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明朝礼部尚书】_正德_礼部_御史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刘春 正德 礼部 御史

刘春(明朝礼部尚书)

刘春(1459~1521),字仁仲,号东川,又号樗庵,重庆巴县柳市里(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人,祖籍兴国州(今湖北阳新),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榜眼,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简”,《明史》有传。

刘春人物经历

刘春(1459~1521),字仁仲,号东川,重庆巴县柳市里(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人,祖籍兴国州(今湖北阳新)。

刘春出自书香门第,官宦家庭。祖父刘刚,曾任台州赤城鸦寻翻嫌驿丞。父亲刘规,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曾任云南、山西道监察御史。

明成化十九年(1483),刘春考中四川乡试第一的解元。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刘春进京参加会试,三榜有名。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整个明朝,四川只出过一个状元(杨慎)和一个榜眼,这个榜眼就是刘春。

弘治四年(1491),升翰林修撰。弘治十三年(1500),任寒组泪煮东宫讲读官。秩满,迁左谕德。弘治十六年(1503),预修《会典》,升侍讲学士。

正德元年(1506),升学士。正德六年(1511),擢吏部右侍郎,任经筵日讲官,不久升吏部左侍郎。正德八年(1513),代傅珪为礼部尚书。正德十年嘱炼,丁忧回家,起南京吏部尚书。不久,任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

淮王朱祐启、郑王朱祐〈木睾〉都是王族旁支,而承袭藩王封号,而朱祐启称他亲生的父亲为先考,并乐轿愚且要追封亲生父母,把亲生父母的神主放入祖庙。交城王秉杋是由镇国将军继承爵位的,而将其妹封为县主。刘春都依据礼法予以驳斥。于是以此为成例。

明武宗尊崇信任西藏僧人,常常穿着西藏僧人的衣服在内部演讲佛法。有个叫绰吉我些儿的西域僧人常出入豹房,被封为大德法王,他派遣二个徒弟回乌思藏,要求效法大乘法王的例子授予国师诰命,每年按时向朝廷入贡,朝廷送茶叶让其带回去。刘春表示反对。武宗下令再议,刘春奏道:“乌思藏远在西方,极其愚昧蛮横。虽然设四汗精乐王安抚他们,但其入朝进贡必须有节制。使其不造成边患。如果同意送他们茶叶,给以诰敕,万一他们假冒圣旨诱骗藏人,向朝廷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朝廷不答应其要求藏人不满,答应其要求则滋生祸害。”奏章呈上,罢免他们携带茶叶的特权,但还是给予了诰敕。刘春又奏道“:西番信奉佛教,因此祖宗承前代旧例,设立乌思藏诸司,以及在陕西洮州、岷州、四川松潘建立诸寺庙,用以教化引导番人,许其朝贡。贡期、人数都有定制。近因诸番地处僻远,难辨真伪。内地的逃亡罪人,学习番人语言,藏身在内,又多建寺庙请求僧人配额。番人进贡的日益增多,宴请赏赐繁费。请求对上朝入贡的番人严格地限制日期,酌情限定人数,每座寺庙只给经核实的十道度牒,沿边军队备存经核实后的底本,人员与底本相符合,才允许起程。禁止滥建寺庙。”武宗表示赞同。广东布政使罗荣等朝见皇帝,各言镇守内臣入贡之害。刘春一一列上累朝停革入贡上献的诏旨,并且说了四方水旱盗贼,军民困苦的情况,请求罢除诸镇守臣,意见未被接纳。

刘春掌管礼部三年,慎守法典。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回家里处理丧事,丧服期满,刘春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以礼部尚书的举记乌身份专门负责诰敕,掌管詹事府的事务。

正德十六年(1521)卒,追赠太子太保,谥文简。刘春诗文力追古人,晚年更加“简劲”。著有《凤山集》若干卷。

刘春家族成员

父亲刘规(1436-1508),字应乾,天顺年间举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曾任麻城知县、郁林州州判、云南道监察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因忤刘瑾,谪麻城知县,为官甚得民心。二朝首辅杨廷和撰《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刘公墓表》(原石藏重庆九龙坡区文化馆)。

弟弟刘台(1465-1554),字衡仲,号是闲,弘治五年(1492)四川乡试解元,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重再再任浚县知县、仪制主事、吏部员外郎、泰州知州、广西提学、云南参政、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江玠撰《明大中大夫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是闲刘公墓志铭》、刘台撰《诰封宜人刘母蹇氏墓志铭》(原石藏重庆三峡博物馆)

