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年的春节档电影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各种观影需求,既有中国科幻天花板的《流浪地球》,也有悬疑与搞笑交融的《满江红》。不知道大家看了哪几部电影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截止1月27日21时,《满江红》的累计总票房已经达到了25·92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春节档票房冠军,也打破了20项记录。
图片来源自网络
观影后,对沈腾扮演的张大印象深刻,觉得既有笑料又有演技,确实是难得的好演员。观影过程中,对于这个效用兵的称谓有些疑惑,所以回来后就专门上网查询了一下,解了自己困惑的同时也分享给大家,也让大家对南宋兵制历史有一些深入了解吧。
实际“效用”的意思就是效力用命的意思,早在公元1004年,宋真宗亲征时,有些科举失利的举人主动投军,想要为国效力。宋真宗看到他们是真心之举,所以经过简单的测试以后,选取了其中“能挽弓者”三人,“各赠缗钱,令赴天雄指使”,并在随后下诏,要求“诏应击登闻鼓邀车架河北举人及诸色人,乞扈从先登效用者”,这也是“效用”这一词汇第一次首先出现在宋军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也是一个发端,从此以后直至宋仁宗和宋英宗期间,富豪官员子弟、亲戚和科举不利的举人试图投军以军功博一个出路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直到宋神宗继位以后,他锐意改革,试图富国强兵,因此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制定了《勇敢效用法》,并于次年派人在边军精锐中招募效用兵2000人,自此之后,效用兵就正式成为宋军中正式的一个兵种,也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策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效用兵都是精选军中精锐,后来又从使臣、差使、借差等低级武官中招募,如此可见,从效用兵的来源来看,他们的地位要较普通宋军高不少。在具体待遇上,效用兵不仅可以不用刺字或者是不刺面而刺手背(这个制度来源于宋兵的“黥兵制”:军人入伍时,无论愿不愿意,都要统一进行纹身,这段历史跟军人的历史地位有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寻找一下资料查看,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也是从宋朝时开始流传的),而且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很多不仅武艺精湛的人前去投靠——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名将岳飞,就是因为能开硬弓,又会一手好枪法才成为效用兵。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也有不少科举不顺的文人或者是获罪官员主动投充效用,以求仕途上有所发展的。考虑到当时宋朝是重文轻武,文人地位远高于武将,能让文人主动投身充当效用兵也说明了效用兵在北宋时期还是有比较高的地位的。
后来,一些将帅利用职权,让自己的亲戚、门客、亲随风滥竽充数投身效用兵(是不是和张大对应上了?)。后来到了南宋时期,效用兵的来源逐步泛滥,一些没有土地的流民、从北方逃亡的义军也大量被招为效用兵,到了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张致远(南宋大臣)更是以效用之名招安海盗收为己用,首开从盗贼中招募效用的先河,因此效用兵的质量和地位大幅度下降。
《满江红》电影中的时代背景正是南宋初期,所以也正是效用兵比较泛滥的时候。从故事背景和张大的角色性质来看,这个时候的效用兵已经和北宋时期刚设立的效用兵有了天壤之别,所以张大的军事技能等也可见一斑了。(只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为沈腾的身材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哈哈)
图片源自网络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兔飞猛进、大展宏兔。明天就要上班了,大家新的一年继续加油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