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长安十二时辰》的大案牍术有几分可信
-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是否有可行性
-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大案牍术,在唐朝真的具有可行性吗它有什么局限性吗
- “无案牍之劳形”的“劳形”是什么意思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何理解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是什么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 明明是写春天,为什么是“人闲桂花落”而不“人闲桃花落”
- 陋室铭中的名,灵,斯,惟,德馨,痕,廉青,鸿儒,白丁,阅,之,乱耳,案牍,劳形,云,何陋各是什么意
- 陋室铭中刘禹锡为何会写青苔
《长安十二时辰》的大案牍术有几分可信
剧中的大案牍术是以档案录入等数据为核心并进行人工加经验推算的一种方法和实践吧,和今日拥有滔天热度的大数据及运用有几分相似。但,理论虽然是相通的,在唐朝的时代背景下,操作有较大的难度吧。大数据的基础必然是海量的数据和各种建模的算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度虽然要求一定数据的录入和储存,不过由于储存介质的匮乏和人力的不足,在准确度、实时性上应该都挺差。所以,姑且将剧中大案牍术作为一个背景设定,信之即可。
另外有一点,剧中徐宾作为大案牍术的实操者,选出张小敬推荐给李必,谁说不是作者为了体现两人情谊的一种美好寄愿呢?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是否有可行性
先说结论吧,“大案牍术”不仅具有可行性,并且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中一直在实行,只不过是分解开的“小案牍术”,没有在中央层面形成集中。
所谓大案牍术,这实际上解决的就是一个人口管控的问题,那么古代“大案牍术”是如何实行的呢?简单来说,主要靠里保甲制度,在城市中再加以里坊、门禁、巡兵。
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了里长,每八十户为一里,里长主里政,检具善恶,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其生命力非常强大,里长要熟知本辖区内的各种基本社会信息,家庭成员,家庭财产,也包括人员流动,可以这么说,每一名里长,都是“大案牍术”的实行者,他们不仅负责搜集人员数据,还要负责掌握人员动向,《长安十二时辰》里面,也多次反映了张小敬、姚汝能询问里正,了解龙波、狼卫的信息和动向。,唐代一里大约管理人口一百户左右,但是也不止一个里长,他也有自己的部下。
而到了宋代,里长的管理范围就演变到了一里十户的程度,也就是一个里正只管理十户人口,这个管理强度是极大的,在古代人口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这么说吧,你们家今天买了二斤猪头肉,里正要是足够负责,也都一清二楚。
而在城市管理中,不仅有里正,还增加了门禁和巡兵。
所谓门禁,就是坊与坊之间均设置门禁,由专人看守,据考古发现,北魏时一门就设里正两人,吏四人,门士八人,而在唐代的长安虽然没有望楼,却有专门的武侯铺,每个大门100人,小门20人,大坊30人,小坊5人,而一个大坊的面积也不过一平方公里左右,这个管理强度其实是大于我们今天的城市管理的,古代科技不发达,没有天眼这样大大节约人力的城市监控系统,就只能靠堆人头来加强管理,但是从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城市中发生骚乱基本上很快就会被扑灭,群死群伤基本上都是人员聚集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对于城市的管理都是非常严格的,拿宋朝城市设置来说,每200步就有一个军巡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200米就有一个警察站在街上,是个什么力度。
所以马伯庸先生虚构出来的望楼,在古代城市中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忠于职守的情况下,里正、门禁加上巡兵,足以实现对城市治安的良好控制,而所谓的“大案牍术”,古代的治安状况其实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复杂,对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分析,基本上也不需要上升到中央层面,依靠里正保长就已经足够,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中央财政状况良好(所以里正保长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其实是帮助收税),足以供养足够的官员,一旦经济上出了问题,这种严重依靠人力的管理体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崩坏,而古代信息传递和维护成本很高,要把所有信息都搜集到中央层面统一管理,其实从经济上来讲是不合算的。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大案牍术,在唐朝真的具有可行性吗它有什么局限性吗
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朝,那么自然就要把这个问题放在唐朝,去理解有无可行性。
所谓大案牍术无非就是现代“大数据”一词的古代版说法,它利用的就是唐朝官府收集的各种百姓资料,比如户籍登记,赋税缴纳记录,犯罪记录,案件卷宗等各种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个大体的分析。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第一次用到大案牍术就是把张小敬挑选出来。徐宾利用张小敬过往的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对比,认为他是最合适的。
这么做有什么依据呢?
