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的近义词是什么(战略、战役、战术有什么区别)_战争_战役_会战

本文目录

  • 战略、战役、战术有什么区别
  • 会战、战役、战斗、战争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战略、战役、战术有什么区别

1、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切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2、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通常指军事战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3、战役是作为介于战争与战斗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层次和中间环节,它是军队(必须是大兵团)为达成战争的局部目的。按照总的企图,在统一的计划和纸挥下,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4、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

5、战斗,是敌对双方的兵团、部队、分队以及单机、单舰,在较小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活动,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主要手段。战斗的目的是歼灭或击溃敌人,攻占或扼守某些地区和目标。战斗从属于战役。但战斗又有自己有独立性。战斗的持续时间比战役要短,长的可达几天,短的只有几分钟。

战略级别的毛主席,战役级别的十大元帅,战术级别的李云龙,战斗级别的魏和尚

会战、战役、战斗、战争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要想解释清楚会战、战役、战斗、战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先对这几个词组逐一进行解释。

会战(动词):1、战争双方主力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集结,以一决胜负的战役。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2、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如石油大会战、治理沙漠大会战等。

战役(名词):完成战略目标某一阶段中各种作战的总称。如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斗(动词):1、敌对双方进行的武装冲突,是实现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是战役的组成部分,有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类型。2、泛指斗争。

战争(名词):1、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如中日战争、美日战争等。2、泛指争斗、斗争。

共同点:一是都是指敌对双方以武装冲突来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斗争形势;二是基本上都是近义词,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一场战争的各个方面; 三是用于描述战争的不同阶段。四个词组可以串起来说,比如中日之间发生了抗日战争,然后双方进行几场大会战或大的战役,会战或战役中采取不同的战斗手段,如迂回、穿插、分割围歼等战斗手段来消灭敌人。

不同点:一是词组属性不同。如会战、战斗是以动词属性为主(当然会战也有名词属性,但以动词属性为主),而战争、战役以名词属性为主;二是包含的层次不同。战争、会战、战役是宏观层面的,形容战争的空间、时间、规模比较大、涉及面广,双方或多方投入的兵力比较大,运动的空间非常广阔,而战斗是微观层面的,用于描述战争、会战、战役中比较小的一场具体的战斗,甚至最小可描述到两个人之间的战斗,规模相比上面三个词组要小得多;三是四个词组是一个派生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先有战争,然后才有会战与战役,最后才有战斗。会战与战役在形容战争的规模上大体相近,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则称之为徐蚌会战,这说明会战与战役的规模、档次、空间、时间上基本上差不多,在描述战争的体量方面大体上相当,但战斗却是个微观词组,不在一个量级上。反过来可以这样解释,通过一场接一场的战斗来完成战役或会战目标,然后达成战争的目的。四是发起的层面不同,决策的指挥者不同。战争通常指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不同党派之间的战争,如中日战争、汉民族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等,一般由国家、民族、党派的最高决策者发动;而会战、战役、战斗一般由军队来发起,以实现战争目的或政治目的,发起者为军队的各级指挥员。

战争、会战、战役、战斗主要还是用来描述人类的战争活动,但也可以用来泛指非军事活动,如石油大会战、张三与李四之间发生了战斗等,但是一般是由军事活动派生出来的一种词义上的延伸和扩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