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的意思(鸡鸣狗盗什么意思)_比喻_形容_释义

本文目录

  • 鸡鸣狗盗什么意思
  • 动物的成语
  • 出自历史故事有关的词语

鸡鸣狗盗什么意思

鸡鸣狗盗是一个成语典故

闻孟尝君田文,门客中有两人,一人唤做鸡鸣,会学鸡叫,一人称为狗盗,是个披着狗皮偷盗的贼。

众门客都以与两人为伍而羞耻,秦昭襄王将孟尝君囚禁,孟尝君就派人找昭襄王宠妾求救,那宠妾提出条件,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裘皮。

但孟尝君已将此物献给昭襄王,此时狗盗站了出来,说自己可将此物失而复得,于是当夜狗盗化妆成狗,偷出了那件白裘,宠妾得到白裘后向昭襄王说情,昭襄王放了孟尝君。

田文半夜十分到了函谷关,昭襄王后悔放了孟尝君,便连夜派兵追捕,按照秦法天亮才可出入函谷关,于是鸡鸣学起了鸡叫,守城官兵闻鸡叫以为天亮,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顺利逃出秦国。从此门客们再也无人敢小瞧鸡鸣和狗盗。

鸡鸣狗盗这个词语,原本是褒义词,指的是那种平时看似平庸,但关键时刻却能力挽狂澜的人。

动物的成语

带有动物名称的常用成语: 鼠目寸光、指鹿为马、鸡鸣狗盗、九牛二虎、城狐社鼠 鹏程万里、鹤立鸡群、狼狈为奸、狼吞虎咽、鱼跃龙门 百鸟朝凤、沉鱼落雁、乱点鸳鸯、蜂拥而来、狼虫虎豹 ……

成语解释:

【如鱼得水】(1)原谓君臣相待,今多以形容朋友或夫妻情感融洽。(2)用以比喻所处环境,能称心如意。

【池鱼之殃】比喻无故而受祸。

【殃及池鱼】无端受累。

【鱼水相逢】(1)比喻夫妇和乐。(2)比喻君臣相得。

【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个效果。

【小鸟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样子,惹人怜爱。

【杳如黄鹤】比喻人物一去无踪。

【风声鹤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惊扰。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出自历史故事有关的词语

1. 匡衡凿壁(凿壁偷光) 发音 kuāng héng záo bì 释义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闻鸡起舞 发音 wén jī qǐ wǔ 释义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黄袍加身 发音 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释义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4.近水楼台【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录》【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5.鸡鸣狗盗【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6.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7.名落孙山【典故】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范公偁《过庭录》【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8.孟母三迁【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汉·赵歧《孟子题词》【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9.祸起萧墙【典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10.卧薪尝胆 发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