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对崇祯夸下海口他难道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崇祯帝上台时,袁崇焕为何敢立下五年平辽的生死状_明朝_崇祯_袁崇焕

本文目录

  • 袁崇焕为什么对崇祯夸下海口他难道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
  • 崇祯帝上台时,袁崇焕为何敢立下五年平辽的生死状
  • 网上流传明毛文龙是不可一世的大将,毛文龙曾提出二年复辽方案,你觉得在当时能实现吗
  • 袁崇焕能五年复辽的基本条件有些什么
  • 历史真实的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斩杀毛文龙是对是错
  • 蓟辽督师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忠臣,是不是含冤而死
  • 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 明朝名将毛文龙该杀吗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

袁崇焕为什么对崇祯夸下海口他难道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

有一种牛皮叫“刚明”。

给大家讲个历史故事。努尔哈赤和明朝翻脸以后,双方进入军事对抗,在这期间,大家都知道,明朝被打得是落花流水,百战百败,大片疆土被后金夺去。明军中有个将领毛文龙,他在皮岛搞了个基地,据说能起到所谓的“牵制”作用。

有一天,毛文龙派了三百人的小分队去后金地区打秋风,抢点东西。这支部队进入一个满族村庄的时候,恰好村里的男人们都去开会了,只剩下些妇女和老人孩子。村里有个女人是名叫“青佳努”的村民的妻子。这个女人非常厉害,看到明军正准备翻墙进入,她拿起柴刀招呼另外两个女人就冲了上去,一阵乱砍,这三百明军被杀得落荒而逃。

我以前曾经发文,说一个八旗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三十个明军士兵,很多人还骂我,其实我已经很给明朝面子了,事实上,三个满族妇女就能击败明军一个营,一个能打一百个。

毛文龙的这个营被击败后,努尔哈赤奖励了这几个妇女。事情传开,后金送给明朝将士们一个响亮的称号――“披甲之懦夫”。

所以不要以为男足很丢人,明朝至少要比男足窝囊废一百倍。

咱们把明朝和占据辽东的清朝做个比较:

地盘大小:明朝比对方大数倍;

民众数量:明朝数百倍于后金;

军队数量:明朝数十倍于八旗兵;

武器装备:明朝比八旗兵的装备好得多;

经济体量:明朝远远超过对手。

在实力如此悬殊的差距之下,明朝连“五年平辽”都被视为一种发癔症般的夸海口,吹牛皮,我不知道这样的国家和朝廷还有没有丝毫存在的必要?

不知羞耻。活着是浪费粮食,呼吸是浪费空气,死了都浪费土地!

咱们把双方的实力掉换一下,假如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掌握的民众近亿,麾下的兵力是明朝数十倍,手中有几百门红衣大炮,经济实力再远超明朝,有没有人怀疑努尔哈赤能像碾死一只臭虫一样灭了明朝?不要说五年了,超过五天努尔哈赤就会羞愤自尽!

袁崇焕总以为,这个朝廷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国家还是有勇士的,这个民族还是有理想的,还是有一点最起码的羞耻心的。哪怕一百个人里挑选出一个敢战的勇士,合起来也能组织一支数量远超对手的军队。

所以,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平辽”的计划,他认为这样巨大的优势下,连这个最基本的小目标都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是军人的耻辱,是国家和朝廷的耻辱,是自诩为“刚明”的整个民族的耻辱。

袁崇焕当然错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民族已经堕落到了一万人也拔拉不出一个战士的地步,他们只会每天吹牛,谈“刚”说“硬”五百年,但一到来真的时候,马上就萎了。

袁崇焕说“五年平辽”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他被自己拼死保卫的那些民众剐成碎片分食了。在历史上,这个民族可不是一次两次这么干了。从三百年前直到今天,把所有支持明朝的人全部集中起来,每人脖子的挂一付犬胆,有敢说“五年平辽”能成功的人没有?

一个都没有。

就这付熊样,还谈什么刚明?还守什么国门?还吹什么血性?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就是教你们像孬种般苟延残喘地活着?

