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不可以(限)(唐朝和亲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发现吗)_和亲_公主_单于

本文目录

  • 唐朝和亲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发现吗
  • 古代公主和亲为什么不能偷偷换人呢
  • 你们对公主病有什么看法

唐朝和亲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发现吗

不怕,别说是冒牌的,就算送去一个扫地的大妈都没事。

和亲,又称”和番“,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而采取了一种特殊联姻方式。

一般来说,和亲基本上是中原王朝将公主嫁至游牧民族,不过,考虑到公主是金枝玉叶,再加上山高路远,因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很少将亲生女儿当做和亲的对象。

通常都会将一些宫娥,或者是宗室女子临时封为公主再嫁,比如西汉的王昭君,再比如唐朝的文成公主等,说白了,她们都是“冒牌”公主。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并非是皇帝亲生女儿的“冒牌”公主,难道就不怕被对方发现吗?而作为游牧民族而言,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公主是冒牌的吗?

事实上,公主是“冒牌”的这件事,和亲双方均心知肚明,不过,游牧民族并不在乎真假,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公主这个人,而是公主的名分以及背后所带来的利益,说句不夸张的话,就算是送过去一个扫地大妈,游牧民族也会坦然接受。

和亲政策起源于汉朝,但汉朝送出去的十位公主都是假的。

刘邦建立汉朝后,刚开始小日子过得并不安稳,匈奴的冒顿单于时不时地来骚扰他一下,弄得刘邦极为上火。

于是,刘邦决定亲自出兵教训一下冒顿单于,结果,由于大意轻敌,差点被团灭。

最后,还是陈平建议走冒顿老婆的路子,给她送去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这才让刘邦得以逃出生天,著名的“白登之围”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此之后,冒顿单于仍旧不断侵扰边界,当时刘邦的实力还不足以消灭对方,因此,刘邦在大臣刘敬的建议下,采取给冒顿单于“当老丈人”的方式,即把女儿嫁给冒顿,让双方结为亲戚。

于是,和亲政策正式出现。

这样操作的好处就在于,按辈分来说,刘邦以后都算是冒顿的长辈了,因此冒顿也会顾忌点面子,不会动不动就喊打喊杀,而刘邦也能有时间发展自身。

不过,政策定下来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就是把谁嫁过去。

按理说,既然是要嫁给冒顿单于,自然得是汉朝的公主,因此,刘邦最开始指定的是他的亲闺女鲁元公主,也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女儿。

但问题是,作为鲁元公主的亲妈吕后,却死活不愿意,为什么呢?很简单,山高路远,去了受罪不说,这往后估计就见不着了。

因此,吕后拼命拦着刘邦,不准他将女儿嫁到匈奴。

可是,已经答应人家的事,总不能反悔吧,况且当时也没有反悔的实力,最终,刘邦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找了一个宗室之女(即刘邦的侄女之类),将其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这才算是了结了此事。

通过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和亲政策源自刘邦,并且,不嫁真公主而嫁“冒牌”公主这种现象,同样也是源自刘邦。

而在之后,汉朝一直延续着和亲政策,冒顿单于在汉惠帝时和汉文帝时,又分别娶了两位刘姓宗室女。

冒顿单于之后是老上单于,他在公元前174年和公元前162年,也分别娶了两个。

再往后则是军臣单于,他一共娶了三个刘姓宗室女,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合击匈奴,将江都王刘健的女儿刘细君和楚元王刘交的五代孙女刘解忧分别嫁到了西域。

而大名鼎鼎的王昭君,则是在汉元帝时期,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

纵观西汉一朝,前后有十位公主以和亲的形势远嫁他乡,再加上王昭君的话,那么一共就是十一位。

而在这十一位和亲的女子中,没有一位是真正的公主。

除了汉朝之外,隋朝差不多也是这样,隋朝共有三位和亲公主嫁到了突厥,分别为光化公主、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

其中,义成公主被送到匈奴后,先是嫁给了启民可汗,在启民可汗去世后,又嫁给了他的三个儿子,即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

而这三位公主,同样都是宗室女子,没有一个是真的。

到了唐朝时,参与和亲的女子达到了20位,不过,这20位中,除了十七个是宗世女之外(包括文成公主),剩余三个可是正牌的公主。

她们分别是宁国公主(唐肃宗之女)、咸安公主(唐德宗之女),以及太和长公主(唐穆宗之妹—)。

相对来说,唐朝还较为“实诚”些,最起码和亲的公主里,还是有货真价实的金枝玉叶的。

不过,从汉朝到唐朝,有记载的34位和亲女子中,绝大多数都不是正牌公主,说明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那么,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就不怕被对方发现吗?

