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邻国之间为了促进和平发展,推动文化、思想的交流,除了发动战争吞并其他国家以外,和亲是最平和也最常见的外交手段。
和亲对两国来说意义非凡,被派去和亲的人一般都是身份尊贵的公主。可是,对于象征着两国友好纽带的和亲公主来说,未来的好与坏都已经由不得自己了。
清朝就发生过一桩和亲公主惨死异乡的悲惨之事。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帝为了继续维护与蒙古的亲密关系,延续“满蒙联姻”的国策,将第五个女儿和硕端静公主远送蒙古,与喀喇泌部的王子噶勒藏和亲。
说起这个喀喇泌部,他们的首领是个十分有眼见的人。
公元1628年,喀喇泌部在首领的率领下便与清太宗皇太极结成军师联盟,在后来的多次征战中也屡次立下战功,更是辅助清军入主中原的一大功臣。
因这种种原因,清廷格外看重喀喇泌部,这也是为何康熙帝会把自己最宠爱的公主送去和亲的原因,这是对忠臣的嘉奖与重视。
展开全文
于是,那一年的十月,这位年满18岁的公主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拜别康熙帝。她心中纵然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却也深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道理。作为备受尊崇的公主,她有责任为百姓与国家维系和平。
康熙帝倒也十分疼宠和硕端静公主,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的看重与疼爱,康熙帝在宫中摆了九十桌宴席,赐予的陪嫁极度奢华,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华冠丽服、绫罗绸缎等不计其数。
不仅如此,康熙帝斥巨资为和硕端静公主修建了驸马府,据说驸马府共有房屋六百间,面积十分宽广。
和硕端静公主就这么带着奢华丰厚的陪嫁,在康熙帝赏赐的管事、奴仆陪伴下离开故土,前往完全陌生的地方。
一个是来自中原四方皇城中的娇贵公主,一个是长在广袤草原上四处征战的野性将士。
生长环境、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结合在一起,刚开始也会被陌生且新鲜的感觉所吸引,可日子久了,一些扎人的刺便露了出来。
噶勒藏骨子里到底是个强势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时,他并不乐于跟和硕端静公主相谈,他不允许在他的地界出现质疑的声音。因此两人经常爆发大大小小的矛盾。
再加之噶勒藏常年在外驻守巡视边境,跟和硕端静公主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久而久之,二人间的感情便更加生疏。
况且,噶勒藏又是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人,经常在外寻花问柳,和硕端静公主又奈何不得,只能将满腹委屈与难过吞进肚里。
事实上,在和硕端静公主出嫁后,康熙帝也曾多次来看望这个被他疼在心间的女儿,每次来访便会赐下丰富的金银珍宝,以表自己对女儿的重视,期望噶勒藏能善待于她。
可惜,康熙帝终归是失望了。
康熙四十九年,年仅三十七岁的和硕端静公主死在了这片她想逃却不能逃的草原上。
和硕端静公主的死讯传到康熙帝耳中时,康熙帝正拿着狼毫批改奏章,那一刻他心痛地摔掉了笔,难以置信地让侍卫又重复了一遍。
他最疼爱的女儿就这么死在了他乡,康熙帝当即便下令让人暗中彻查和硕端静公主的死因。
不出半月,康熙帝便拿到了写着和硕端静公主死因的密信。
原来,噶勒藏怀疑公主与侍卫有染,将其软禁,不允许她出门半步。自那之后,和硕端静公主心中郁结,满腹心事,渐渐的便害了病。
噶勒藏却不管不顾,在某天夜里不知又因为什么与公主起了争执,暴怒之下竟然一脚踢向公主,噶勒藏只顾着发泄怒火骂骂咧咧转身便走了。
等女婢颤颤巍巍进来时,只见和硕端静公主面色青白地躺在地上。女婢见她一动不动,伸手探鼻息竟发现公主已经没了气息。
康熙帝看着纸上冰冷的文字,只觉心中一股怒火要将他燃尽。
为了给女儿报仇,次年,康熙帝以噶勒藏在为公主服丧期间霸占他人之妻、克扣公主治丧银两等两项罪名命人将他带回京中。
同时,康熙帝以此为由摘去了噶勒藏的郡王爵位,判处他终身幽禁在京城。
后来,康熙帝为了哀悼公主,亲自撰写了"和硕端静公主圹志文",并在和硕端静公主逝去的地方修建了公主陵墓。
和硕端静公主的一生是悲惨的。作为皇室的公主,她担起了守护和平的使命,令人敬佩。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无疑是政治的牺牲品,她远离故土,终其一生都无法落叶归根,重回故里。
当下的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庇护中,远离战乱纷争,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恩,无需任何人做政治的牺牲品,感谢祖国的强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