再看看清朝,连续六代君主开疆拓土,征伐四方,在历史上类似这样充满进取心的伟大业绩要上溯到先秦时代。幸运,我们的历史能由这样的皇帝领导了一百多年,才有今天这壮丽的万里河山。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抛开血缘来正确对待历史呢?我从来不反对蒙古人和满族人当皇帝,凭什么龙椅只能让姓赵、姓朱的来坐呢?承担不起民族兴盛和扩展,就该被淘汰。明朝276年,皇帝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疆土是不是一年年萎缩?国家是不是一年年动荡?老百姓是不是一年年穷困,直到吃土?

天道本无常,有德者居之。谁能为国家和民族争取更多的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谁就应该拥有这片江山。大清代明,乃天道使然,是历史的幸运。

崇祯帝上台时,袁崇焕为何敢立下五年平辽的生死状

当时的八旗兵赠送给大明朝的军队,也就是咱们汉族军人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

“披甲之懦夫!”

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呢?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努尔哈赤时期,明朝有一支部队驻扎在朝鲜国的皮岛上,号称有二十万之众。主将是毛文龙。这个毛文龙被当时的明朝朝廷和现在一些粉丝寄予莫名其妙的厚望,梦想能够对后金起到所谓的“牵制”作用。

这支部队几乎所有的战绩都是靠幻想作家来编写完成,然后制成报表上交朝廷,从明朝那个愚蠢的皇帝那里骗点钱粮。

据我考证,这个毛文龙或许与天启和崇祯有很深的血缘关系。人家在皮岛上生意做得很好,国际贸易搞得热火朝天,毛文龙每天抱着花枝招展的朝鲜小姑娘穿着貂皮,吃着人参,想让他为明朝尽忠,不是亲爹哪肯去卖命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作对,还断了自家财路?

毛文龙在向明朝讨要军饷那是带兵去的,浩浩荡荡的水军船队吓得明朝官员们屁滚尿流。毛文龙给崇祯的奏折中还像爹骂儿子一样,充斥威吓之词,吓唬崇祯,说要到朱元璋的坟头上去放马。

对于任何一个有尊严的皇帝,这肯定不能忍的,但崇祯忍了。明朝皇帝就这特点,你对他忠顺,他杀你头,你要抽丫的,他反而像爹一般供着你。
有一天,这个毛文龙向后金派出一支部队,准备去搞点劫掠,据说毛文龙的士兵战斗力很强,这支部队有三百人之众,还是挺吓人的。

这支部队进入后金统治区的一个村庄,恰好,这个村庄里的男人都去开会了,村子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小孩。

有个妇女是青佳努的妻子,不知道青佳努是个什么人,但他老婆确实很不好惹。

青佳努之妻带着另外两个妇女拿着砍柴刀翻墙而上,就和毛文龙的部队打起来了。

确实是悍妇,下手十分凶狠。而毛文龙这三百人的部队居然被三个满族妇女击溃了。

从此后,后金军民就把汉族军人称之为“披甲之懦夫”。

我以前曾经发文,说一个清军士兵能打三十个明朝士兵,还有很多人骂我。今天我必须道歉,收回我的话。实际上,一个满族妇女就能打败一百个明朝士兵,如果是八旗正规士兵,应该能打三百个。
袁崇焕这个人不信我的话,他是这样认为的:

明朝的疆土远胜于对方,军队的数量是敌方的数十倍,国民总人口是对方的数百倍,经济总量更是天壤之别,各种火炮枪铳的数量是敌方远远不能相比的。在这样碾压式的优势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五年平辽”都不敢想,不敢说,这是个多么饭桶的一个国家,多么窝囊废的一个民族?

像这样的民族,还有何面目生存于天地之间?每走一步都是在浪费土地,每活一天都是在浪费粮食,每一次呼吸都是在浪费空气!

袁崇焕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还是有勇气的,还是有羞耻心的,所以就提出了“五年平辽”,要夺回被努尔哈赤占领的辽东。

真是个逗逼。
如果朝鲜国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他们说要五年平辽,完全有可能,因为朝鲜族有自尊心,有理想,有李舜臣这样的英雄。

如果蒙古人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他们说要五年平辽,那是小菜一碟,横行天下也不是问题,因为蒙古族有自尊心,有理想,有林丹汗这样的英雄。

