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会比魏国权臣司马懿更有名?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_司马懿_的人_曹丕

本文目录

  • 为何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会比魏国权臣司马懿更有名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 《三国演义》司马懿为何一出场就那么厉害之前的司马懿在干什么

为何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会比魏国权臣司马懿更有名

谢谢邀请!诸葛亮的出名,应该是和《三国演义》分不来的,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述的神机妙算几乎是神级的人物。诸葛亮的出山,一直到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都是正面的描写其智慧才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精神。而司马懿在曹魏哪里,开始没有他的出场,曹操知道他的才华不一般,也深感此人的城府极深,并不重用他,后来司马懿当了曹丕的老师。在曹丕被立的事上,做出了贡献,被曹丕重用。《三国演义》大多围绕蜀汉刘备的创业为主线展开的,诸葛亮自然是这里面的主角!诸葛亮事实上在治理巴蜀的工作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司马懿,却一直在曹魏的营地里,战战兢兢地经营着自己的权势!尽管司马懿后来得势,司马家族权倾朝野!但是,论治理国家,对国家的贡献,诸葛亮还是深得民心的!加上各种手段的宣传,诸葛亮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心中智慧神机妙算,几乎神话的正面形象!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确实,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却并没有杀他。

(曹操)

“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狼顾之相”是指狼在往前走的时候,总会左右看看,往后看看。意思是说它相当谨慎,做事滴水不漏。一个有远大志向,做事又滴水不漏的人,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既然这么危险,曹操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无遮无碍的天空呢?

第一,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是个危险人物,但是还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的江山。那时候,曹操虽然早已是北方军事集团实际的领导者,但是,实际上他还没有做皇帝。他的一门心思,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也就是说,他这时候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能够给儿子当皇帝带来威胁的人。是谁会对儿子当皇帝说三道四,甚至是军事威胁。而不是儿子当了皇帝,乃至孙子当了皇帝,谁会从他曹家夺走江山。司马懿虽然有大志,但是那时候他不过是他儿子曹丕的一个幕僚而已,不属于阻碍他儿子登位的人。因此,曹操还不觉得司马懿会有多大的威胁。

(司马懿)

第二,司马懿对他的儿子曹丕看起来很忠心。曹操当时正在考虑是让曹丕夺取皇位,还是让曹植夺取皇位。本来他是最喜欢曹植的,也在极力培养曹植。但是曹植这个人,实在是华而不实,不堪大用。因此,最后他改变了主意,转去培养曹丕。当他着力培养曹丕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是,谁会对曹丕当皇帝带来威胁。显然杨修是一个威胁。因为杨修是曹植的人,同时又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要是一直存在,肯定会撺掇曹植对抗曹丕。这样,他的两个儿子就会内乱。所以,他肯定是不会容忍杨修的。而司马懿是一心帮助曹丕的人,他也没有像杨修那样,撺掇曹丕搞内乱,所以,曹操没有理由要杀他。

第三,曹操是个爱才的人,对于人才他一般不会随便杀。在曹操的时代,虽然事实的是“孝廉制度”,但其实门阀非常严格,一般只有士族才能当官,下层知识分子当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曹操极为重视天下有才能的人,提出了一个“唯才是举”的口号,不管门阀,获得了一大批人才。实际上,司马懿最早就是不愿意跟着曹操干,曹操召见他,他却装病不去。而曹操是以丞相的名义下了死命令,他怕死,才不得不去的。所以,曹操没来由召一个人来杀死。当然了,曹操确实也杀了不少知识分子,包括孔融、祢衡等。但他其实也是多次容忍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杀掉他们。包括他杀杨修,也是有多次容忍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曹操去世后,他“唯才是举”也没被他儿子继承,他儿子曹丕重新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差不多就是之间门阀制度的翻版。

(曹丕)

第四.曹操实际上已经多次在抑制司马懿,不让他做大。比如215年,司马懿随军讨伐张鲁时,他向曹操建议直接把获得益州的刘备给干掉,避免刘备做大。这其实是个好建议,但曹操没有听他的。后来再打仗时,就没有带上司马懿了。不过曹丕却很重视司马懿,多次在曹操面前为司马懿请功,采用司马懿的计策,屡获大功。曹操也曾对曹丕说过,让他提防司马懿,但是曹丕却总是护着司马懿。这种情况下,曹操想让曹丕做大,也只能由了他。

总之,司马懿最终发展起来,只能说是曹操的后代实在是太弱,才让司马懿抓住机会。如果曹操的后代也和曹操一样强大,司马懿再有心机,他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实在是怪不得曹操的。

《三国演义》司马懿为何一出场就那么厉害之前的司马懿在干什么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是非常厉害的人物。

他的计谋与诸葛亮,在伯仲之间。

司马懿当时与诸葛亮,只是差在经验上,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给准备好的人。用到他的时候,司马懿就会一鸣惊人。

司马懿出身旺族,几代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

所以,他的根基非常牢靠,对世界的看法,也是早早的形成了世界观。

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经过祖辈父辈们的熏陶,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机会,总是给准备好的人准备的。

所以,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中一出场,他就使许多人刮目相看。

他的计谋使许多将士,佩服他的才智和胆略。

司马懿用他的聪明才智,虚心的跟诸葛亮学习,跟诸葛亮屡战屡败,使他逐渐成熟起来。

随着诸葛亮的离去,司马懿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

司马懿的逐渐成熟,他的实力逐渐增大起来,最后,司马懿把国家局势控制住。他的儿子最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