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简介及个人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薛岳明明很厉害,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_战役_解放战争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战役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决定两党命运的重大战事,如此关键时机,双方都动用了最强大的火力、最精锐的部队。不过有一点很奇怪的就是,国民党在指挥官的选择上,似乎不那么英明。

辽沈战役时国军东北“剿总”总司令是卫立煌,卫立煌并不想与我党作战,他采取的是坚守大城市策略,对蒋介石很多命令都不听从,所以老蒋就开始微操,导致大部分东北国军被分割歼灭;

平津战役时国军华北“剿总”总司令是傅作义,傅作义虽然有军事才能,但指挥不动中央军,连命令都无法统一,就别提能否胜利了;

淮海战役时国军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刘峙的指挥能力就有些堪忧了,解放战争之初就有过全军覆没的经历。虽然徐州“剿总”的实际指挥权在杜聿明手上,但让刘峙来担任这个总司令还是有很多人出言嘲讽。

这就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了:其实国军中名将也不少,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薛岳,为什么在三大战役中却不见踪影呢?

薛岳简介及个人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薛岳明明很厉害,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

说起来薛岳是成名已久,他1909年参加了同盟会,1916年考入了保定军校,毕业后继续跟随孙中山革命。

1921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时,薛岳担任了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第一营营长,另外两名营长则是大名鼎鼎的张发奎、叶挺。

此后多年,薛岳屡立大功,受到过蒋介石的数次嘉奖,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他就已有军长之职。不过真正属于薛岳的舞台,是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历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等职,创下过诸多辉煌战绩。

1938年的万家岭战役,薛岳率部将日本106师团包围,在十余天的血战后,日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建制被打残,这在整个抗战史中都是难得的大胜!

后来薛岳被调去主政第九战区,他自创了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的日寇。日本著名的11军被打得四易其帅,仍是无法打通去往重庆的道路。

据国军战后统计,第九战区是整个抗日时期消灭敌人最多的战区,而薛岳自然也就成了歼敌最多的战区负责人。凭借抵抗法西斯的卓越贡献,薛岳获得了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这也是一项难得的荣誉。

薛岳简介及个人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薛岳明明很厉害,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

薛岳如此能打,蒋介石也不是一开始就弃之不用。1946年6月,国民党在完成所有准备后,悍然向解放区发起进攻。

当时国军将重点放在了两条线上,薛岳就负责山东和苏北这一条,可见此时老蒋对他还是很器重的。薛岳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麾下有30万美械精锐,因此他的心中斗志满满,认为可以轻松完成“南北会师,占领山东,打通津浦线”的作战方针。

说起来早在红军时期,薛岳就与我党交过手,在长征中,红军一路撤,他就一路追,有这前因在,他对我党是比较轻视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多年前,认为我军只会打游击。所以他并没有将粟裕放在眼里。

不过呢,现实很快就让薛岳改变了想法。1946年7月的苏中战役,粟裕打出个七战七捷,国民党损失5万多人;12月的宿北战役,国民党又被消灭2.1万人,整编69师几乎被全歼,师长戴之奇畏而自尽;

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国民党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连人带炮全被我军纳入囊中,其又损失5万多人,陈毅还专门写下了一首《鲁南大捷》,其中有句“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李仙洲部近6万人被全歼。

在薛岳担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的半年时间里,国军损兵折将数十万,而且还被我军打通了鲁南、胶东和渤海解放区。

这样的结果让国民党内议论纷纷,其他派系立马对薛岳口诛笔伐,蒋介石也对薛岳的指挥能力产生了怀疑,于是在1947年3月就撤掉了薛岳“绥署”主任的职。

薛岳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做些拿薪水、不干活的事,直到三大战役打完蒋介石下野后,他才重新返回广东担任要职。

薛岳简介及个人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薛岳明明很厉害,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

话说回来,国民党阵营中的将领大多数都在解放战争时期吃过苦头,但败了后该用还是会用,为什么偏偏薛岳就长期被赋闲了呢?归根结底就是派系问题。

薛岳是广东韶关人,他也是粤系主要人物之一,孙中山革命之初倚靠的武装力量主要就是粤军,然而在陈炯明叛变之后,粤系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在蒋介石统治时期被黄埔系取而代之。

在蒋介石心里,粤系属于“杂牌”,能有机会削弱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薛岳与蒋介石也长期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虽然老蒋多次嘉奖过薛岳,但薛岳也参与过联合倒蒋,中原大战时期他就跟随桂系站在了南京的对立面。

有这样的经历,蒋介石怎么可能将薛岳当成心腹?

1948年的中华民国选举,薛岳与一干粤系故人都推举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为副总统,他们拼命地拉选票,期望孙科就职后能得到回报。

孙科也算够意思,在竞选结果出来前就非正式地内定了一个影子内阁:张发奎是国防部部长,薛岳是参谋总长,余汉谋是军政部长,陈策是海军部长,李汉魂是内政部长,钟天心是教育部长。粤系大佬们基本上都有了个不错的安排。

只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南京的《救国日报》披露,一时间国民党高层纷纷耻笑不已,最终副总统的位置被李宗仁拿下,薛岳等粤系旧人的奋力一搏彻底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蒋介石还想用薛岳,陈诚、胡宗南等人也会拼命阻止,所以薛岳就与三大战役无缘了。

薛岳简介及个人资料(解放战争时期,抗日名将薛岳明明很厉害,为何不去指挥三大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能击败日军,除了个人能力外,还有军心、民心的支持,所以才能打出多次胜绩。然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已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民心来到了解放军这一边,他的战败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薛岳是黄埔嫡系,或许蒋介石还会再复用他,奈何他依然与粤系故人眉来眼去,这样就无法参与三大战役了。

不说薛岳倒是挺长寿的,1998年病逝,享年102岁,这或许也是老天对他抗日功劳的补偿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