但要说明朝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说要五年平辽,只能是令人捧腹的笑话。
袁崇焕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笑话当真了。他还组织骑兵,还修城墙,还搞据点,还派间谍,还收买蒙古人,还整合皮岛那群“披甲之懦夫”,军令归一,当成是正事办了。也不知道他是脑子不够用,还是太狂妄了。

也有人认为,汉族军人的战斗力并不差,就是君主和朝廷的水平太次。比如岳飞就很能打,但赵构太孬种了;袁崇焕也很能打,但崇祯和明朝政府是垃圾;在委员长领导下,我们被倭寇平推,而在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以弱敌强,反而能平推十六国联军。
到底是崇祯皇帝和明朝政府太混蛋呢,还是整个汉民族太饭桶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能区别两个阵营。

我属于“满遗”,我认为是明朝皇帝和明朝政府太混蛋了。

网上流传明毛文龙是不可一世的大将,毛文龙曾提出二年复辽方案,你觉得在当时能实现吗

毛文龙,晚明时期一个比较悲剧性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职务是平辽总兵官,左都督,一品节将,持有天启尚方宝剑。

1605年,毛文龙30岁,投效于辽东李成梁门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军攻陷了沈阳,明总兵尤世功、贺世贤都战死。后来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前去援助辽东,和后金军在浑河大战,又全军覆没。之后,努尔哈赤攻取了重镇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明熹宗再次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八月,升任参将毛文龙为副总兵,命他守镇江。

1622年正月,后金军攻取西平堡,明副将罗一贵战死。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在平阳桥与后金军大战也是最后战死。王化贞与熊廷弼此时做出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他们认为辽东的形势已经恶化,于是自作主张将所有军民了撤入了关内,将大量的土地,百姓,物资留给了满清。努尔哈赤就这样毫不费力取得了整个辽东,大肆屠杀没有来得及撤走的百姓,并且还获取了明军丢在关外的大量武器,器械,辎重。

此时,熟悉辽东形势的毛文龙确实提出了两年复辽的建议,很明显他也认为仓促放弃辽东是个错误的决策。因为这个时候后金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膨胀,并且根基不稳。依靠关外遗民的支持,明军及时反击,再次收复关外土地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满清在关外的统治也渐渐稳固,收复辽东的希望也一天天变得渺茫。所以后面,毛文龙没再拍着胸脯保证过几年复辽,因为他是最熟悉东北情形的,仅靠他那几万叫花子一样的士兵,是无法达成这个期望了。

后来袁崇焕在崇祯面前吹了一个五年复辽的大牛逼,这个大牛逼间接害死了毛文龙,也直接让他本人挨了个千刀万剐,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袁崇焕能五年复辽的基本条件有些什么

袁崇焕中进士后,在福建邵武做知县。当时,袁崇焕官职虽为知县,却非常关心辽东的战况,常 常和一些曾经在辽东当过兵的退役将士一起讨论辽东的地理情况,和一些防御措施等,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前往辽东抗敌。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袁崇焕进京面圣,被御史侯恂推荐为后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不久,他又先后升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和山海监军,成为明末安边靖国的一名勇将。

不久,在兵部尚书孙承宪的大力支持下,袁崇焕在辽东修筑宁远城,恢复锦州,右屯等军事重镇,使明边防向前推进了两百里,基本上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在此期间,他又采取了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同时还注意整肃军纪,号令严明,让军队战斗力有所提升。由于治边有度,天启三年(1623年),袁崇焕被升任兵备副使,不久又被升为右参政。

天启五年十月,孙承宪因被魏忠贤排挤离职,继任者高第实行收缩战略,将明朝在山海关以外的人众,器械等都撤入山海关,要求袁崇焕也退出宁远和前屯震,但是袁崇焕拒不执行。

后金得知后,认为宁远孤悬一线于山海关外,有机可乘,天启六年和开启七年两次向宁远发动进攻。但袁崇焕坚守宁远,将后金的两次进攻都击退了。袁崇焕因此成了明朝晚期的中流砥柱,而后金军队的锐气则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此,锦宁防线巍然矗立在山海关外,牢不可破,令后金军队望而止步。

后金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长久僵持下去,皇太极决定避实击虚,绕开锦州、宁远,从山海关以西挥师入关,然后再见机行事。袁崇焕镇守的边关,让皇太极改变了入关路线。

袁崇焕一介书生,却敢于努尔哈赤较量,这样的袁崇焕很有英雄气概。在动荡的年代里保住大明,一直将自己所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剧收尾时,他依旧在坚持着。

历史真实的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斩杀毛文龙是对是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袁崇焕如果是奸,直接学吴三桂率部投降就是了,何必还几次同满清血战,甚至亲自去拼命?

