏庸,不愿意俯首称臣,并没有正式参军或任一官半职,所以处处受制于襄阳守备,哪怕他因钻研《武穆遗书》而深谙用兵之道,也是难有作为。郭靖当时武功天下第一,又懂用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多次击退蒙古军队的进攻,守住了襄阳城,当时多少蒙古士兵是当初与他一起在草原上练习骑射的好友,如今都死在儿时好友的箭下。不知哲别师傅是否后悔教了郭靖,站在郭靖的角度是民族大义,哲别也有自己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民族大于。死在襄阳城的蒙哥,是郭靖儿时结拜兄弟拖雷的长子。说实话,郭靖与杨康,在十八岁以前从未见过,郭靖却对他如此有情有义,连带对杨过也是照拂有加。而拖雷和郭靖一起玩到大,最后蒙哥虽然不是死在郭靖手下,但也有其原因,真的一句民族大义就能抹杀一切感情吗?在这一点,凤歌在塑造梁萧这个角色,就比金庸处理的成熟丰满得多。
所以武侠最好还是别牵扯到政治,还是如同古龙一样,写一个纯粹的江湖,纯粹的爱恨情仇。
阅读量大却没有合适小说能看该如何是好
阅读量大没书看,这个命题不成立,之所以会出现没书看,并不是没有书可看,是因为你本身没真正深入阅读,世界之书瀚海如烟,那里会没书看?建议改变现有看书思维方式,从以下进行阅读,你会发现书永远看不完。
一、阅读名著,深入研究,每次读一次,会有不同收获,如《三国演义》里可以研究军事战略、处世谋略、为人之道、世界发展等。如《红楼梦》,可以研究文字描写之美、心里刻画之美、人情世态、家族发展、官场潜则、市井百态等等。
二、寻找自己喜欢的一领域,不断阅读研究,你会发现,越走越深,越来越多的书需要看,就一个圆,你走的越远,直径越大,要知道和了解的更多。
三、阅读哲学,哲学类书籍很多,也很深,可以形成和扩宽自己的思维。
四、研读诗歌,诗是最美的文字,每句诗,千人有千人的领悟和理解,不是最流行一句话:诗和远方。
总之,你只要把阅读的领域往纵深而去,你会发现,不是没有书可以阅读,而是时间怎么那么容易跑掉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