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读欧阳准年老师的《三月里的江南雨》(文/刘春清)_知青_欧阳_让人

欧阳准年老师的《三月里的江南雨》

——知青年代的生活是一代年轻人的历史

(刘春清 :青年作家网会员)

有幸收到欧阳准年老师的获奖小说《三月里的江南雨》,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快递包装,那书皮上隽秀的毛笔书法写的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右上角一行小字,首届:(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作品,及书名提字就已经把我阅读的欲望勾起,一种亲切的心灵感应带我走进故事情节。

翻开书皮,左侧是作者欧阳老师的个人简介和近照。从这简短的介绍,了解了作者也是一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自序里面,作者介绍到这部作品,是受女儿的鼓励,才把那段难忘的历史记录了下来。

走进故事情节,小说里的每一个章节,都拨动人的心炫。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作者用爱情的这根丝线,把它穿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让它散发着光芒,夺人眼目,吸引读者一段段看下去。

书中所描写的几位女知青,命运坎坷让人怜悯。聪明善良,富有才华的白阳春的死,让一直眷恋她的洪大鼻子心痛不已,他们的爱情才刚刚开始,他期待与白阳春在一起以后的美好,可是天不如人愿,白阳春在去河边打水的时候,不幸掉进河里溺水身亡,这让洪大鼻子万分悲痛;方秋野的仗义,让人敬佩。那偷鸡摸狗的一面,又让人痛恨,惹得村里人敢怒不敢言,最终为了帮朋友的不道德行为,偷生产队里的稻谷被发现,让乡亲们活活打死在池塘,结束了他悲惨可怜的一生。还有那让人感到可悲可叹的兰之玫,她的懦弱,幼稚的思想,让三个没有道德底线的恶人践踏了青春,却不敢声张,让恶人逍遥法外,默默忍受屈辱,这让读者感到悲怜,气愤。聪明的杜夛夛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命运,从食不果腹,到成为社交联络人,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作者 从一开始,就有序安排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描写,都是知青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读来引人入胜,把读者一下子拉进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信息匮乏,交通不便,生活枯燥的时代,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追求爱情努力奋进。在相互帮助中产生爱的火花,让很多美好留在了记忆里。

小说的上集,主要描写了知青们的命运不幸,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焦急中等待机会,逃离又脏又累的农村生活。文中运用了大量心里描写,让读者不感到陌生,仿佛在跟读者诉说心声,人物鲜活有种同吸的感觉,驱使着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展开全文

接下来的下集,作者把主人公陈山南的感情纠葛,家庭支离破碎,一系列的心里描述,勾勒得更加突出,从开始一个吃苦耐劳,勤奋上进,为人做事心地善良的一个人,突然扭转成一个让人有些反感的改变,反差有点儿大,与上集里那个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的青年相比,看到女孩子都脸红的少年,也许是更加成熟了结果,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多向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才让人感觉他是一个感情泛滥的人。也许作者从上集开始,把这个人物形象缩小话,为了后续更加突出这个人物埋下伏笔,特意安排了这样的出场。陈山南通过他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通过高考走出了农村,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城里,无所顾忌的放飞自我。陈山南与结发妻子温歌华的离婚,与安木蘭的暗送秋波;还有和小保姆的错误恋情,给人感觉这是一个到处留情的男人。其实他心目中所追求的感情,是要适合自己的那种温馨港湾。才有了婚外情,这是成熟后的男人大多数面临的抉择,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来弥补年轻时不成熟的决定。

下集通过大量的书信日记形式,心理描写将故事情节升华。总体来看作者欧阳准年老师的文学功底深厚,生活观察能力强,故事情节描写细致衔接合理,人物刻画鲜活,给人印象深刻。这部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是一段历史,一代生活在信息匮乏,交通不便的农村知青日常生活。他(她)们为爱情、人生、理想努力挣扎的过程。这段历史,给无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也让读者对知青们那段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理解了他(她)们为什么对那段农村生活念念不忘的情怀。也让我理解了我的老师,那个时候想离开农村的思想变化,还有我遇到的一个市里下乡的老知青,给我念她写的那本厚厚的日记,与我彻夜谈论她下乡时的那些美好回忆,她像珍惜一件宝贝一样,把那段历史搂在怀里,那是她的青春,她的足迹,她一生的回忆。

很感激作者欧阳准年老师,用他的文学才华,把这些知青们的心声素描在纸上,让有过知青生活的人们释怀。这是一部值得珍惜的作品,它记载了那一代人所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向往自己想要的生活,经历所有生长在城市里同龄人没有经历的成长历程。

作者有着知青生活的经历,把知青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章节故事都深思熟虑,每一个人物心理刻画都那么生动,读来感人。

2023.1.20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