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夺妻之恨,被唐玄宗抢了媳妇的寿王李瑁是如何反击的
- 大明宫廷旧事: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两宫尊号之争的始末如何
夺妻之恨,被唐玄宗抢了媳妇的寿王李瑁是如何反击的
关于寿王李瑁被父亲李隆基夺妻之事,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李瑁就这样算了,其实根据历史记载以及各种碎片,我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李瑁不仅反抗报复了,而且还非常狠。
也许你会有很多疑惑,那接下来我就跟你分析解开这些疑惑吧。
一、夺妻之痛
我们所熟知的杨玉环杨贵妃,其实原本是寿王李瑁的老婆,并且杨玉环14岁的时候就已经嫁给李瑁,只是五年之后,李隆基看上杨玉环,才横刀夺爱,将杨玉环抢走,这个时候杨玉环19岁,李隆基53岁。
李隆基抢夺杨玉环的方法很是不要脸,因为先辈李治已经开过这种先河,李隆基照样模仿一下,就可以瞬间有质的飞跃。
他具体怎么操作的呢?一开始李隆基只是叫太监高力士去到李瑁家里,然后把杨玉环带去寝宫两个人谈心,他觉得杨玉环十分孝顺,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刚好与拥有良好艺术天分的李隆基趣味相投。
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李隆基产生抢夺儿媳妇的想法。他逐渐不满足仅仅与杨玉环聊天,他还想与杨玉环一起泡温泉,骊山温泉感觉很棒,一个人泡没有意思。他与杨玉环泡温泉,李瑁也没有说什么,你泡完送回来就好。
李隆基心太大,泡完温泉他不想把杨玉环送回家,于是想出一个好办法,假借替自己母亲窦皇后祈福的名义,他告诉李瑁,杨玉环从此以后要出家做道士,从此也就不是你媳妇了,杨玉环将成为道士四处祈福。
李瑁听说是给自己奶奶祈福,也就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可是没有多久,李隆基就把杨玉环接回去宫里,只是没有名分,李瑁看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当然按照道理来说,如今杨玉环成为道士再还俗,也是单身可撩,跟李瑁一点关系没有。
李隆基看出来李瑁心里的不快,就为李瑁再找了一个老婆韦氏,让他回家好好生儿育女,这一点李瑁确实没有辜负,后来他与韦氏生了5个儿子,2个女儿。
李隆基呢,给李瑁娶完老婆,很快自己也把杨玉环娶了,并且封为杨贵妃,从此李瑁的老婆变成后妈,实在难以面对。但是这时候李瑁没办法,无权无势,根本不敢与李隆基对抗,他把这个深仇大恨深深记在心里,寻求机会报复。
二、痛快报复李隆基
李瑁这一等,就是九年,等到安史之乱,等到长安失守,等到马嵬坡之变,他看着李隆基被自己的哥哥李亨发动马嵬坡兵变逼的实在无奈并且将杨玉环处死。李瑁知道报仇的机会来了,如今李隆基大势已去,危险系数极低,可以为之。
李瑁表面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继续为李隆基效劳,心里却装着这个仇恨,等到李亨带领军队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李瑁知道李亨成为皇帝已经指日可待。但是李隆基并不想李亨很快成为皇帝,李瑁觉得报复李隆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失去权利。
机会终于到了,李隆基叫陈玄礼去传圣旨告诉李亨登基以及皇权的事宜,可是陈玄礼没空,就叫李瑁前往送这个圣旨,至于圣旨具体内容我们也无从知晓,只知道李亨登基的时候诏书写着说李隆基自己觉得年事已高,处理国事力不从心,所以禅位给李亨。
至于具体是什么,我想必然不是这样的,李隆基爱权利如命,怎么可能轻易禅位给李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李瑁这个中间传话人经过添油加醋,把原本圣旨的意思改变,告诉李亨说李隆基同意登基。
从而才会有史书中记载的李亨再三强调是李隆基自己主动禅位,而不是自己篡位,这样才显得合理,大臣也会毫无顾虑支持李亨。
综上所述,其实李亨登基这件事,就是李瑁对李隆基最大的报复,当李亨已经登基成为皇帝,民心所向,李隆基也无能为力,只能空叹息,这就是李瑁最后的报复。
结语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瑁等了九年,终于报仇成功,也算把自己的夺妻之恨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大明宫廷旧事: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两宫尊号之争的始末如何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于国计民生方面毫无建树,在吃喝玩乐方面很有一套。忽一日,他听了大太监王振的话,要对来犯之敌来个御驾亲征,当一回民族英雄,将来青史留名。结果让大明40万精锐部队在土木堡丧失殆尽,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如果,他能壮烈殉国,那么当民族英雄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可惜,事到临头,他却苟且偷生。所谓大明宫廷旧事: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两宫尊号之争就是由他的两个女人引起的。
1。两宫尊号之争的两位女主角!