如果袁崇焕是汉奸,那我们就连汉奸都不如。好在人家区区一个小文官,敢在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去最危险的辽东前线打仗,还是自告奋勇。

试问,看这篇文章的人,几个有这种胆量。

至于斩杀毛文龙,确实急了一些,但大体上也没有问题。

当时主要的问题是,毛文龙孤悬海外,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的命令。

毛文龙还掌握皮岛军政大权,形同唐朝的藩镇节度使。

这样一个人存在,对于反清是双刃剑。

原则上,毛文龙确实牵制了一些满清的军力,但这种人随时可能倒戈,反咬一口,而大明却无力控制。

所以,袁崇焕曾经亲自赶到皮岛同毛文龙见面,要求“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

这是袁崇焕试图和平控制毛文龙的部队。

大家知道贺龙、萧克吗?他们率领红二六军团,长期远离中央苏区转战,独自掌握军政权力。

然而,他们却没有异心,也主动走了长征到了延安苏区,交出所有兵权。

而当年金三角创始人,国军军官李国辉也形成了自己的割据力量。但作为真正的军人,长官李弥派人来接收地盘和军队,李国辉毫不犹豫的交权,随后去台湾以做小生意为生。

但毛文龙不愿意交权,意图也就很明显了。

这种人如果放任下去,后果很难预料。看看毛文龙死后,部下纷纷叛变投靠满清来看,他叛变的可能性很大。大汉奸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全部是毛文龙部将。

另外,毛文龙被杀后,袁崇焕任命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刘兴治接受后金皇太极的招降)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才获胜。叛乱的都是毛文龙旧部,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情况下,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夺取他的地盘和军队,自然无可厚非,换谁都会这么做。

事实上,毛文龙被杀了,皮岛的防务仍然持续。

毛文龙1629年被杀,皮岛则坚守到1637年,整整又坚持了8年之久。

所以,杀不杀毛文龙,其实无关大局。杀了毛文龙,并没有影响辽东的局势,杀了这种军阀于情于理也没有问题。

蓟辽督师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忠臣,是不是含冤而死

众所周知,明朝虽然是我国古代史中最后一个汉家王朝,但是凭借着二百余年来的“不纳粮、不和亲”,还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也算是吸了不少的粉。可是明朝末年,在不断的内忧外患之下,即使是有精心打造的“九边”,仍然是以灭亡告终。

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其中作为国家实际掌权人的崇祯肯定是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能好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朝廷财政收入困难,崇祯皇帝都快要给大臣们跪下来筹措军费了,而重臣频频哭穷,但是李自成一进京城,直接就从明朝臣子们的手里搜来了7000多两银子。

话说回来,从大臣手里拿不到钱的崇祯就只好加大赋税,从百姓手里拿,结果这下又招来了百姓们的不满,而关外的女真也是在一旁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之下,袁崇焕喊出了“五年平辽”的口号,病急乱投医的崇祯竟然还真的相信了,于是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袁崇焕练军和搞城防。

但是从大体来说,袁崇焕也是有些不太给力,其用重金精心打造出来的关宁铁骑面对女真骑兵,竟然都不敢正面迎战,而所谓的宁远大捷,最终也只不过是消灭了几百个清军士兵。而袁崇焕错就错在本来自己就打不过,偏偏又杀掉了能打得过的毛文龙。

但从战争角度来说,杀毛文龙是袁崇焕错误之一,之二就是当皇太极从蒙古绕路而来的时候,袁崇焕竟然还是毫不知情的状态。

关于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处死,民间一直都有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的说法。这还要从上文提到的袁崇焕第二个错误开说,说的是皇太极在袁崇焕的辽东防线面前根本毫无办法,所以就会故意的从蒙古绕路而来,而当袁崇焕听说京城有危险的时候,迅速将大军回撤,并在广渠门将皇太极的军队击退。