首先张小敬曾经从军,军旅经历为他办案增加了专业性。其次他曾任万年县不良帅长达九年,对各种辑贼捉凶的事情是轻车熟路。而且他对长安的黑白势力摸的清清楚楚,长安的环境他也是了然于胸。而这些根据记录在官府的各种资料都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之后,当李必对张小敬的过往经历进行调查的时候,通过当年烽燧堡之战的参与名单,幸存记录,以及张小敬当年的参军年份等又顺藤摸瓜把他跟闻无忌的关系也摸查了出来。所利用的也是大案牍术。
这么一想,似乎大案牍术在唐朝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了。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唐朝无论是对户籍资料,还是兵役登记,案宗资料等都有记录保存,所以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所谓的大案牍术进行分析的话,确实是具有可行性的。
那么它又有什么样的局限性呢?
- 首先,就是专业的人才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熟练应用大案牍术的一个基础是因为他有徐宾。徐宾这个人记忆力非常的好,堪称过目不忘,所以他能够准确的记忆各种资料,需要的时候可以在大脑里面随时的调用。所以要想使用大案牍术,首先就要有徐宾这样的专业人才。
- 其次,就是完备的程序制度
大案牍术能够得到运用的一个条件就是国家对各种资料进行了详尽的登记。正是有了详细的资料,所以办案人员方才可以从蛛丝马迹之中,挑选出来有用的信息。假如这种对各种资料登记留存的程序与制度稍有差错,资料记录的不尽详细,那么大案牍术就无从说起。
最后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大案牍术和现在的什么比较相似呢?友情提示:一个非常火热的名词。
“无案牍之劳形”的“劳形”是什么意思
“无案牍之劳形”的“劳形”是使……劳累的意思,这个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段话出自于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他通过陋室铭这首诗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陋室,但是品德优雅,就算是身处乱世,自己也可以自在的生活。
同时由这段话也引申出一个成语,案牍劳形,汉语成语,拼音是àn dú láo xíng,意思是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这个成语非常生动形象,想想现在生活中人们上班的时候是不是桌面上也堆满了文书,每天似乎也和古人一样日理万机。
在刘禹锡的陋室铭当中还有很多名句,比如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种精神在当代已经非常少有了,即使是身处艰难的生存环境,也能有乐观的精神,保持高贵的品格。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何理解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停。孔子云:"何陋之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是什么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火爆网络,该剧讲述唐玄宗天宝三载,发生在上元节的故事!为了侦破长安城中狼卫,靖安司主事徐宾通过大案牍术找到了死囚张小敬,要求他在十二时辰之内抓到所有狼卫,保卫长安的安全。剧情便由此开始跌宕起伏,精彩万分!那么《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是什么?剧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了“大案牍术”。
大案牍术是大唐基于档案记录技术为基础的ERP系统
那什么是ERP呢?ERP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简单的来说就是用过对这些的整理记录为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带着个逻辑我们再来看一下,《长安十二时辰》大案牍术,它的发明者是徐宾。此人记忆力超群,对术数的刻苦钻研,最终研究出这一套以档案数据为基础的处理事务的方法,即为“大案牍术”。而“大案牍术”是以档案登记为基础,也就是录入吏的基础工作。百姓家添丁新丧、婚配嫁娶、买卖奴婢、城门通关货物等都会进行详细登记造册。据徐斌称无论是破案调查找人,甚至预言未来,都可以做到。也是为提供决策的系统工具。
大案牍术在剧中是否真的发挥出它价值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首集中便是徐斌用“大案牍术”,将死囚张小敬放出!并赋予都蔚之职全力办案!徐宾的解释是通过人物目标的行为与特征等数据信息,分析出其喜好与习惯,还有他身上所独有的特质,从而最终在数万人中选出了张小敬。事实上剧中李必也不止一次质问过徐斌,张小敬真的大案牍术选出还是,他刻意为之。最终徐斌也承认是自己要救这个“心目的好人”而为之。在徐斌的回忆画面里,他也承认大唐无人能懂大案牍术的核心算法。且他会抹去所有不利的证据,包括徐斌去死牢看望张小敬的记录。在随后的龙波冲击靖安司时也证实,档案房被故意烧毁!徐斌假死逃生!另外在利用“大案牍术”检查龙波的资料时,也发现龙波的户籍日期不准,而且没有清楚的相貌,这也验证了“大案牍术”的价值所在。剧中一直深陷地牢的程参在查找档案房失火线索时也发现了一个编码纸条,上面传递的信息是“上元节杀太子”这个也反向说明,信息另有传送渠道!并不是靠大案牍术推演出来的,可见大案牍术在剧中仅仅是执棋者、决策者进行背后操纵的手段而已!说白了“大案牍术”就是一个唬人的噱头!