子刘彭年,字维静,号培庵,正德九年(1514)进士,曾任按察司按察使、贵州巡抚兼右副都御史。

子刘延年,曾任礼部郎中。

侄子刘鹤年,字维新,号云皋,刘相之子,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户部主事、兵部郎中、山西提学、云南参政,以清廉闻名。

孙子刘起宗(1503~?),字宗之,刘彭年之子,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文林郎、浙江衢州府推官、户部给事中,因替礼部尚书王杲下狱上言,触怒明武宗,被贬荔浦典吏,历宁国推官、宁国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辽东苑马寺卿。

孙刘起蒙(1523~?),字养之,刘延年之子,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

曾孙刘世赏(1536~?),字功甫,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御史、河南按察使、湖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

曾孙刘世曾(1530~?),字胤甫,号凤坪,刘鹤年之孙,刘起元之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历慈豁令、户部主事、京畿道御史、太仆少卿,曾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出征缅甸有功,升右都御使兼兵部侍郎,巡按苏赞。后因上报战功不实,被明神宗削籍。

四世孙刘綝,字冠儒,号东旭,万历三十七年(1609)乡试解元,早逝。

五世孙刘道开(1601-1681)原名远鹏,字非眼,号了庵,别号了庵居士,刘綡长子,世曾孙。崇祯六年(1633)举人,弘光元年(1645)授夔州教授,历王应熊监纪推官,永历年间官至太子宾客。南明亡,居保宁,受到李国英的赏识,但誓不仕清,出家为僧。

六世刘如汉(?-1682年),又名壬鼎,字倬章,号双山,刘世曾之曾孙,刘道开第三子。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吏科给事中、江西乡试副考官、礼科给事中、兵科掌印给事中、广东道监察御史、江南提学、户部左侍郎、左佥都御史、太常寺卿、大理寺卿。


刘春人物评价

《礼部志稿·尚书刘春》:刘春凡举动,皆为久远计,不务目前。


《四川通志·重庆府·人物》:沈静寡欲,居官守正,莅政廉明,文行为乡闾表率。

李东阳《赠刘春刘台》:“每爱西川玉一双,独承恩旨到乡邦。长途未畏连云栈,胜地终夸濯锦江。旧喜文场先入彀,近看史笔已如杠。郫筒载酒秋初熟,隔坐生香透碧窗。”

杨廷和《赠刘春刘台诗》:“君家兄弟好文章,经学渊源有义方。夺锦两刊乡试录,凌云双立解元坊。大苏气节古来少,小宋才名天下香。从此圣朝添故事,巴山草木也生光。”

刘春《明史·刘春传》

刘春,字仁仲,巴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正德六年擢吏部右侍郎,进左。八年代傅珪为礼部尚书。淮王祐棨、郑王祐都皆由旁支袭封,而祐棨称其本生为考,祐都并欲追封入庙。交城王秉杋由镇国将军嗣爵,而进其妹为县主。春皆据礼驳之,遂著为例。

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遣其徒二人还乌思藏,请给国师诰命如大乘法王例,岁时入贡,且得赍茶以行。春持不可。帝命再议,春执奏曰:「乌思藏远在西方,性极顽犷。虽设四王抚化,其来贡必有节制,使不为边患。若许其赍茶,给之诰敕,万一假上旨以诱羌人,妄有请乞,不从失异俗心,从之则滋害。」奏上,罢赍茶,卒与诰命。春又奏:「西番俗信佛教,故祖宗承前代旧,设立乌思藏诸司,及陕西洮、岷,四川松潘诸寺,令化导番人,许之朝贡。贡期、人数皆有定制。比缘诸番僻远,莫辨真伪。中国逃亡罪人,习其语言,窜身在内,又多创寺请额。番贡日增,宴赏繁费,乞严其期限,酌定人数,每寺给勘合十道,缘边兵备存勘合底簿,比对相同,方许起送。并禁自后不得滥营寺宇。」报可。广东布政使罗荣等入觐,各言镇守内臣入贡之害。春列上累朝停革贡献诏旨,且言四方水旱盗贼,军民困苦状,乞罢诸镇守臣。不纳。

春掌礼三年,慎守彝典。宗籓请封、请婚及文武大臣祭葬、赠谥,多所裁正。遭忧,服阕起南京吏部尚书。寻以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十六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刘氏世以科第显。春父规,御史。弟台,云南参政。子彭年,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彭年子起宗,辽东苑马寺卿。起宗子世赏,广东左布政使。台子鹤年,云南布政使,以清誉闻。鹤年孙世曾,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有征缅功。皆由进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