答案是不怕,因为作为接收方的游牧民族早就知道这种情况,不过他们也不在乎。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说到和亲这种现象存在的目的了。

前文也讲过,和亲是源自刘邦,而刘邦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关系,换句话说,和亲的目的不在于和亲本身,而在于想达到怎样的结果。

换句话说,和亲是解决双方问题的一种方法,因此,其关键点并不在于是不是真公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即使把一个宗室女子送到匈奴也无所谓,毕竟双方进行和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嫁人。

并且,不管是汉朝也好,还是隋、唐也罢,只要是进行和亲,一般中原的皇帝都会配备极其丰厚的嫁妆。

比如,刘邦在首次和亲时,为了安抚冒顿单于,就送上了“金万斤、银万两”以及各种珠宝,还有茶叶、铁、陶器等大批物资。

还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出嫁时,更是陪嫁了包括佛像、珍宝、金玉书橱、各类典籍和各种金玉饰物,另外还有多烹技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将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这类文化相关的物品也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妆,一并送到了吐蕃。

而这些物资等物品,才是游牧民族最看重的。

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游牧民族,不管是生产力还是生活水平,比中原王朝要低上不少,再加上他们逐草而居的习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了季节的限制,因此到了冬季之后,其往往会缺乏生活的物资。

毕竟草原上能吃的食物就那么多,而到了冬季之后,草也枯萎了,没有食物那就得饿肚子。

所以,古代的游牧民族才会在秋冬之季南下抢掠中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储备够生活所用的物资。

也就是说,游牧民族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物资,而和亲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因此,中原王朝以和亲的名义,将大量的物资送到草原上,而游牧民族就愿意遵守承诺,暂时不去抢掠中原王朝的边境。

这样一来,中原王朝得到了和平,游牧民族则获得了物资,双方均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所以,这中间作为和亲的“重要人物”,也就是和亲公主,其究竟是不是真的正牌公主,对游牧民族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送来的物资,而不是女人。

如果只是要汉族女人的话,那么游牧民族大可以在边境上抢。

包括在汉武帝时期所嫁到西域的和亲公主,性质也和这个差不多,汉武帝当时是为了联合西域国家合力攻击匈奴,同样也是有一定目的的。

因此,汉武帝也陪嫁了大量的嫁妆,以便达到他的战略目的。

除了需要物资之外,游牧民族更需要中原带去的文化和技术,毕竟这方面是游牧民族最匮乏的,因此同样十分看重。

像文成公主出嫁时,所带去的那些各类工艺著作和医学典籍,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东西在松赞干布眼里,比送给他金山银山还值得高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还真不怕对方发现公主是冒牌的,正如前文所说,和亲的关键点并不在于公主是不是真的。

同样的道理,只要物资管够,哪怕就是送过去一个扫地大妈,游牧民族也会乐于接受。

当然,既然要和亲,中原王朝也不会直接将汉人女子嫁过去,必要的程序还是要有的,什么程序呢?那就是“火线提拔”,也就是将这些即将出嫁的女子临时封为公主。

不管是这位和亲的公主,之前是什么身份,总之在被选为和亲对象时,朝廷都会进行册封,将其身份升级为公主。

比如文成公主,据传她乃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而就是因为要去和亲,因此被唐太宗封为了公主。

还有汉朝时的和亲公主,同样也是如此,都是被临时加封的。

至于王昭君,她的和亲之路,称得上是意外中的意外,她出身于平民之家,当初入宫是因为汉元帝选宫女,而进宫后,由于她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因此毛延寿将她画的十分丑陋。

而这样一来,王昭君就失去了被汉元帝宠幸的机会,而在之后,汉元帝要和匈奴和亲,就挑中了她这个“丑陋”的宫女,并将其册封后送到了匈奴。

值得注意的是,王昭君并没有被封为公主,她的封号为“昭君”。

但不管是被封为“昭君”还是“公主”,总之这些和亲的女子,都会在出嫁前被皇帝册封,这样最起码在明面上来说,她们算是“金枝玉叶”。

说白了就是给她们一个名分,而这个名分,也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建立关系的一种媒介。

而到了唐朝后期,和亲的形势更加简略,不再往草原上送人了,改为直接册封游牧民族首领的某一位现任老婆,同时再送去大批嫁妆。

这样一来,双方既达到了相互需要的目的,也减少了比如送亲之类的麻烦。

而通过和亲形式的改变,就很好地解释了和亲公主“冒牌”的问题,游牧民族要的不是人,而是名分和物资。

不过,到了清朝时,和亲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清朝发迹于关外,而其在入关前就和蒙古部落结成了攻守同盟,说白了就是满蒙一家,因此,为了巩固双方关系,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双方就不断在进行联姻。