剧中大案牍术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
实际上“大案牍术”历史上是并不存在!只是马伯庸的一个天才创意!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也说过。他认为“大案牍术”在剧中的设定其实是马伯庸在“抖机灵”,它更像是这位鬼才的一种文学幽默。 把现今流行的大数据概念通过严格的情节把控植入到《长安十二时辰》的背景之中。从剧中细节来看,各司衙门大小数据的录入、分类、存储、管理等都安排得妥妥贴贴,逻辑上也似乎严丝合缝。当然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于人丁户籍和土地粮食赋税的统计都相当重视。唐朝玄宗时期,唐朝由盛及衰,奢靡之风贪腐之势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自然就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设置一个像“大案牍术”这样精准的数据库了。当然剧中一直贯穿着剧情的“望楼”,在历史中也仅仅起到了监控舆情的作用,像剧中那样利用复杂的信息系统传递讯息更是不存在的。
综上来看《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是什么?是ERP?是大数据?在剧中显然都不是,仅仅是幕后主谋的权宜之策,是剧情发展的说辞而已!在关于谁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执棋者,一文中我也做了详细的解释,执棋者要用徐斌手中的大案牍术掀起一场政治风暴!而大案牍术就是那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的意思是表连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思是:(既)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鼓,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明明是写春天,为什么是“人闲桂花落”而不“人闲桃花落”
谢谢邀请!
王维的《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既然是“春山”,那就应该是春季,而“桂花”有“八月桂花香”之说,春天写桂花有:
特定的环境
诗人王维游历江南时,在他的朋友,皇甫岳的家乡浙江绍兴云溪所写这诗,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导致桂花在此处的春天开花。
特殊的原因
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就是桃花;桃花常常与“桃花运”、“桃花眼”,这些红尘俗事相连。王维是“诗佛”,自然不会写“桃花”。另外,“桂花”还有人品高尚的意思,以“诗佛”的品质,自然也不会写桃花!
王维诗的特点
王维的诗,苏东坡评价“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表明此诗就是风景写生,当时此地的春天,的确桂花飘香。
借景而生情
“桂花”寓意“高中状元”、“仕途得意”。诗人王维仕途无望几乎是一个“闲人”,他游历江南,不是来找“桃花运”,而是借旅游消除自己内心深处,抑郁不得志的情绪;当然在他的诗中写“桂花”,不写“桃花”了!
寄托于佛心
古代大多数有才华的人,都得不到重用,他们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王维也不例外。
因而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之称;他的诗如同山水画一般,他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大自然本来的美丽。
王维的诗不只“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更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
他把仕途的不得意,寄托于自然、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学佛理。在历史上王维有“诗佛”之称。
“人闲桂花落”,没有仕途的“案牍”劳形,诗人王维“无官一身闲”,“闲人”才有时间去江南旅游,“闲人”才有心思观察细小的桂花,“闲人”才无奈地看着桂花脱落!诗句中重在体现这个“闲”字,把诗人报国无门,寄情山水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静春山空”,桂花的香气浓郁,不是桃花可以相比的。在夜晚能嗅着桂花的香味,既是诗人实景的感觉,又是诗人寄托于“桂花”的禅意!月宮里有一棵桂花树,“桂花”又有“仙者”的寓意!他把抑郁不得志寄托于大自然的道法佛理,突出春山夜的“静”!让自己静下心来,做一个寄情于山水诗词文化的人!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王维写春天,不写桃花写桂花的缘故。
陋室铭中的名,灵,斯,惟,德馨,痕,廉青,鸿儒,白丁,阅,之,乱耳,案牍,劳形,云,何陋各是什么意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年代及作者 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诗人,哲学家,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内容及注释与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可以调素琴7,阅金经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10。南阳11诸葛庐,西蜀子云12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3 注释: (2)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1)名:出名 (3)灵:灵验 (4)惟、馨: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吾,我。 (5)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6)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7)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 (8)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 (9)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10)案牍,劳形: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1)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2)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3)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青苔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中。来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是身子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比喻意义: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 “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二、(4—7句): 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从容淡定;第七句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向立意的构思 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陋室铭中刘禹锡为何会写青苔
1.代表陋室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车马的热闹,尘世的喧嚣,表达作者清雅高洁的气质和风格,也是适合读书人聚会的地方,清净雅致,可以看书弹琴,品茶交心,谈古论今,好一派“鸿儒”聚集热烈又安静的场景。
2.代表陋室的新鲜色彩。
a,从陋室的自然环境说起。虽是陋室,没有华丽的摆设和装修,但空气清新,环境湿润幽静,那台阶上自然长成的苔痕,和着窗外的青草,一片绿意盎然,给简单的陋室增添了色彩生机和情趣。
b,针对聚集陋室的高雅之士而说。
这些儒雅高洁的读书人就是陋室的青苔绿草,是陋室的思想灵魂的生机所在。
这些高尚情志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是社会的一道亮光,他们扫去一切黑暗和沉闷的阴霾,给每一角落注入希望蓬勃的绿意生机。
这是作者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高洁傲然的情操和理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