皇太极战败后,故意找人放出口风说自己和袁崇焕早就商议好二分天下,所以才是故意战败。当此事传到崇祯耳中后,这才将袁崇焕施以极刑。

皇帝昏庸无能而错杀忠臣,这样似乎更能激起百姓对崇祯,甚至是对明朝的痛恨,侧面就是更加利于清朝的统治。先不管这到底是不是清朝时期编造出来的历史,但确实也是有几分道理。

到了后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此事产生兴趣,还进行了一番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袁崇焕之死怪不得崇祯,完全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袁崇焕是被崇祯当做救星派到辽东的,而且又是御赐尚方宝剑,但是明朝内部的党争情况十分严重,崇祯这边抬举了袁崇焕的东林党,另一边也要平衡关系,给阉党一些好处。还有就是同样在前线抗敌的袁崇焕和毛文龙,也是有着极大的矛盾。

袁崇焕最后仗着自己受宠,又有尚方宝剑,等到杀死毛文龙之后才上报皇帝,这也是让崇祯有些不能忍受。袁崇焕要是找些什么理由,可能崇祯也就信了,毕竟袁崇焕才是眼下自己要仰仗的人,但是当袁崇焕于广渠门击退清军之后,竟然还是将大军停留京城附近,这可就让崇祯忍不了了。

思来想去之后,崇祯认为即使没有袁崇焕,但是只要有山海关,皇太极就不能那么容易进来,但是如果袁崇焕要做什么进一步的举动,大明可就是直接就亡了。所以只能是选择痛下杀手,而且也不会再考虑什么袁崇焕的说法。

研究历史,或是评价某个人物,单独的拿出来一个事迹并不公平,正确做法则是将所有的事情综合考虑得出结论。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任何一个皇帝都是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侵犯的,所以说袁崇焕死的并不冤。而关于袁崇焕是否是忠臣的说法,个人认为这点还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像是袁崇焕这种典型的东林党出身的文人,却并不一定能是安邦定国之才。

最后的结论就是,袁崇焕是忠臣,但是也是庸臣,而且死的也不冤。

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如果说带着国家重金打造的骑兵集团军和重炮,缩在国家重金建造的堡垒乌龟壳中,坐视敌人把堡垒周围的后勤基地、城市、农场抢劫一空,也配称为“军事才能“的话。那么,我家养的猪也可称为“军事天才“。因为猪看到其他猪被杀还会叫两声哀悼,不会因没在被杀的猪圈中就自吹自擂。

明朝名将毛文龙该杀吗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

肯定是为私,这一点100%毋庸置疑。袁崇焕不仅是一个私心很重的人,更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杀毛文龙的用意是兼并毛部划归己用。在杀害毛文龙以后,彻底打乱了皮岛官兵的军心。但这还不算完,他还借敌手铲除了另一个大明忠臣赵率教,同时将杨春等数十拱卫京城的明朝将领一并遣散。事实上他导演了皇太极南下北京这个事。至于他私下里和满清通商,或者议和,有他的道理,我不想说太多,但他是通过帮助皇太极相继谋杀多个明朝将领完成个人野心,这实在卑劣。在辽东战场由于满桂主动出击打败了满清,所以深为袁崇焕忌恨。皇太极南下以后,由于能够防范的毛文龙、赵率教,杨春等人相继遭到袁崇焕谋杀或陷害,能够防守北京的只有大同总兵满桂。满桂奋力与皇太极作战,背后尾随的袁崇焕突发冷箭,射伤满桂。满桂在临死前向崇祯说到了袁崇焕心胸狭隘,相继谋杀明朝将帅的事情,含恨死去。崇祯捉袁崇焕以后,也没想杀他,是先审问。但随着审问的进行,更多袁崇焕不可告人的秘密被挖了出来。崇祯意识到袁崇焕谋杀毛文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至于为什么满清喜欢吹捧袁崇焕呢?因为他杀了很多明朝忠臣,而吹捧袁崇焕,相当于否定崇祯处死他的合法性,继而抹黑明朝全体。毕竟做出袁崇焕罪名判决的满朝文武,大家都觉得他该死,那么乾隆觉得,就袁崇焕是好人,崇祯是坏人,明朝大臣不明事理。事实上呢?毛文龙、满桂、赵率教,以及那些被袁崇焕遣散和打击的将领,那些人更可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