并且,清朝联姻的公主,基本上都是货真价实的正牌公主,比如努尔哈赤的第三女莽古济就嫁给了蒙古的敖汉部族长。

还有皇太极的七个女儿(包含一位养女),也都分别嫁到了蒙古各部。

这种满蒙联姻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期,而其中所嫁出去的每一位公主,没有一个是冒牌的。

清朝之所以会嫁出去货真价实的公主,主要是其需求和汉、唐等朝代不一样,清朝是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达到共同投资、共同获利的目的,而其他朝代则是为了示好,因此,和亲公主的真实身份才会不一样。

综上所述,汉、隋、唐三朝的和亲公主,绝大多数都是“冒牌”的,这样做也并不怕被对方发现,主要是其目的是为了用和亲换来暂时的和平,并且对方更在乎的是物资,所以是不是真公主都行,真要是送去一个扫地大妈,也不是不可以。

古代公主和亲为什么不能偷偷换人呢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所谓的和亲并不等同于如今的异国婚姻,这里面多少带着点自欺欺人的屈辱感的。和亲特指中原王朝把公主或者假扮成公主的宗室女子嫁给外番异族的,美其名曰“和番”、“和戎”。

意思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我们中原王朝大人大量,把公主下嫁到外番,这样外番就算和天子攀上亲戚关系了,以后就别打打闹闹,兵戎相见了。

但实际上这多少都是自欺欺人,但凡打得过别人,何必嫁女儿去外番?《汉武大帝》里刘彻道出了和亲的本质,“用女人胸脯换和平。”

和亲公主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翻阅史书,她们一辈子不停上书求归,而被人“视而不见”。

比如王昭君,的确人家本来是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呼韩邪死了,本来任务结束可以回来了吧。不行,朝廷说,你得留下,得服从胡俗,为汉匈和平继续发光发热。王昭君结果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生活条件艰苦,和生活方式不习惯这些都是其次,关键是文化差异,要知道在汉文化中,嫁给父子两代人,这是典型乱伦,内心一辈子过不了这个坎。

还有著名的刘细君和解忧,一个表示“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一个“愿得归骸骨,葬汉地。“穿越千年,读得让人心痛。

所以可想而知,谁愿意去当和亲公主?凡是去当和亲公主的,都是逼不得已的。皇帝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就重赏宗室,让宗室派女儿冒充公主。宗室也不愿意,就只能找那些得不到宠幸的秀女、宫女。所以一旦选定之后,皇帝首肯之后,换人?即便皇帝本人,有时也非常无奈。

清朝时,著名的十三爷胤祥的小女儿因为性格开朗,是个开心果。所以被时为雍亲王的胤禛认养为养女。雍正即位后,顺理成章地成了“四公主”——和硕和惠公主,一直都是在宫里长大的。

雍正养了她7年,其实就一个目的,“和亲”。最终16岁时下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多尔济塞布腾,下嫁后因为心情抑郁,仅两年就死了。实际上,以和惠的身份,贵极一时。无论生父还是养父都是当时最有权力的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的这层身份,注定了她必须为“满蒙联姻”作出贡献。试想一下,如果换成一个宫女,满蒙联姻,将沦为笑谈,雍正将得不到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的支持。

你们对公主病有什么看法

谢谢邀请。公主病是指自信心过大,要求有公主般的待遇的人,不仅索求他宠,关键过度自宠,以高度享受为目的,其从小受家人的宠爱和呵护,骄惯,不顾他人感受而任性,一遇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缺乏责任,这些人究其原因是自我评价失衡,容易乐观对自己,悲观对他人,过度放大自己的优点,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要求他人,这种人是高度自恋型的,有着极其自私的人格倾向,他们往往意志力薄弱,做错了事全部归结他人,自己不敢承担的一类女孑。

有公主病的不仅仅限于年轻女孑,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也有这类倾向,而且眼下越来越流行。

比如有些“公主病“的人,做事消极,懒惰有骄气,吃不了一点苦头,尤其在消费上极端奢侈,吃高级餐馆,穿名牌衣服,总是纠结自己长得不完美(其实自己已经很美了),这样的人总是追求物质的享受,但这类人很容易被骗,只要稍稍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他们立马上当受骗。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睁大眼晴,不要学有“公主病“的人,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吃苦耐劳,他们不知道节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丢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事业得以延续的坚强动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