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武汉段140公里水流已断什么原因导致的,对农业有影响吗?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_乾隆_江南_皇帝
本文目录
- 长江武汉段140公里水流已断什么原因导致的,对农业有影响吗
- 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
-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么政治目的
长江武汉段140公里水流已断什么原因导致的,对农业有影响吗
你站在岸上拍,他肯定断流!
自古以来,长江从未断流过!不要在这危言耸听!
长江即使在冬季,武汉段,最窄处,宽度仍有一千多米!
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
其实,不管是明朝皇帝下江南,还是清朝皇帝下江南,史书对其都持否定态度。就连乾隆晚年也对自己六下江南进行了反思,并告诫军机章京吴熊光,让他监督后世皇帝不要学自己这么挥霍无度。
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史书对清朝皇帝下江南就高看一眼的说法。
那么,既然史书上对明清皇帝下江南都是持否定态度,清朝皇帝又是如何从反面教材变成千古圣君的呢?
这个就涉及到了“话语权”的概念。
什么叫话语权?举个例子。电脑游戏和街机游戏都是电子游戏,当年都被舆论斥为毒害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然而现如今,电脑游戏能登大雅之堂,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街机游戏却仍然是过街老鼠,直接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二者的这种差异性,就是话语权的不同导致的结果。
众所周知,当年电脑是奢侈电子产品,最早的电脑游戏玩家中,不乏社会成功人士。这些人跟主流舆论展开了论战,辩驳电脑游戏不是电子海洛因。虽然论战的结果没有能够改变主流舆论,但是论战对普通人看待电脑游戏的观念产生了改变。时至今日,电脑游戏也就被大众所接受了。而街机游戏的玩家主要是几乎没有话语权小孩子,这帮小孩无法改编社会主流舆论对街机游戏的偏见,他们也就无改变街机游戏受歧视的局面。
这就是掌握了“话语权”的厉害之处。
那么,明朝和清朝在现如今的待遇差距,就是这种话语权的缺失吗?
答案很显然——确实如此。
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有印象,其实在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国家的舆论对明清两朝的评价都不高。但是从八十年代之后,当时一系列清宫戏说电视剧被搬上电视台后,清朝给世人的印象就变了。
这里说两个例子,一个是《戏说乾隆》,一个是《还珠格格》。这两部剧的皇帝都是乾隆,两部剧的主基调都是“嘻嘻哈哈”。没有宫廷的暗黑,没有清朝的腐败,有的只是一种在清朝根本不存在的皇室温情。这种虚构的玩意,对观众潜意识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当观众的观念潜移默化后,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乾隆变成了一个超级大IP,其名号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当乾隆变得家喻户晓后,只要炒作乾隆,就天然有话题性,就天然能让大众对炒作产生兴趣。
近些年关于乾隆的炒作,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吃到了无数好吃的小吃而赞不绝口。
试想一下,当乾隆这个超级大IP变成了小吃界的代言人,而且还不需要给他代言费的时候,他的形象是不是就必须要伟光正?是不是就不能被抹黑了?
而明朝电视剧呢?锦衣卫、东厂、昏庸或者暴虐的皇帝、受冤枉的正直大臣,来来去去永远都是这四样。如此一来,大众对明朝也就没什么好印象了。
比如说近十几年拍摄的明朝影视剧,《江山美人》、《天下无双》、《龙凤店》、《正德演义》,其影视风格都是偏娱乐化,力图把明朝皇帝也打造成娱乐化的形象。然而票房和收视率都很差,观众不买账。
当观众不买账,暗黑的印象日积月累,其结果就是明朝皇帝缺乏炒作点和话题性,其IP没有经济附加值,明朝皇帝自然也就没人包装了。
其实在早期,明太祖朱元璋也有话题性,也是一个超级大IP,他跟乾隆、慈禧并称中国小吃界三大代言人。但是当大众的观念被炒作影响后,朱元璋这个大IP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举个例子,同样一盘北京烤鸭,“乾隆吃过的”和“朱元璋吃过的”,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更愿意为谁买单呢?
所以,如果你要问乾隆皇帝下江南和正德皇帝下江南有什么区别,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没有区别!都是劳民伤财。在史书上都被骂的很惨。
而现如今大众对二者的印象差异,其始作俑者就是商人的炒作。当乾隆变成了不要钱的代言人后,他做什么都是对的。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些什么政治目的
主要是以下目的:
1、收服人心
很多明朝的遗老遗少还在腹诽新朝,他们的人心需要收服。就是一般的小老百姓,对于异族统治也是心里排斥的。政治上的仪式感,喧嚣热闹的巡幸,能够最大限度得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甚至热情,赢得人心。
通过让地方官推荐在野人才,现场举办茶话会等各种形式的高雅活动,虽不能全面降服遗老遗少等,但是扫帚不扫,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扫帚一扫,灰尘总是会跑掉一点。从高阶层的士人到低阶层的黔首布衣,通过南巡都能收割一部分人心。
2、弥补伤痕
什么“扬州十日”啊,什么“嘉定三屠”啊,等等,清朝统一江南的战争,以及后来的剃发令等,前期的政治失误实在是太多,现在需要化解怨气,弥补伤痕,需要政治上有所表示。修建行宫,迎接浩浩荡荡的巡幸队伍,这些盛大的活动,能够使人们忘却曾经的惨烈和残酷,消灭对清朝的排斥心理,安抚受伤的人心。
3、政治认同
举办祭孔活动,祭奠朱元璋,等等。从文化上,从政治的道统以及法统上争取最大公约数,让更多人不敢不想不愿再有华夷之辩,特别是伤害力极强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而现在新的统治者对于以前的一切,都认可,都准守,这就能取得人们内心深入的政治归属感和政治认同。
就亡国亡天下来说,清朝康熙的南巡使人们更认同是改朝换代,而不是夷狄入住中原。文物典章衣物都俱在,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诸夏变夷狄,还是夷狄变诸夏,这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所以这样做能争取到政治认同。
4、考察政绩
三藩、河务、漕运是康熙时的三大政治任务。特别是河务与漕运,每年朝廷有大把大把的银子洒在里面,康熙需要自己实际看看到底怎么样。然后是官员们的政绩到底如何,坐在北京的紫禁城里看折子,很多时候会被欺蒙,自己实地勘察一下,会有更直观的感觉。还有就是吏治如何,通过邀请当地人士来谈心,总是可以知道一些确切的事情。
以上四点是我的分析,谢谢观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