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睿皇后、孝全成皇后、祥妃、成贵妃是什么关系?孝全成皇后盛年暴卒原因成谜,难道是因为和太后婆媳关系不和吗_皇后_皇太后_道光帝

孝和睿皇后、孝全成皇后、祥妃、成贵妃是什么关系

嘉庆帝皇后:孝和睿皇后(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嘉庆帝第二任皇后,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弘毅公额亦都七世孙女。

道光帝皇后: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朝第一位皇贵妃,第三任皇后,咸丰帝生母,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

道光帝嫔妃:祥妃(1808年—1861年)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

道光帝嫔妃:成贵妃(1813年—1888年)钮祜禄氏,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嫔之一。

都是钮祜禄氏,但没有近亲关系。

孝全成皇后盛年暴卒原因成谜,难道是因为和太后婆媳关系不和吗

作为咸丰帝的生母,道光帝的继后孝全成皇后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她在32岁的时候,暴卒于自己的寝宫钟粹宫,原因不明,因此也引起了后世很多人对她死因的猜测,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要属她和婆婆关系不和,而遭皇太后用毒酒毒害,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孝全成皇后的父亲颐龄是宫中的二等侍卫,封一等男爵。她幼年时曾随父亲上任去苏州,学成江南女子的纤巧秀慧。

道光帝听说颐龄的女儿才貌双全,名闻遐迩,亲自下诏求选。进宫后侍奉君王,曲意承欢,大得宠幸。先为贵人,进而嫔,再进而妃,贵妃,皇贵妃,还因才、智、貌样样都举世无双,特赐予“全”字的封号。

孝全成皇后本来是全贵妃,在道光帝的前两位皇后去世后,她被晋封为皇后,统摄六宫,这位皇后是当时皇太后的本家侄女,姑侄成为了婆媳,本来应该是亲上加亲,相处更融洽,可是谁也没料到这姑侄之间的矛盾重重。

在有一次给皇太后六十岁祝寿的时候,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的寿康宫颂读驾寿。

而孝全成皇后为了讨得两宫欢心,也来凑热闹,亏得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

道光帝觉得她讲得奇怪。太后又道:“妇女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依仗着一点才艺卖弄自己,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帝听了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宫中好事之徒,长舌妇人,把皇太后的这种随意闲聊讲给孝全成皇后听。孝全成皇后有些不高兴,随口说道:“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分么?”

才色俱佳的孝全成皇后仗着道光帝的宠爱和自己皇后的身份,不止一次的和皇太后对抗,有时候去给请安,言语中还带着讽刺,皇太后一向养尊处优,又是皇后的长辈,因此忍无可忍。

再加上宫中一些嫉妒孝全成皇后的妃嫔搬弄是非,婆媳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和,只是苦了道光帝,一面是养母,一面是爱妻,两头周璇不过来。

道光十九年,皇后钮祜禄氏感染了风寒,皇太后亲自探视,皇后病情好转,过了几天,孝全成皇后去给皇太后请安,太后亲自赐给了她一杯美酒,说是可以祛风寒,舒筋活血,没想到,皇后当晚喝了美酒,竟然躺在床上仙逝了。

虽然道光帝对孝全成皇后的死因感到可疑,但是道光帝也不敢怀疑皇太后,因此也没作进一步的调查,这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谜团。

然而在今天看来,皇太后毒害孝全成皇后的说法可信度并不高,因为她并没有毒害孝全成皇后的动机,虽然婆媳关系不那么融洽,可是孝和睿皇太后毕竟和孝全成皇后同出一族,属于钮祜禄氏,并且是姑侄关系。

姑侄二人一个嫁给嘉庆帝,一个嫁给道光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代表了家族的利益,就算孝和睿皇太后百般看不惯这位侄女和儿媳,也不可能毒害孝全成皇后,一方面如果孝全成皇后病逝,皇后之位会落入其他家族中的妃嫔手里,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再者孝和睿自己已经是皇太后,本来就和孝全成皇后关系不和,一旦自己下毒手,很容易被发现怀疑,不仅会引起皇帝的猜疑,还会让文武百官不齿,她是不可能把自己陷于不义的,这和皇太后的形象不符。

况且孝和睿皇太后作为道光帝的养母,在嘉庆帝去世后,她能大义凛然的推举道光为皇帝,可见是个明晓事理的皇太后,平时和孝全成皇后争吵斗气也就罢了,如果关系到人命,恐怕她做不到。

综上所述,我认为孝全成皇后暴卒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孝全成皇后本身体质弱,生病导致盛年暴卒,而因为她和皇太后的婆媳关系紧张,也引起了后世的无端猜疑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