明英宗朱祁镇的正宫是钱皇后,土木堡之变时才23岁,丈夫成了俘虏,自己的哥哥与弟弟也在土木堡之变中丧生,这意味她要守寡了。伤心绝望之余,钱皇后相信迷信了。她每天晚上都会向上天祈求保佑丈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因为长期在冰冷的地面下跪、磕头、哭诉瘸一条腿瞎了一只眼。但她无怨无悔,她认为,自己受的苦难越沉重,上苍怜悯之心就越强,丈夫就越容易转危为安。
而朱见琛的生母周贵妃却对上苍没有深刻的认知,她在丈夫生死未卜之际,并没有伤心感怀。从以后事件的进程来看,她似乎非常享受没有朱祁镇的日子,因为,她依旧身心健康、保养得非常到位 。
大明宫廷的两宫之争,其实就是雍容华贵的周贵妃对瘸腿瞎眼的钱皇后进行排斥与打压,希望通过宫斗在名位 上能超过钱皇后。
2。宫斗一。
孝恭章皇后孙氏在朱祁镇被俘后,立朱祁钰为皇帝 ,立朱见琛为太子。在朱祁钰的带领下,于谦指挥各地勤王之师击退了瓦剌人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并且京城已经形成了同仇敌忾之势 。瓦剌人觉得再扣留朱祁镇白白浪费伙食,就把他放了回来——这是纵虎归山,目的是让朱祁镇这只饿虎回到明朝咬朱祁钰,进而引发内斗,为瓦剌南侵创造有利条件。
比朱祁镇小一岁的朱祁钰此时已经体验到了君临天下的优越性,他不想再把皇位让给哥哥了。因而 ,朱祁镇一回来就被以“太上皇”的身份幽禁在南宫,朱祁镇的妻妾自然跟随入住,这里面包括钱皇后与周贵妃。
朱祁镇见已经是残疾人的钱皇后感慨万端,曾经,她是花容月貌的女子,为自己祈祷竟然沦落到这样凄惨的地步 ,毕竟才20多岁啊。朱祁镇对钱皇后有了感愧之情,也更加珍惜她了。由于周贵妃一直是养尊处优的状态,因而依旧妩媚动人,朱祁镇在北方幽禁岁月中有了“寡人之疾”,在感激钱皇后的同时,经不住周贵妃的诱惑,在南宫幽禁期间,跟周贵妃生了另一个儿子朱见泽。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了皇位,当然也要恢复钱皇后的身份。但是,周贵妃却不干了。她不仅年轻貌美,还给皇帝生了2子1女,在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方面为皇室作出了贡献。而钱皇后已经残疾了,又没能给朱祁镇添过一儿半女。因此,周贵妃觉得自己才有资格做皇后。于是周贵妃处心积虑地向孙太后禀报了这一切,但是朱祁镇无惧母亲的压力,仍然 坚持立钱氏为皇后。
天顺八年的某一天,朱祁镇觉得自己不行了。弥留之际,还牵挂着结发妻子钱皇后。他担忧自己走后,周贵妃及他儿子朱见琛可能会欺凌钱皇后。于是,朱祁镇特别嘱托自己的接班人朱见深:
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并且还叮嘱顾命大臣李贤:“钱皇后薨后,与朕同葬。”。李贤感觉事情重大,就将这句话补写到明英宗朱祁镇的遗诏上。这次短兵相接,周贵妃败北了。
3。宫斗二。
朱见琛登基,当然要立皇太后了。朱见琛理想人选是生母周贵妃,而周贵妃也充满了期盼。但是,明朝祖制规定必须尊奉皇帝的嫡母为皇太后!周贵妃又不干了。她儿子已是皇帝了 ,她有恃无恐,于是果敢下令:钱皇后形象差强人意,有失国体,皇太后只有她周贵妃才配位——这无异于撕毁了朱祁镇的遗诏,立即遭到了李贤、彭时等一帮大臣的强烈反对。
周贵妃见钱皇后“人多势众”,只好认可了“两宫并尊”的事实——你妈,朱祁镇尸骨未寒,钱皇后悲愤欲绝,可周贵妃却来争名位 ,真令人鄙夷、唾弃和不齿!最后,钱皇后被尊为“慈懿太后”,而周贵妃仅被封为皇太后。自然,周贵妃比钱皇后低了一等。
4。宫斗三。
周贵妃不甘心,又开始捣乱了,本来,先皇要求钱皇后百年之后要跟自己合葬。周贵妃却力主给钱皇后单独建陵,显然,她认为自己才有资格与朱祁镇合葬。于是又掀起了轩然大波,群臣当然又据理力争。但是,看在在皇帝 的份上,大臣们给了周贵妃台阶。他们折衷提议:在建明英宗陵墓的时,于其地宫中同时修建三间墓室——给钱皇后和周贵妃都留有位置,都可以与先皇葬在一起。周贵妃自然自讨没趣了。
5。宫斗四。
朱见琛的皇后吴氏是朱祁镇给儿子定的皇后,出身名门,并没有犯任何大的过错。但是朱见深鉴于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却偏偏爱上了大自己17岁的万贵妃。因而 ,他一心要废掉吴氏,立万贵妃为皇后。起先,朱见琛的意见遭到了钱皇后和周贵妃一致反对。但是,由于钱皇后始终支持吴氏,周贵妃后来就改弦易辙、转过来支持儿子废掉吴氏了。结果,吴氏被废,朱见琛对钱皇后生发了怨恨之情。
钱皇后受到了排斥与打压,加上痼疾,终于英年早逝了。周贵妃逮住了机会,又跳出来 阻止钱皇后和朱祁镇合葬了。群臣不孬,大吵,终于维护了钱皇后的权益。可是,周贵妃却指使施工者将钱皇后的墓穴有意挖错方向,从而使钱皇后的墓穴与明英宗的陵墓相隔甚远。而且,周贵妃还不允许钱皇后的牌位放在朱祁镇灵位旁边——实在太过分了。到此,似乎周贵妃终于赢了一局。
明孝宗朱佑樘时代,周贵妃薨逝。在为她下葬时,人们才发现了钱皇后墓穴的“猫腻”。朱佑樘就计划打通钱皇后墓穴与朱祁镇陵墓的通道,后来却遭到了风水先生的阻止,只好不了了之。但是,朱佑樘却毫不客气地把周贵妃的牌位从朱祁镇身边移去了,陪伴朱祁镇的实际上只有钱皇后,这样,整个宫斗的最终胜利者是钱皇后。
声明,本文主要参阅《明史》写作而成,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构成侵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